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翡翠 新年晚會特輯(8)

2005年01月23日 | 04:45 AM

【大紀元1月23日訊】

在線觀看
下載觀看

第八集的星光翡翠,新年晚會特輯,我們將介紹倫敦、台北和舊金山的晚會內容。

1月15日﹐新唐人倫敦新年晚會在著名的伊麗莎白女王演奏廳隆重上演。節目彙聚東西方經典藝術﹐突出新唐人崇尚包容精神及弘揚多元文化的特點﹐獲得巨大成功。

晚會以籠騰舞獅慶新年拉開序幕﹐呈現東西方藝術精萃﹐突出多元文化的特色﹐給觀眾朋友帶來華人農曆新年的喜悅與祥和。

專業作曲家玄童女士領銜的民樂小合奏﹐以東方傳統的琵琶﹐二胡等器樂合奏一曲歡快喜慶的《慶新春》﹐表現了農曆新年賀歲的節日景象。

身著愛爾蘭傳統服裝的捷格舞團﹐跳出愛爾蘭民間舞蹈-捷格舞明快強勁的韻律和熱情奔放的風格﹐贏得滿堂喝彩。大型樂舞-佛光普照可謂是本次晚會的亮點。大唐飛天藝術團的演出表現了天國世界佛道神的仙界聖景﹐仙樂渺渺,舞姿曼妙,一派慈悲與莊嚴、歡樂與祥和的景象。

本次晚會還邀請了當地著名的西方古典音樂表演藝術家。世界著名長笛演奏家威廉姆-本內特為晚會獻上莫札特D大調協奏曲﹐鋼琴演奏家凱瑟琳-愛德華特別為本次 晚會選取了貝多芬七變奏“天佑國王”﹐希望將這首具有英國風味、節奏歡快的曲目獻給華人朋友﹐並恭賀全球華人新年快樂。

來自德國的女低音歌唱家楊建生一曲<<滿江紅>>唱出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壯志淩雲。德國歌手米夏爾自創並演唱的“愈純愈明”表達出演唱者追求寬容無私誠實的精神境界。晚會最後在歐洲“爲你而來”無伴奏合唱團呼喚真善忍的歌聲中拉下惟幕。

倫敦晚會後,接下來就是19、20日登場的臺北新年晚會了,圍繞著臺北晚會的主題–神韻再現,神韻舞蹈團演出的傣族潑水節舞碼,藉由彩帶舞出代表幸福、吉祥的水,潑灑祝福與歡樂的氣息給每一位觀眾‧

神韻舞蹈團跳出歡樂潑水節

傣族舞蹈【歡樂潑水節】是神韻舞蹈團爲臺北新年晚會特別準備的舞碼。

傣族的人信佛善良,過年一大早會到佛寺裏敬佛,下午時全村做潑水儀式,他們把水視爲是聖潔的、吉祥的、幸福的水,洗淨身上所有的污穢,會把美好的祝福帶給對方。

在舞蹈呈現方面,神韻舞蹈團以彩帶象徵水的線條,展現少數民族的熱情歡欣的動感。

神韻舞蹈團黃凱綾團長表示,舞蹈團希望將神韻的精神散播出去,『神代表美好和純正,韻就是肢體動作的表達,神韻舞蹈團就是希望以音樂和舞蹈的結合,提供觀眾一場豐富的心靈饗宴合,傳遞真誠、良善訊息』

天音合唱傳天音

這次的臺北新年晚會天音合唱團演唱【法輪大法好交響讚美詩】,曲子由鋼琴家彼得、李程所創作。擔任指揮的張明文表示,彼得先生在2002年3月第一次接觸到法輪功學員,瞭解到學員在中國大陸受到的迫害,基於天主教徒的正義感,因此寫了法輪大法好交響讚美詩』

曲目的第一樂段正義凜然,第二樂段富有感情、流動性,第三樂段歌曲非常磅礡,曲目類似華格納在後期的龐大組合,讓人非常震撼!

