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民俗文化
傳統民俗文物
傳統民俗文物
竹枝詞12首 山水載歌蕩心海 金風搖曳十里情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秋歌
竹枝詞
秋詩
節氣與生活
2023年9月15日 8:10 PM
元宵節俗:春風夜放花千樹 花燈起源與勝景
元宵花燈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什麼精神內涵呢?
元宵
花燈
太一神
元宵起源
璀璨中華文化
2023年2月2日 7:55 PM
端午節為何在門戶懸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一到,「門掛艾旗驅百病,戶懸蒲劍斬千邪」成了一種招牌節景,帶有驅逐瘟疫、防治百病的象徵意義。那為何古人選用艾草、菖蒲這兩種植物來懸掛在門戶上呢?
端午節
艾草
辟瘟疫
容乃加
中華文化300問
2021年6月9日 7:29 PM
中國古代神奇的透光鏡 會呈現背面圖案
中國古代有一種神奇的銅鏡,乍看之下與一般鏡子無異,但當它反射光線到牆壁上時,光亮區域會出現鏡子背面上的圖案或文字,彷彿是透過來的,故稱之為透光鏡。古籍中有關這種鏡子的製作方法據說已經亡佚,現代學者仍無法確認其真正原理為何。
透光鏡
古鏡
夢溪筆談
沈括
魔鏡
2020年9月16日 1:58 PM
【文史】古籍中多姿多彩的端午節粽
你知道中國古代有哪些種類的粽子嗎?從魏晉到南北朝時代的粽子不但繼承了紀念屈原的筒粽,以及古代角黍的風俗,而且還有巧麗的新貌和多樣的口味,形形色色精彩紛呈。
涼粽
端午節
粽子
角黍
雜粽
2020年6月25日 8:10 PM
漫談扇子
扇子相傳源起於堯舜時期,晉朝崔豹的《古今注》說,舜爲了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剛開始是長柄扇,又稱為估翣、障扇或掌扇,用為障塵蔽日,象徵權威。後來演變為短柄扇,又名為箑,用來引風納涼。稍後的紈扇、團扇更以繪畫來裝飾於扇面上。直到北宋初年所發展出的摺扇,因狀如半圓,攜帶方便,而廣為流傳,因此成為扇子的典型代表。一般說來,扇可分為以下四種:
扇子
2020年5月26日 5:12 PM
絲絲纏繞的祝福——手鞠與手鞠香囊
手鞠的起源是「蹴鞠」。蹴,踢的意思,鞠,就是皮製的球,蹴鞠是一種以腳踢球的活動,也稱蹋鞠,早期的「鞠」,以動物皮毛、穀物及碎布等簡易材料填充縫合而成。
手鞠
香囊
民俗文物
2020年5月8日 5:09 PM
古人防疫不離身的寶貝
中國古代,發生過多次瘟疫,所以歷史上也留下過一些神奇良方。
薰香
防疫
香包
香囊
2020年3月9日 4:26 AM
秋天養生不僅養收 中醫教人實作方法
白露節氣過後,炎熱天氣明顯轉涼,也是萬物即將衰黃、凋落的轉折點,容易讓人見景傷情。肅殺的秋時節,如何養生呢?中華保健寶典《內經》、中醫告訴你具體實作的方法。
平補
秋天養生
節氣養生
2019年9月17日 11:00 AM
使用印章百餘年 日本銀行將逐步淘汰
大約在中國元朝時期傳入日本的印章,於十九世紀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具,廣泛使用在各類官方文件,包括銀行交易。一個多世紀後,日本銀行決定逐步淘汰印章的使用,以迎合年輕人的需求。
中國
印章
日本銀行
2019年3月9日 8:18 AM
你貼對「春貼」了嗎? 倒貼春不能倒貼福 「天下第一福」有啟示
黃曆新年就在眼前,家家「爭把新符換舊桃」。除了大門楹柱上貼春聯,常見「春」、「福」等春貼。倒貼「春」字,表示「春到」,但是這個「福」字不能倒貼,為什麼?讓康熙帝手寫的「天下第一福」貼的典故給你說清楚……。
五福臨門
天下第一福
康熙
春貼
過年習俗
2018年11月30日 12:42 AM
《紅盒子》紀錄布袋戲的傳承 探兩代國寶的矛盾
《紅盒子》是一部關於台灣傳統布袋戲技藝、傳承,以及父子關係的紀錄片。陳錫煌──已故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李天祿因入贅陳家,長子按規定得姓陳。父親巨人般的身影、異姓父子的特殊關係,為兩人種下難解心結。
布袋戲
李天祿
陳錫煌
田都元帥
《紅盒子》
2018年9月25日 4:30 PM
北朝古人心裡苦怎麼辦?造像!
