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演出結束後,興奮的觀衆和小春在華府國家劇院合影。大紀元新聞圖片。

戚曉春和她的二胡

2006年02月20日 | 06:30 AM

【大紀元2月20日訊】<--ads-->
從2004年戚曉春被邀請到華盛頓DC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獻藝開始,DC晚會的組織者似乎已經決定了每年都要邀請曉春。在文化氛圍甚深的華府,觀衆被她的二胡深深吸引住了。雖然只有兩根弦,但其表現力卻扣住了人的內心深處,餘音裊裊,繞梁三日。這是一種無言的震動,費力地找出幾個字,也只是:太有穿透力了。

曉春今年是第三次來華府參加新唐人新年晚會的演出,每年她的二胡都是觀眾最喜歡的節目之一,當她拿著簡單的行李准備離開劇院時,觀眾托晚會的工作人員介紹要與她合影,更多的人向我感嘆對今晚聽到二胡的感受,太好了,不可想像呀﹐有觀眾都聽得流淚了﹐似乎封塵已久的心靈得到了甘露的淨化﹐內心真實的美好隨著曉春的二胡流淌出來﹐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所以很多觀眾只覺得好得不可思議卻沒能說得出原由。

得知三年來每年的曲子都是戚曉春本人自己創做出來時,許多觀眾更是驚嘆於曉春的才華。

我碰巧與一組民樂的藝人交流﹐他們中也有演奏二胡的﹐每個人都有二三十年以上的藝齡。他們說全靠投入時間的練習才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曉春卻告訴我她真正投入練習二胡也就是近幾年的時間。她要用二胡來表達作為一個修煉人在逆境中的頑強。就在寫的同時﹐我體悟到異曲同工的意境。

早就看過曉春六歲跟父親學二胡的照片,以為她從小對二胡獨有情鐘﹐可是她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二胡,可以說是在父母的壓力下打下了早期的基本功,僅此而已,後來考入音樂學院,也並沒有用心拉二胡。因為她不明白藝術對社會能起到什麽良性作用。

個人猜測當年的曉春也並沒找到人生的意義,但卻本性純善,她不想以二胡來與人逗樂吧。我們中國人看描寫古代的電影時,拉二胡的人是卑微的,在別人尋歡作樂之時自己在一旁陪襯地表演著,淒風冷雨。而真正投身二胡與二胡曲子的創做是在她修煉法輪功以後﹐她發現她的二胡能喚醒世人對真善忍的向往﹐她開始用二胡來表現她作為一個修煉人對人生思考的內境。

細聽了曉春的二胡與非修煉人的二胡,意境是不一樣的。

二胡是一種生命的體現,曉春的二胡也是她內心慈悲的展現。她拉出來的曲子音域很寬,很純淨,每一個音都非常的自然,時如行雲流水,時而又如奇峰突起。

由這種無私心境傳遞出來的音樂就得到了世人的深深認同。上天給了她二胡的才能﹐她就用二胡來完成她的使命。這是一個法輪功修煉者的境界昇華,而並非單純的技術提高。(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