天音合唱團曾經在2002年國家音樂廳演出【法輪大法好交響讚美詩】,由麥爾。明斯基指揮新世紀交響樂團,聲樂家張佳慧擔任女高音,獲得現場觀眾熱烈迴響與讚賞。

團員們認為音樂是神傳給人最好的禮物之一,在凡塵俗世中用以清靜心靈,合唱團希望將清新良善的音樂帶給每個人。團員洪吉弘認為古時的音樂源自於對神的敬仰跟 讚頌,可是現代社會人們漸漸的不敬神了,只是想求,求得平安,求得生貴子,但是都不知道敬神,甚至走向無神論,因此沒有了維持基本道德的約束,犯了很多罪 都不自知』

【法輪大法好交響讚美詩】以聲音的旋律性和內涵性打動人,除了讓人震撼,更有一種平靜與祥和的感動。團員表示在演唱的過程中感受到團體合而為一的和諧,聲音不只是耳朵聽到了,彷彿五臟六腑都聽進去了。

古典鋼琴家解曉菁,臺北新年晚會獻上『歸』

從小愛玩,音樂與舞蹈伴隨著解曉菁度過快樂的童年,因此,她深知古典音樂豐富、和諧之美,一路走來在古典鋼琴領域有一番成就。

留學於著名音樂聖地奧地利莫札特音樂學院,主修鋼琴的解曉菁,近十年來,在歐洲與美國音樂界表現傑出。她曾被推薦到全美音樂競賽中擔任伴奏,並且在台灣教授鋼琴,從事大專院校舞蹈的即興演奏。近年來,她創作了許多鋼琴曲,曲曲旋律動人,樂音豐富多變,像去年臺北新年晚會的曲目『風動、鈴動、心不動』。解曉菁 說:『其實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在動盪的社會中如何讓自己平穩下來,平穩並非靜止不動,而是有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能夠讓你安定……』

今年的新年晚會解曉菁將在臺北中山堂獻上新曲『歸』。解曉菁說明歸這首鋼琴獨奏曲,衷心每個人真正找到自己的家,安身立命,找到心靈的依歸。現代人很多有家歸不得,無法找到真正身心的歸宿,時常帶著假面具,過得很辛苦。歸這首曲子能帶給人們內心的安定與堅強的勇氣。

舊金山晚會在即 印度舞蹈展風采

台北晚會之後,就是輪到美國西岸的舊金山新年晚會了,舊金山灣區是一個人文薈萃,多元文化交相輝應的地方。這次的晚會中,邀請了印度的舞蹈團展現姿態優美的 印度舞蹈,印度舞流行於世界2000多年,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起源於寺廟,是戲劇,舞蹈和音樂的綜合藝術,這次星光翡翠中,我們就來先一睹印度舞的風采。

據在灣區成立12年的印度舞表演藝術團PAMPA的舞蹈總編,印度舞表演老師 NIRMALA 介紹:印度舞就是指戲劇,舞蹈和音樂的綜合,由伯萊罕神造。伯萊罕神是造物主,是印度的神之一。

伯萊罕神鍾愛的聖人慕尼然後撰寫成的經典著作NATYASHASTRA 被翻作印度“舞論”, 堪稱印度古典舞。一般認為 印度舞者是人和神的介面,這種舞蹈是藝術和敬神的合一。

NIRMALA指出,印度舞的表演流行於寺廟中,如果你去印度寺廟,可以看到各種雕塑,講述印度神的故事,舞者都敬拜神,她們是DEVADASIS,自稱是神的仆人,企盼自己的舞蹈能取悅於天神。

印度舞表演老師 NIRMALA從8歲就始接受專業訓練,至今有二十多年舞蹈經驗,她表示,一個好的印度舞者雖然需要多年的培育,但是最重要的是熱情,因為印度古典舞世界就象海洋一樣的寬厚奔騰,讓人樂此不疲。

據NIRMALA介紹,印度古典舞蹈有卡薩克舞,奧裏西舞,卡塔卡利,婆羅多舞,及曼利普裏舞等等。NIRMALA還特別川了跳卡薩克舞的戲服接受訪問,細心的解說各種不同舞碼所需的表演服裝。

印度傳統舞蹈,現今仍隨著傳統節慶,宗教儀式取悅神只,鼓舞人心。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肢體動作豐富優雅,表情變化細緻明顯。舉手投足之間,簡單的數個手勢,加 上微妙的嘴唇和眼神變化,就能神奇的傳遞百般風貌。一般而言,舞蹈豐富多元,各有特色,印度人很容易從服裝,化妝,音樂區分是哪一種。

要了解印度舞深厚的內涵,可得先了解印度舞的語言,這個語言就是手勢,現場我們請NIRMALA演示了一段。

(轉載自新唐人電視臺)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