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華納劇場 華人新年晚會展東方神韻

2005年02月03日 | 14:48 PM

【大紀元2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史劍報道) 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道統為己任的新唐人電視台今晚,美國時間2月2日,在華盛頓DC白宮附近的華納國家劇院上演主題為「神話與傳說」的第二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華府專場,將東西方傳統純正藝術奉獻給觀眾,慶祝華人新年。美國一些政要、數位大使和國會議員助理前來觀看了演出。

在晚會節目安排上除了有「過年的傳說」,「八仙過海」,「尋道」等與修煉有關的神話故事,也廣泛邀請了代表西方正統藝術精華的華盛頓合唱團和紀念碑銅管五重奏等共襄盛舉。華盛頓合唱團演唱的聖詩「奇異恩典」和電影《綠野仙蹤》的主題曲「 彩虹曲」,銅管五重奏的「英國,齊來感謝上主」也都頗具「神話與傳說」色彩。晚會藝術總監杜墨瑤女士表示,世界上每一個民族的歷史都是以神話開始的,既然新唐人的辦台宗旨之一就是弘揚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那麼最古老最傳統的當然就有很多都與神話有關。此次東西方正統藝術同台演繹,也是反映了大唐信仰和文化上兼容並包、海納百川的氣度。

晚會以熱鬧的大型舞蹈「龍鼓樂,大唐風」開始,以鼓舞「中土情」結尾,天幕背景則採用西安古城以及故宮建築。在中國文化中,龍和獅子都是瑞獸,象徵吉祥和喜慶。映唐舞蹈團龍獅隊和天驕藝術團通過活潑靈動的游龍、不怒自威的雄獅、氣勢恢宏的唐鼓以及剛柔並濟的旗陣表達對觀眾美好的節日祝願,也預示萬物復甦、萬象更新時的欣喜。

表演劇「過年的傳說」則講述了中國傳統過年習俗的由來。傳說中有怪獸「年」每到除夕時就從海裡爬到岸上吃人,人們鬥不過年獸,競相奔逃。後有老僧來此化緣,見逃難人有善念善心,遂以爆竹、對聯和燈火為法器降伏年獸,解救一方黎庶,並留下了過年慶祝方式的傳統。年獸趕跑後,表演者和著輕鬆歡快的音樂載歌載舞,群舞燈籠舞和綵帶舞盡隊形變化之能事,十餘位歌手的演唱將過年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經過一年的精心甄選和排練,帶來了大型群舞「飛天」、傣族舞「沁」和蒙古舞「舞歡宴」。「飛天」取材於唐代的敦煌壁畫,屬於壁畫中「紅塵」與「淨土」中的「淨土」部分,因此比較空靈,在舞蹈設計上沒有採用傳統的「 三道彎」的表現手法,而是以意境表現為主,動作隨著意境改變,以綵帶表達神女凌空飛舞的美。傣族舞蹈「沁」表現傣家少女的婀娜倩影,因為傣家信仰屬於小乘佛教,來自印度,所以在身體動作、擺頭和手語上受到了印度舞的影響,以空山鳥語和流水聲為背景音樂,用「三道彎」的手法表達少女輕盈純淨如水。「舞歡宴」則是奔放的蒙古舞,因蒙古人信仰藏傳佛教,舞蹈開頭以少女敬獻哈達開始,奔放的音樂將觀眾帶到水草豐美、萬馬奔騰的草原上,表演者以筷子舞打出錯落有致的節奏,表達在豐盛的宴席上賓主歡快的情緒。

被稱為中國高音之王的關貴敏先生也與女高音歌唱家鄒小群同台獻藝。關先生因修煉法輪功而使慢性肝炎獲得痊癒,他演唱了「請與我比鄰而坐」呼籲所有善良的人來關注五年多來在大陸遭受殘酷鎮壓的法輪功學員。接下來他與夫人鄒小群演唱了著名的湖南小戲「劉海砍樵」,講述一個樵夫與心上人互相誇讚的一段故事。幽默詼諧的歌詞和舞台表演贏得觀眾會心的笑聲。

