鄭雯:過個優質的中國年

2004年01月28日 | 12:30 PM

【大紀元1月28日訊】對華人而言,每年最重要的節日就是黃曆新年;對西方人來說,每年最主要的節日則是耶誕節。華人在慶賀新年上有什麼經典節目,我想不起來;但西方人在歡度耶誕節時,倒是有些具代表性而又有特殊意義的節目。

在美國的有線電視頻道上,從耶誕節前至新年期間有很多好電影,譬如我曾看過《It’s a Wonderful Life》(1946),敘述一位經營借貸事業的小鎮青年,幫無數鎮民度過生活難關。某年耶誕夜,一次意外災難使他多年奮鬥化為烏有,正打算要結束生命時,他的守護天使下來阻止,讓他看到過往的義行和錯誤。然後他發現,生活中儘管有落敗失意,還是有家人的支持,生命仍是如此美好。這部幾乎是美國人每年都要看的黑白經典片。

也曾看過一部忘了片名的黑白電影,描述一戶人家早期從歐洲移民到新大陸,其間蓽路藍縷的艱辛歷程。看到這樣的電影總讓人有些啟發,去思索不管任何地區的早期移民,都是要經歷一段跋山涉水的刻苦奮鬥,如何化解與當地原住民的衝突等等。其他片子諸如《Christmas Carol》等,一般較為耳熟能詳,就不再贅述。

另外,我曾經到過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市(Louisville, KY)過耶誕節,本以為肯州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沒啥文化氣息,到過之後,對這城市的印象大為改觀。在那兒觀賞了《胡桃鉗》(The Nutcracker)芭蕾舞劇,聆賞交響樂演奏,使我認識到肯州除了聞名全美的賽馬 Kentucky Derby 外,藝文活動也是挺熱絡。

之所以想起這些經驗,是因為看了在紐約首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精采報導,張張照片美得教人驚豔,使我宛如身歷其境觀賞到融合東西方藝術的精湛演出。以前在西方國家度過充滿藝術氣息的年節,回到台灣看到港台一些新年特別節目的品味並不高,總令人感概,既然製作不出好節目,還不如放些經典名片來看看。而這回則發現,新唐人首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為華人賀新歲的方式開創了嶄新的文化,我們也可以如同西方國家那樣過個優質的中國年。

這次的首屆新年晚會,分別在台北、多倫多、紐約、巴黎演出。台北這邊我偶然聽到一些觀眾的心得,有位從大陸來台定居的郭先生,在教油畫,說起在國父紀念館現場觀賞,印象深刻的是,當看到法輪功學員手持白蠟燭從樓上的觀眾席走下來要步上表演舞台,他們的每張臉看起來是那麼純善,可是他的祖國竟做出那麼醜惡的事情來,讓他感到非常慚愧;當聽到動人的歌聲〈為你而來〉,也為跨越千山萬水的三十六位西人學員,只為了到中國大陸說出法輪功真相而感動得幾乎要落淚。另有一位七十幾歲的丁先生,是在除夕那天看了台視頻道的轉播,也直說:「好感動,我都要哭了!」

這項在紐約的新年晚會饒具意義的是,令人緬懷了引以為傲的固有傳統文化,還有生命根源的一些省思吧。這次全球晚會的創舉,說不定將來會演變成華人慶賀新年的主流節目,也不無可能。就像當年我在肯塔基藝術中心前,耐心等待觀賞西方人歡度耶誕節不可少的節目──《胡桃鉗》芭蕾,但見市民衣著光鮮,小孩子也打扮得小公主、小紳士似的,門票好不容易才買到。首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類型節目,將來普及到各大城市的盛況,似乎也是可以預期,大家拭目以待吧!@(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