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電視台成功的新年晚會之背後

2005年02月07日 | 03:15 AM

【大紀元2月7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文怡紐約報道)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籌劃,終於在二月四日(週五)晚8時,在聞名於世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與觀眾見面。出席晚會的五千一百多名觀眾, 在舒適寬敞、視角開闊的優質劇場內,觀賞了近四百名演員坐鎮演出精彩紛呈的節目。 整個晚會集中華國粹,與西方文化精髓為一體,氣勢宏大,熱鬧非凡,觀眾反應熱烈!

著名導播為新唐人新年晚會轉播助陣

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 從現場表演的節目種類上看,有音樂、舞蹈、獨唱、魔術表演等。從中西方觀眾層次看,文化背景來的都較高, 從場面上看,即多樣化又複雜化;因此現場轉播技術要求極高。當晚的節目,新唐人電視台有八台大型攝像機參與攝制, 待後期制做後將向全世界上億的觀眾轉播。如何將現場五千餘觀眾有幸感受到的節目藝術感染力,傳遞給電視機前的觀眾,這是個巨大的挑戰。

本次晚會新唐人電視台請到台灣電視台的著名導播許立明先生,現場坐鎮指揮八台攝影機和現場的導播工作。許導播自一九八七年從事導播工作以來,己參加了幾百場各種大型晚會或大型綜藝節目的現場直播,導播工作,是影視界公認的頂尖導播人士。

導播是用畫面與不同的節奏的鏡頭給觀眾講故事

採訪時,許立明先生對本報記者解釋了一個導播在轉播晚會中應起的作用。導播的任務,是運用不同的攝影機,把節目精彩的畫面真實地呈現給電視機前的觀眾。這項工作很具挑戰性,因為電視機前的觀眾,不是面對面看到演員的表演,感受不到現場的氣氛,但電視機可通過多機操作和更多不同的角度,將觀眾與現場連接到一起,體驗到節目的不同特色,從而感受到演出現場這個空間發生的事情。導播的角色就是,看了節目總譜,就可以分出鏡頭,決定每個分鏡頭的順序,並讓每個攝影師知道如何撲捉分鏡頭。從而將原設計者要求表達出來的意思,得以體現。導播和他的攝影師不是用語言,而是用畫面,與不同的節奏的鏡頭,來給觀眾講故事。

晚會成功包含著所有音樂,舞台和燈光等設計人員的共同努力

因此,作為新唐人新年晚會的導播設計師來說,既要考慮忠實體現原節目的內涵,又要充份運用多機作業去創新; 在專業技能上處理好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構思創作,滿足晚會的總體要求,如何利用現有的音樂,各種不同光源,運用光線的強弱、明暗變化,顏色的轉換變化,以及他們之間不同的變化組合,對演區的景物、人物進行有目的地染色、造型,創造出各種特定的光照環境和視覺藝術效果,如何為整台晚會節目的轉播和後期製作服務,是導播,音樂,音響,舞台和燈光設計人員認真考慮的課題。

各方面高水準的專業素質是後期製作的成功保證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電視轉播觀眾收視率高,DVD光盤要求量大,這與晚會主題鮮明,內容健康豐富、形式新穎、場面宏大、節目故事藝術感染力強有關。 導播是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一個重要處理過程。現在節目已進入後期製作過程,這就要求參與人員能準確運用不同的攝像鏡頭處理好各個節目,取得預期的藝術效果,為節目內容及人物形象增添藝術感染力和吸引力,對於所有參與人員來說,他們不但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極強的觀察力,還要有高水準的專業素質。

這次晚會新唐人電視台除邀請了許導播外,台視具有二十九年攝影史的著名攝影師施哲儒,江世傑先生。 曾在燈光設計上獲得過金鐘獎和金馬獎的黃秋陽先生,音響謝大良先生和助理導播吳美雅女士,都趕來紐約參加了現場拍攝,和演出的燈光設計等工作。相信在他們與所有新唐人電視台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億萬觀眾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看到這台以神話傳說為主題,具有中華傳統文化深刻內涵的晚會。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二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也將作為紐約一個文化盛事而為人稱道。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