映唐舞蹈團的演員們表演了大型舞蹈「八仙過海」。八仙是民間家喻戶曉的傳說,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喻人無分社會地位都可修道。舞蹈以藍色紗裙舞表達海水碧波萬頃的氣勢,輔之於燈光效果,創意新穎,氣勢恢宏。韓湘子吹笛時,一片花海。張果老倒騎驢、呂洞賓的劍舞,漢鐘離的扇舞、荷仙姑的荷花舞,鐵拐李、曹國舅的表演也都頗有可觀之處。

二胡演奏家戚曉春女士帶來了獨奏「緣」,開頭以慢板表達人不解緣時,在塵世中浮沉的苦悶,下半段則以歡快的節奏表達人瞭解因緣關係後世事洞明的智慧與喜悅。幾多歡喜幾多愁,一切盡在因緣中,戚曉春說她希望借此曲與天下善心之士結上善緣。

華盛頓合唱團曾獲得葛萊美大獎,此次特別受到邀請參加新唐人的新年晚會,他們獻上的「奇異恩典」緣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個人在航海時遇到大風暴,眼看船有沉沒的危險,於是這個人跪下來虔誠地祈禱上帝,風浪平息了。死裡逃生後,其人感謝上帝的奇異恩典,便寫下了這首聖詩。

下半場以新唐人節慶國樂團的「歡慶樂」開始,旋律優美流暢,大量使用打擊樂器,以豐富熱烈的鑼鼓點渲染新年的歡樂氣氛。「如夢令」則以鋼琴和大量絃樂增加音色的華美,把觀眾帶入昇華飛躍的境界。

曾在中國輕音樂團作獨唱演員的女高音歌唱家白雪將西洋的美聲唱法和中國的民族唱法完美地結合起來,她為晚會帶來了「新年祝福歌」和「掌聲響起」兩首歌。白雪表示歌詞中「天賜好人祥和與平安」,「千歌萬曲唱不盡真善忍在人間」是她帶給觀眾最好的祝福。

一求道人得遇名師,師父在傳道後即離去,此時群魔齊至,色魔化作數名盛裝美女誘惑修道人,修道人在天人交戰之際苦苦支撐,師父此時歸來,於是出手降魔,最後帶弟子乘鶴飛升。大紀元新聞圖片。 [/caption]
屈原有詞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尋道記」是加拿大蓮花藝術團獻給觀眾的新年禮物,講述修道人通過艱苦磨難考驗,在師父度化下白日飛升的故事。一求道人得遇名師,師父在傳道後即離去,此時群魔齊至,色魔化作數名盛裝美女誘惑修道人,修道人在天人交戰之際苦苦支撐,師父此時歸來,見弟子已通過考驗,於是出手降魔,最後帶弟子乘鶴飛升。

紀念碑銅管五重奏演奏了「亨利五世」中的組曲「阿振科之歌」,其中引用了特別為慶祝亨利五世在1415年阿振科戰役中大獲全勝而做的民歌「英國,齊來感謝上主。」 隨後,演奏了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的「春」。

澳洲男低音歌唱家畢肖夫演唱的「風雨同行」和卡門中的「鬥牛士之歌」,都是鼓舞人無懼艱險挫折,而永遠滿懷希望。觀眾和著音樂打著節拍,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畢肖夫的表演帶有詼諧的成分。

來自台灣的鋼琴演奏家謝曉菁則在雲海翻騰的天幕下演奏了鋼琴曲《歸》,表達返本歸真的願望。

新唐人華府的新年晚會是即香港、台北、倫敦、舊金山、多倫多之後的第六場,星期五新唐人將在紐約總部舉行最後一場演出,屆時除各地精華節目在紐約薈萃外,還另外請了一批世界級的藝術大師參與演出,以饗觀眾。(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