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塘教授在波士頓歌劇戲院接受採訪。(大紀元)

前華梵大學文學院長周春塘教授談神韻

2007年12月31日 | 08:48 AM

【大紀元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明美麻州波士頓市報導) 前華梵大學文學院長周春塘博士﹐2007年在波士頓歌劇院﹐第一次觀看神韻巡迴藝術團新年晚會表演,深深感受到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希望與重生。他企盼即將於一月十日在波士頓榮隆重演出四場的2008神韻巡迴藝術團新年晚會中﹐能再次享受中國傳統古典藝術的洗禮。

中國傳統文化重生

周教授表示中西文化基點不一。西方文化以百老匯表演為中心。在表演中重視個人﹐比如芭蕾舞中以舞蹈演員個人穿著及在舞蹈領域的成就為主。雖然西方人喜愛自然﹐但鼓勵人向自然挑戰﹐戰鬥性強。

東方文化則以中國為主要代表﹐中國的民族性認為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人溶於自然之中﹐不能和自然分開或對立﹐所以人人在大自然中是平等的﹐都要順從自然的規則。它表現在舞台上的長袖善舞﹐強調華麗優雅的服飾﹑舞衫的飛揚﹑光影的流動﹑飄飄欲仙而優雅韻味的舞姿﹐卻不突出個人。這種傳統的中國舞蹈在神韻藝術表演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周教授舉例春秋時期老子在其《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他說追求學問者﹐求能博學多聞。但高深的學問﹐並不代表道德的高尚。往往學有所得者﹐心境低下。清心寡慾者﹐清淨無為﹐可以真正得道。

他又舉《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享受著陽光和大地的資源,應該熱愛萬物﹐感激自然的恩賜﹐並順從自然的規律﹐修真回歸於渾沌之中。

至於人和自然的關係﹐周教授說從老子開始﹐人認識到人在自然中生出﹑長大﹑消失﹐是自然的一部份。人和天﹑地合成一體﹐是世界的一員﹐因此人不會獨立﹑寂寞﹑悲觀﹑無聊﹐也不「怕」失去身體﹐而能達到「忘我」境界。

在談到儒﹑道兩家﹐周教授認為都是出自同一源頭﹐重視人世﹑天道。孔子講修身﹑﹑治國﹑平天下。而西方社會只著重第一階段﹐獨立追求個人的昇華﹐以爭取己身的短暫成就而努力﹐沒有探討人生的價值。如同「天路歷程」書中所描述的﹐每個人選擇自己去天國之路﹐他人可以跟隨模仿﹐但個人成功的榮耀﹐別人不能分享。

神韻-中國人的驕傲

談到當今中共歌舞﹐周教授注意到中共模仿百老匯表演﹐在天安門廣場出動千倍﹑萬倍人群﹐就像當年希特勒在廣場上展示統一練兵動作﹐已將歌舞變質﹐成為政治的工具。這種用龐大力量製造的人為「美」,不能稱為藝術。

周教授說神韻藝術團的表演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主﹐讓觀眾在平和中感覺到中國五千年傳統的純潔﹑優雅﹑及真誠。他舉例去年表演的「木蘭從軍」﹑「岳飛精忠報國」等節目﹐是家戶喻曉的故事﹐經由舞蹈演員的超越演出﹐讓人感到個人的渺小而謙虛﹐生命的可貴而充實﹐鼓舞著人發揮己身所長﹐拾回自信和中國人的驕傲﹐抬頭挺胸﹐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崇尚自然美的曲調

周教授說聽中國古代樂曲能感受到大自然中的各種各樣的海濤﹑鳥鳴﹑風吹的聲音。它採用宮、商、角、徵、羽﹐類似西方的A調、B調、C調、D調﹑E調﹐而不去重視樂譜規則﹐也不人為地強加人工音調。中國人的中庸觀念﹐覺得音調太高不符合大自然動節奏﹐音樂應該像高山流水一樣自然和諧。

《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中寫道:「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大意是說,過分追求感官刺激,則會傷身、亂心。孔子也曾批評調子過高有戰爭的殺氣。

他說西方的音樂從低到高有很複雜系統﹐但低調少用﹐樂曲中會出現突然急速轉高調的情景。西方和自然對抗亦反映到音樂中﹐比如鳥叫中加入人工的調子﹐使其符合人定的B 或C的曲調﹐和中國音樂崇尚自然美截然不同。

周教授比喻中國人欣賞樹的自然美。西方則喜歡將庭院花草人為加工修剪成動物形狀﹐或是加工成其它色澤。西方人用個人視覺感受﹐改變自然﹐讓人認為不自然反而是美。但中國藝術家行雲流水順從自然﹐不強調自己的觀念。在神韻藝術團表演中﹐能欣賞到這種崇尚自然美的曲調。

美的洗禮永恆呼喚

周教授說神韻的演出能引起觀眾共鳴和參與﹐這是因為中西哲學走著不同的路線。

他說西方人長處是它的為學精神﹐像牛頓看蘋果落地﹐好奇心想知道原因﹐花了十九年﹐發現地心引力。但他們太注重規律﹑原則﹑訓練﹐就像在象牙塔裡面﹐越鑽研﹑越封閉﹐離自然越遠。

西方求知慾強﹐以宗教作為精神指導﹐將知識和宗教結合﹐主張宗教為第二生命。但「為學」的科學昇華﹐打擊了宗教﹐忽視了「為道」中的神的創世﹐心靈的超脫。在科學過於發達下﹐動搖古老宗教信仰及對神的尊敬﹐因而有以哲學取代宗教的趨勢﹐轉而開始對古老的東方哲學產生興趣﹐掀起了當今的中國熱。

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並不聰明﹐但是一談到哲學﹐他們又不得不敬佩古老的中國哲理。

中國講自然﹐求心求知﹐為學為道。人和大自然混合﹐是「哲學」。人不需要宗教﹐但要「哲學」。可知今生﹑來世﹐代代相傳﹐不會消滅。人將「天」人格化﹐不需要用宗教方式去解決。

周教授說西方人注重規律﹑訓練﹐在舞台上表現的是一個抽象的世界﹐而中國人不講理論﹑教條﹐把自然生活帶到舞台。在觀看神韻藝術團演出時﹐他注意到在演員純淨心態﹑優美動作之下﹐觀眾不需要知識﹐就能看得懂﹔不需要有高深美學原理﹐就能欣賞﹐就能感受到美的洗禮﹑永恆的呼喚。

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峽兩岸三地日漸沒落之際﹐周教授說能在新年晚會中看到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由衷感激神韻藝術家們對對美的嚮往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周春塘教授的簡歷

周春塘教授是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曾為《文星雜誌》《慧炬》月刊的文學編輯。赴美獲華盛頓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康奈爾大學教授、台灣華梵大學文學院長﹑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所長。學術專長以中國文學﹑美國詩學﹑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戰國思想﹑當今出土文物為主。著有中英文著作四十餘篇。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