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週日下午,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台中演出第六場,亞洲大學學習暨生涯發展中心主任張湘君表示:「今天來看神韻演出感覺特別不一樣,就是光明和希望,我們真的需要被喚起這種美好的感覺啊!」(攝影:唐賓/大紀元)

發展中心主任:觀神韻 喚起光明與希望

2009年03月10日 | 01:41 AM

【大紀元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大衛台中採訪報導)經過了一天多的陰雨、合歡山甚至再度降下瑞雪,3月8日週日下午天氣轉晴正適合全家出遊,亞洲大學外文系教授張湘君偕夫婿與女兒,在中興大學惠蓀堂一同觀看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台中的第六場演出。

張湘君在散場後接受記者的採訪時首先表示:「今年不景氣,全球都陰霾,媒體都是負面報導,今天來看神韻演出感覺特別不一樣,就是光明和希望,我們真的需要被喚起這種美好的感覺啊!」

這已經是張湘君第二度觀看神韻,去年她帶著女兒前來,深深受到神韻演出的觸動,覺得很久沒有看到過中國文化傳統用這麼精緻的方式呈現。因此今年和夫婿一塊來享受神韻的美好。

「去年我驚豔於神韻演出的節目與舞台變化、服裝的美麗,今年已能夠定下心來,觀賞的焦點在於深入了解神韻所要傳達的內涵是什麼,比如說演出企畫者其實是用不同的舞蹈型式、用不同民族的一些故事來展現真、善、忍,到底這三個字的意義是什麼?」張湘君企盼要更深一層了解神韻。

同時也是亞洲大學學習暨生涯發展中心主任的張湘君,這回從神韻演出中得到很多的啟迪,她說:「來看看不同型式的展現,雖然看起來是在欣賞舞蹈,可是你回頭會去想一些深刻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是蠻好的。」

張湘君也驚豔於歌唱演員的表現:「女低音的功力真的很深厚,很厚實,後面每個音非常非常的足,感覺很自信,聽起來讓人覺得很平穩,像個大石頭般,整個就撐下來。這幾位歌唱演員,一聽就知道都是很棒的聲樂家。」

神韻演出中,有不少都是男演員擔綱的舞蹈表演,讓張湘君留下深刻的印象:「神韻其實男舞蹈演員蠻多的,尤其像藏族舞《雪山歡歌》,那種力道的展現讓我覺得,其實男舞蹈演員也可以把舞蹈跳得很好、很生動,也可以是很有節奏感的。」

張湘君對《濟公搶親》、《木蘭從軍》兩個節目也很感興趣,「我們一般覺得濟公就是裝瘋賣傻,尤其電視劇把他醜化了,但今天看後,發現原來他想要對人類預警,還得要有智慧、要有技巧,因為人有時候真的就是那麼愚昧,完全不警覺,那把很多的預警都給忽略了。因此就必須要因材施教、要因著普羅大眾的智慧來調整傳達方式的級數。」

另外神韻演出中包含多民族舞蹈的特色,給了張湘君很大的啟發:「因為現在大家都在講跨文化、跨國際的能力培養之類的,看了神韻演出後深深感到,其實從觀賞藝術演出來培養是最快的方式,從舞蹈的表演或者是歌曲演唱視覺的、能夠聽得到的感官方式下手,是一個蠻好的策略。」

張湘君也盛讚兩位主持人的功力:「哇,他們能夠畫龍點睛似的提醒,讓我們對下一個節目所要表達的意涵較能有把握,因為節目很緊湊,主持人這樣地穿插安排很好。尤其男主持人由老外擔任,我會覺得說,暮鼓晨鐘,我們中國的東西怎麼會是由你講?實際上老外講反而會聽得比較清楚,尤其他帶著洋腔的一口國語,更會注意聽。」

張湘君也注意到現場有很多的和尚、比丘尼前來觀賞神韻演出:「這就表示法輪功兼容並蓄,一定是勸人為善,這個基準點絕對不會錯的。」(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