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台藝大舞蹈演員的幕後分享

2006年01月13日 | 08:18 AM

【大紀元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演出一結束,台灣藝術大學16位年輕舞蹈演員,高興的在後台分享著演出的感覺,雖然音樂在最後出了一點點小狀況,但編舞林秀貞老師因此更肯定團員們的沉著,給予了熱情的鼓勵與讚美。而這群年輕孩子,應也是相當滿意演出結果,一各個歡天喜地的模樣。

不過,了解這段時日辛苦的練習過程後,就更能體會他們如此開心的原因。
從甄選過後的這兩三月,這16位入選的成員,因為都還是在學的學生,而台藝大對學生的期許是「學」「術」兼備,並不會因演出在即而放鬆了學科的要求,所以,幾乎每天5點多上完正規課程後,匆匆吃個飯便回到學校開始練舞,一練就是到晚上9、10點,而這樣的日子,連一般青少年最瘋狂的跨年那晚也不例外,大三的婉菱說,當天回到家,原本也想再出門,但是媽媽一看見她的黑眼圈,便要她在家好好休息,而隔天1月1日,則是這段排練期中唯一的休假。

能夠如此的堅持,動力從何而來呢?婉菱笑了笑,簡單的說了兩個字「興趣」,而文萍則是很清楚的表示,當初是自己選擇希望有這個可以出國演出的機會,所以很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如此積極的練習。不過,她們倆也不約而同的表示,跳舞對她們來說,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尤其在辛苦的練習之後,在正式舞台上演出的那一刻,而且因為這過程是自己真正花了許多的心力投入,果實的滋味也就特別甜美,感動更是長長久久。

婉菱知道,媽媽當晚也坐在台下觀賞,那種被肯定與支持的感覺,讓她感到特別高興;而文萍提到當年媽媽送她去學舞,只是覺得跳舞的女孩兒氣質都很好,沒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動機,讓文萍與舞蹈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

說到國外演出,婉菱覺得壓力比較大,主要是因為天候、環境和演出空間都比較陌生。她印象中,第一次到華盛頓DC演出時,因為當時天氣又冷又乾,水袖竟產生靜電效果,難以如平常在台灣練習時收放自如,還好帶團老師經驗豐富,早已備妥防靜電的噴霧器,幫忙解決了這難題。她們也遇過由「門」組成的「幕」,對習慣以「布」為幕的演出者,要如何出場都得傷腦筋呢!

文萍說,其實舞蹈系的學生並不是只學如何跳舞,包括化妝、服裝管理等與演出相關的科目,她們都得完整的學習。而長久以來,由學長姐帶領學弟妹的優良傳統,也讓她們學習頗多。文萍回憶第一屆新年晚會時,她還是大一新生,一到演出地點的準備室,學姊們會自動的帶領她們井然有序的將服裝打點好,帶領大家作暖身等等,而今年,再次參加演出,她已是學姊級的大三學生,當年學姐帶她們的時候,她也就這樣看著,學著,等到自己當學姊的時候,自然就知道該怎麼作了。這樣的一個過程,讓人看見了「境教」的影響與重要性。台藝大的學生,能在如此重視倫理與自省的環境裡長大,難怪在活潑之餘,也可以看見他們眼神裡的篤定,相信就是如此的內斂與外放同時修持,才能讓這群年輕舞蹈演員,可以時而溫柔,時而豪邁,自信的粉墨登場!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