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工程學系陳陽益教授,2009年3月14日週末晚間欣賞了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的第三場演出。(攝影:許美惠/大紀元)

留法大學教授:登峰造極的第一流演出

2009年03月15日 | 17:50 PM

【大紀元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大衛台灣高雄報導)「我留學法國,經常在歐洲看表演,我覺得美國神韻藝術團的水平與內涵遠遠超過歐洲,可以說是登峰造極的第一流演出!」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工程學系陳陽益教授說道,3月14日週末晚間在高雄縣勞工育樂中心,他欣賞了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的第三場演出。

「我感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也非常佩服並感謝神韻藝術團在全球巡迴,把老祖宗的文化遺產發揚光大!」曾任中山大學海工系系主任與海洋學院院長的陳陽益,因為常在國外劇院欣賞演出,像是神韻藝術團這樣的舞台呈現,歐洲沒有,美國也沒有,所以神韻演出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與特質都充份表現出來了。

他也觀察到神韻演出中呈現出天、地、人合為一體的美感。「以天幕背景而言,畫作中有高山、縱谷、湖泊、草原,這些大自然的景觀正是我們最樂於看到的,是最美麗的。而且還有文人在享受自然美景,呈現出天與人合為一體,並向觀眾傳達是神賜給我們這塊中華大地。」

陳陽益強調這在外國人的表演中是看不到的,像是法國人就不會把上天、山河大地與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多是用抽象的表達,也就沒那麼有具體感。

陳陽益早年留學法國馬賽大學,去年他才在奧地利歌劇院看表演,他真的覺得沒有神韻演出來的好。他說:「歐洲人的演出也有他們的特色,但在柔軟感上就不如神韻;巴黎算是世界藝術之都了,表現上也沒有神韻來的祥和與柔美。歐洲的舞蹈一般傾向個人主義,而神韻演出則表現出民族文化傳統的整體感。」

對於高科技3D動畫的天幕呈現,陳陽益驚豔地說:「結合的非常好,製作者非常細心,天神、仙女、諸佛下凡之後,馬上就在舞台上出現了,音樂、動作、服裝整個形成一體的感覺,絕對是在水準之上上。」

就整體色彩與音樂搭配而言,陳陽益也盛讚非常和諧,「讓人家感受到我是很自然地生活在這裡。」他同時指出:「中國人的特色是喜愛與實地生活的具體事物結合在一起,而不會去幻想很遙遠的抽象事物。像法國人就很抽象,所以有抽象派等等,中國就好在都是很具體的實際生活。」

最後陳陽益感歎地表示:「這一、二百年來的中國人,都忙於權力鬥爭,老祖宗這麼好的東西沒有好好整理與珍惜。最可惜的是,中國大陸不讓你們進去演,這是最可惜的!我非常希望有一天神韻能在中國上演!」(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