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适当哭泣有益身心健康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这期的内容,跟大家谈一个很普遍但很有意思的题目:“老人为什么喜欢哭?”说起哭,突然想起一位名人的一段话,他说,哭是可以“分成许多种类”的:“贾宝玉偶然一句两句话不对头触恼了林妹妹,林黛玉便掩面而哼哼唧唧,那是打情骂俏的哭;楚霸王在乌江别虞姬高唱‘虞兮虞兮奈若何’而声泪俱下,那是英雄末路悲壮的哭……”那么,老人喜欢掉眼泪又是因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几个专家,得出的结论是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老人爱哭。

  
  据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马主任介绍,老年人常流眼泪可能是患有眼疾所致。如当患有沙眼、内翻倒睫、角膜炎、角膜软化、色素膜炎、屈光不正等眼病时,使眼结膜充血,角膜受到损伤,这时,眼睛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强,流泪的现象更加明显。

当患有慢性泪囊炎、泪道狭窄等泪疾病时,分泌过多的眼泪不能及时通过鼻泪管道排出,也会出现流泪现象。如果检查不出患有眼病,但眼泪过多,主要是眼睛干燥,缺少维生素,或者受气候影响造成的,当受到冷风刺激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主泪腺分泌亢进。

同时,面部和眼眶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受冷风刺激后发生收缩,挤压泪道,泪液由鼻腔排出时受到阻碍,被迫从眼角流出,于是便流泪了。
  
  其实,我觉得哭泣有时候可以一洗心中的郁闷,令心里豁然开朗,当然,这是电视里很多故事、很多人物让我感动到情不自禁的缘故。
  
  不管欢乐也好、痛苦也好,广州市沁悟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李永华觉得:通常一个人在不高兴时,得到的劝慰顶多是“笑一笑”,很少有人劝其“哭一哭”。

然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哭对缓解情绪压力是有益的。美国的心理学家曾作过调查,把一群成年人按所测血压分成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两组,然后问他们平时是否爱哭,结果是87%的血压正常者爱哭;而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否认流过泪。

由此可以证明爱哭使患高血压的机会减少。美国生化专家法雷也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人的眼泪中除含有盐分之外,还有较多的锰,尤其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在一个人感情冲动时,其泪水的蛋白质含量竟比患眼疾而流的泪水所含的蛋白质多得多,此外在人体应急状态时所产生的过多的某些皮质激素、催乳素等物质会通过泪水排泄掉;而这些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排除这些物质可大大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忧郁症患者也不爱哭,一项由美国史丹福大学进行的“忧郁症与哭泣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有忧郁倾向的人比不忧郁的人更不易掉眼泪。有的妇女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哭起来。一般说来,虽然哭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因为哭能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心跳不规则;不少人大哭之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神疲力乏,影响健康;哭能使人心境沮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但是,当人遭到重大不幸和挫折时,例如,亲人病故或受到极大的委屈时,会不由自主地哭起来,哭后心情就畅快些,比憋在心里好受得多。可见,哭泣对人的心理具有保护作用,特别当人遭到严重的精神创伤,陷入可怕的绝望和忧虑时,既不思食,又不能眠,如果这时能大哭一场,就可能得到拯救。看来这就是女人爱哭,所以女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相反,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心理学家发现长期不流泪的男性,患病率要比流泪的人高一倍。男性胃溃疡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是强忍不哭者。如果他们该哭就哭,很可能会避免患上这些病。
  
  最后,想说的是:喜欢哭或情不自禁地哭是正常情绪反应。老人也有思想,而且有点返璞归真,容易动情。哭有多种形式,无声的为咽,低声的为泣,大声的为嚎。既然哭有益于身心健康,那么,感动时、悲伤时,想哭你就大哭一场吧!

文章来源:东方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