若要了解北朝的文化,佛教藝術是不可忽視的領域,其中蘊含當時世人如何面對生與死、亂世如何尋求心靈庇護。這些故事被刻在石窟與造像碑,透過中研院史語所的顏娟英研究員實地田野調查,從藝術史的角度解讀圖像的時空背景、圖像裡的各種心思。
文化
佛教
藝術
研之有物
2018年8月26日 8:00 AM
賀新年開門見喜 知道春聯春貼的源頭嗎?
在中華文化中,除舊歲、迎新年若少了「春聯」就少了年味。春聯代表驅邪避凶、除舊佈新迎福的象徵。春聯起源於「桃符」,主要從翰林延祥詩「春帖子」化身而來,可上溯幾千年,代代的演變內涵豐富……
中華文化300問
春聯
桃符
過年民俗
門神
2018年2月12日 5:45 AM
精緻儒雅的桃花塢木版年畫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是吳地文化中一枝獨特的藝術之花,技法上繼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有著數百年的歷史。
桃花塢
木板年畫
中國新年
2018年2月12日 2:56 AM
桃符門神闢邪 春貼招福迎新年
除舊歲、迎新年,處處可以看到「桃符」,「桃符」代表驅邪避凶、除舊布新迎福的象徵。今天千家萬戶門上的「門神」畫其實就是古代的桃符。「桃符」的面貌非常豐富,神荼鬱壘、鍾馗……伴隨代代、家家的歲歲月月,歲歲平安。
桃符
門神
過年民俗
2018年1月26日 8:43 AM
搶救百年工藝過程艱辛 「台灣花磚」申請世界遺產
在台灣有一群人不畏艱難,在毫無資金的援助下,僅憑著對花磚的熱愛與歷史文物的珍惜之情,毫不猶豫地投入搶救工作。因為他們的堅持,我們現在才得以看見這一片片花磚以如此完好的姿態重現於世人面前。
世界遺產
保存工作
傳統文化
台灣花磚
徐嘉彬
2017年10月4日 9:33 PM
測試:選一款甜蜜湯圓 看你個性
今年的8月28日是傳統的七夕,是一個甜甜蜜蜜的節日。在不少地方,七巧節需要吃糖粿,一種類似原味湯圓,但中央為凹狀的食物。
七夕
個性
測試
湯圓
2017年8月27日 2:05 AM
萬里長城千年不倒 科學家: 全歸功於糯米
萬里長城矗立在古中國的邊陲,千年不倒,在數百年歷史長河中為中國抵禦了外侵。萬里長城為何不倒呢?科學家認為這歸功於中國古代建築流行的一種超強度粘合劑——糯米砂漿。
萬里長城
千年不倒
糯米
2017年8月26日 8:56 AM
組圖:台故宮與世大運結合 推古代運動書畫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7月1日到9月25日將推出「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選萃」及「看畫.讀畫:歷代名蹟選萃」兩項大展。故宮表示,由於展出期間適逢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特別挑選部分與古代運動相關的內容,期盼民眾能從書畫中找到故宮與世大運之間的聯繫,來一趟知性的時空文化之旅。
世大運
台灣故宮
故宮
歷代名蹟選萃
歷代書法選萃
2017年7月1日 9:21 PM
組圖:鹿港天后宮花燈 四大美人婀娜迎賓
台灣彰化鹿港天后宮周圍街道掛滿紅色燈籠,張燈結綵喜洋洋。王昭君、楊貴妃、西施和貂蟬四大美人花燈,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傳統文化結合藝術的巧思令人拍掌叫好。
元宵節
四大美人
四大美女
花燈
鹿港天后宮
2017年2月4日 2:27 AM
粗獷豪放西北風鳳翔木版年畫
藝術之鄉的一枝奇葩 木版年畫是寶雞民間藝術中一枝古老獨特、別具風采的藝術奇葩,深受關中廣大農村群眾的喜愛。寶雞的木版年畫產地主要在風翔。鳳翔古稱雍州,是秦人的祖地,與岐山緊鄰,西南距寶雞市僅47公里,古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這裡氣候溫和,人們多有信仰,生活富足,民俗活動豐富,年畫藝術是古來一寶。
中國新年
喜慶吉祥
年畫
鳳翔木板
2017年1月31日 8:43 AM
雞年談吉俗 畫雞辟邪來源於重明鳥?
