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邮局更名花1500万 11名董事面临追偿 

人气: 7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5日讯】(据中广新闻彭群弼报导)中华邮政两度更名,先后耗费公帑约新台币一千五百多万!对此,立法院做成决议,要求中华邮政,向当初通过更名案的邮局董事会成员追讨,甚至撤换董事。对此,中华邮政相当尴尬,除了少数学者之外,邮局董事几乎清一色都是政府指派的官员,要如何赔偿?是一大难题。执政当局做成决策后,却无人负责,相当令人感叹。

中华邮政的更名闹剧先后上演两次,也造就了集邮市场短暂的“台湾邮票”怪象,台湾也可能是邮票发行史上,少数没有发生政权转换,只是政党轮替执政,就更改邮票称号的特例。

不过,立委似乎不愿意轻易放过,立法院交通委员会做成决议,要求中华邮政必须向当初通过更名为台湾邮政的董事会成员追讨这一笔浪费的款项,根据中华邮政的资料,第一次更名花了新台币1225万元,第二次花了344万元,总计超过一千五百万,据了解,要不是“邮局高层”早有预感,保留了一定程度的项目,没有更名,招牌更换也尽量以贴纸替代,否则从台湾邮政改中华邮政,花费恐怕不止于此。

对此,立委要求,董事会成员必须负责,根据经济部商业司的资料显示:更名当时担任的邮局董事,与目前的董事名单,已经异动的包括:董事长赖清祺,目前担任证券期货基金会董事长丁克华两人去职,其他几乎都是原班人马,除了当天退席的三席劳工董事之外,还包括邮局总经理吴民佑,副总经理苏天富,财政部参事傅传训,交通部副统计长黄寿椿,经建会处长张桂林,中央银行研究员张炳耀,台大商研所教授陈文华,以及交通部的两个港务局长:萧丁训,谢明辉。

原本在行政院任职的赖清祺,到邮局担任董事长期间不长,完成“历史性任务之后”迅速请辞,随后安排其他职务。行政院当时采用公司法,回避完成邮政四法的修法后才推动更名,恐怕当时做出“不违法”解释的行政院法规会,也需要相当的责任,否则身为下属机关的交通部,也不敢立刻更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