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台最古老妈祖“魍港妈” 今举行海上会香

人气: 7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三十日电〉嘉义县魍港太圣宫今天举行海上会香活动,根据专家考证,“魍港妈”是明朝雕刻,也是目前台湾仅存最古老的妈祖神像,魍港妈“割肉治病”的故事,迄今仍为信徒津津乐道。



根据国立成功大学教授石万寿考证,魍港位于布袋镇好美里,也就是俗称的“虎尾寮”地区,远在十七世纪荷兰人的文献,就有“Wanckan ”这个地名出现;明朝嘉靖年间是倭寇、海盗的巢穴,明神宗万历三十年〈西元一六○二年〉曾派员剿海寇。

西元一六二一年,颜思齐、郑芝龙率众来台开垦,由于当初先民要渡过俗称“黑水沟”的台湾海峡,可谓非常不易,因此就请来妈祖神像随船来台,妈祖信仰就伴随着移民的脚步,在布袋沿海生根茁壮。

荷兰人据台后,曾经在布袋魍港的岸口,筑一道“青峰阙”炮台以扼守边疆,后来太圣宫被大水冲毁,妈祖神像就被迎入青峰阙炮台供奉,当时居民对统治者的官舍与建筑,都通称为“衙门”,因此魍港妈祖也有“衙门妈”的称呼。

当地信徒流传,由于“魍港妈”是当地的守护神,因此不仅渔民商贾拜祂,病人也求祂,尤其在医药不甚发达的年代,信徒有了病痛,就求魍港妈医治,有些病人因药石罔效,经妈祖开派药方后,乩童就在神像底部剔铇一片小木屑,病人服食后,就能不药而愈,令人啧啧称奇。

这就是在地方上流传多年的“割肉治病”故事,由于历来患有疑难杂症求治的人数众多,久而久之,“魍港妈”神像基座底部,已经被剔铇出一个小窟窿,这不仅是“魍港妈”的标记,也是累积无数神迹的结果。

根据石万寿考证,魍港妈祖神像的特征是脸型较长、神情威严、座椅较小、身体较长,与清初所雕刻的妈祖神像有所不同,而地方上迄今流传的“割肉治病”故事,更显示妈祖的慈悲,也是信徒迄今仍津津乐道的轶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