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前,馬克(Mark Weizel)(右)從報紙廣告上發現了這個演出。他到新唐人電視上看了往年演出的精選。他被演出的色彩、音樂和舞蹈吸引。他強調:「我等這場演出等了很久了。」今晚可以來看演出,一償所願,馬克「非常激動。」 (攝影:常磊/大紀元)

美費城週六晚場始 觀眾:期盼已久

2008年01月06日 | 09:55 AM

【大紀元1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芮芮美國費城報導)當地時間今天(週六1月5日)晚,小雨不減觀眾的興致。費城美麗安劇院(Merriam Theater)座落的藝術大道(Avenue of the Arts)上燈火通明。不少前來觀看新年晚會週六晚場的觀眾對記者表示,期盼觀看這台演出很久了,並把晚會做為慶祝中國新年的方式。
  
有的父母帶著自己領養的中國孩子前來接觸孩子的文化根源。有的熱愛中國文化的西方觀眾更穿中國傳統服裝赴劇院,增添新年氣氛。
  
期盼已久的演出
  
馬克(Mark Weizel)和朋友傑森(Jason Patterson)從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市開車1小時40分鐘前來。馬克多次說:「我非常激動。」是什麼令馬克對演出這麼感興趣?他表示,多年前在當地電視上看過中國文化演出的錄像。自此之後,一直非常想現場觀看這樣的演出。
  
一星期前,他從報紙廣告上發現了這個演出。他到新唐人電視上看了往年演出的精選。他被演出的色彩、音樂和舞蹈吸引。他強調:「我等這場演出等了很久了。」今晚可以來看演出,一償所願,馬克「非常激動。」

奧克利(Oakley)一家四口來看演出。夫婦倆Ken和Pat從中國領養了兩個孩子肯竇爾(Kendall Oakley)和卡林(Carlin Oakley)。兩個孩子都學習中國舞。肯竇爾已經練習了有5年的時間。
  
父親Ken說,每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中國新年慶祝中,都會有新唐人新年晚會的錄像播放。孩子的舞蹈老師推薦他們來看。過去好幾年了,一家人都想來看現場演出。今年終於來了。


肯竇爾(Kendall Oakley)表示看過過去演出的錄像,對演出中的舞蹈傢們的表演印象深刻。「她們非常專業。」肯竇爾說:「那些動作都很高難度。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攝影:常磊/大紀元)

  
肯竇爾(Kendall Oakley)表示看過過去演出的錄像,對演出中的舞蹈傢們的表演印象深刻。「她們非常專業。」肯竇爾說:「那些動作都很高難度。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到。」


在新澤西職業的精神健康醫師戴安(Diane Gruszewski)興奮地拿出她包裏收藏的新年晚會介紹,指著上面的城市名說:「你看,倫敦,還有其他國際城市。這個演出巡迴這麼多城市。我一看費城也有,我一定要來看。」她認為觀看神韻演出是慶祝中國新年的好方式。(攝影:常磊/大紀元)

在新澤西職業的精神健康醫師戴安(Diane Gruszewski)興奮地拿出她包裏收藏的新年晚會介紹,指著上面的城市名說:「你看,倫敦,還有其他國際城市。這個演出巡迴這麼多城市。我一看費城也有,我一定要來看。」她認為觀看神韻演出是慶祝中國新年的好方式。


山姆(Sam Rosmarin)(右)在學校專修中美關係。他特別來看演出了解中國文化。(攝影:常磊/大紀元)

洪碧容(左)與先生特瑞(Terry Cassidy)結婚40多年了。特瑞最喜歡中國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攝影:常磊/大紀元)


瓦松(Marina Vassong)表示要看中國真正的歷史,所以今天來看神韻的演出。(攝影:常磊/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