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所大學的建築研究所任教的陳教授,2月28日晚間偕同夫人觀賞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台北的第五場演出。(攝影:吳柏樺/大紀元)

建築所教授:展現心靈美 振奮社會風氣

2009年03月01日 | 12:27 PM

【大紀元3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台北報導)「很美,這場演出是心靈美的表現;我想對新的風氣有振奮作用,對目前社會風氣有正面的效果。」在兩所大學的建築研究所任教的陳教授,2月28日晚間偕同夫人觀賞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台北的第五場演出。

經常往來於台灣、美國、大陸的陳教授,同時也是在美國開業的建築師、台灣與台北巿的註冊建築師,他表示,現在不管社會風氣也好,人心也好,都是退轉的,能夠借用這種美的藝術形式,節目內涵具有很多的意義,那麼對社會風氣上是有很正面的提振作用,他說:「我很希望能夠多看一些這種活動。」

陳教授指出,這台晚會能夠結合中國古典舞與中西音樂,演繹中國歷史,這是一項創舉,也是他認為身為中國人最受感動的地方。他推崇神韻晚會在弘揚正統文化,「用美的、愉悅的、歡樂的方式,潛移默化引導人們向善,對於人心有非常好的鼓勵作用。這是令人很羨慕的,而且令人很振奮的事情。」

神韻藝術團樂團以西洋管弦樂為基礎,加上傳統的中國樂器,陳教授說他感受到「音樂裡有西洋樂的雄偉,混合著中國樂的柔美。」

「節目裡有位女低音(楊建生),非常非常的讓我感到很深刻的印象,可惜他時間太短,」陳教授說道。當他得知楊建生在第二、三場都有加唱一曲,今天可能因為有兩場演出,她按照節目安排只唱一首,陳教授臉上露出惋惜的表情:「那位演員唱歌的功夫可以聽得出來,非常深厚。」

整場演出都讓陳教授很感動,他說:「尤其最後那一幕(《了解真相是得救的希望》)的法輪常轉,有一個非常巨大的圓盤,那個蠻令人感動的。」

陳教授表示,神韻藝術團從布景上花了很多的功夫,但真正讓他感到這個團體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一進入大廳看到所有的接待與服務人員,臉上掛著笑容,讓他覺得和其他的表演場所不一樣,每個人都是很喜悅的;然後進到演藝廳觀看表演,發現舞蹈演員也是每位的臉上都洋溢著很喜悅,這點很難得。

「我想這種藝文方式的效果會很大,你看今天全場滿了!」陳教授得知神韻在國外很多地方的演出都像今天這樣爆滿,他讚嘆:「哇!我想這是很令人感動的。」

在台灣、美國、中國都有陳教授設計規劃的建築作品,他的作品曾經獲選台灣內政部頒發建築工程自動化優良作品獎、建築物節約能源優良設計獎等獎項。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