過年民俗百問 「雞」在中國年畫中本有特別的意義。2017年是丁酉雞年,有關「雞」的年俗更是惹人玩味。古時除夕、新年在門窗上畫雞、貼雞畫窗花來驅鬼怪邪氣,這起源在上古的堯帝時代就有傳說,和神禽重明鳥有淵源。
年畫
窗花
重明鳥
雞年年俗
2017年1月4日 9:17 AM
巴黎設計師週 台灣大師談紙藝文化內涵
第16屆巴黎工藝設計師週(D'Days)5月30日下午在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了開幕式,展開為期一週的工藝設計展覽。這次台灣獲「榮譽邀請」參展,突顯台灣傳統藝術與創意設計得到法國藝術界的重視。
台灣
巴黎設計師周
紙藝
2016年6月2日 3:17 AM
台灣紙紮工藝受冷落 法國捧進博物館
台灣紙紮傳統沒落,工藝也漸佚失。法國一名策展人在台灣旅行途中,發現有人焚燒精緻的紙紮,訝異之餘,更發現這是一門被忽視的藝術,於是把台灣紙紮放到巴黎博物館展覽。
傳統
台灣紙工藝
工藝
巴黎博物館
紙紮
2016年6月1日 9:39 AM
台灣精細紙工藝 法國人驚歎連連
巴黎工藝設計師週是每年初夏的文化盛事,台灣今年以榮譽邀請國名義受邀參展,在頗負盛名的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紙工藝,法國觀眾看到不熟悉的紙紮技藝和紙雕,驚歎連連。
工藝設計師週
巴黎
文化盛事
紙工藝
裝飾藝術博物館
2016年5月31日 7:44 PM
從女紅說剪紙
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剪紙——作為民間最普及的手工藝術形式,千百年來,用它特別的藝術語言,傳達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剪紙
2015年2月18日 9:43 AM
喜慶新年 再說年畫
年畫,這在大多數中國人頭腦中曾經鮮活的記憶,似乎正與人們漸行漸遠。因為灶王爺沒有了,祭拜的神仙沒有了,節日風俗也沒有了,自然年畫也就失去了「年」的意義。值此佳節,讓我們再次回顧那源自中國人對神的敬仰而創造出的輝煌。
年畫
新年
2015年2月18日 9:35 AM
圍爐團聚除夕夜 除舊布新好過年
除夕,漢族傳統節日。黃曆十二月末日之夜,舊歲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換新歲了,故俗以為「除夕」。
壓歲錢
守歲
年夜飯
拜年
除夕
2015年2月16日 8:11 AM
喜氣洋洋 新年年畫中吉祥物的寓意
在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長河中,吉祥文化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吉祥對於中國人而言,就像水之於魚,天空之於鳥,空氣之於人。《說文》中說:「吉,善也」;「祥,福也」。古往今來,人們都追求吉祥。趨吉避害,人皆有此心。而吉祥符號、吉祥物、吉祥圖案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的藉以傳達心聲的道具。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更是不能少了吉祥物。下面介紹中國傳統年畫中的吉祥物。
傳統文化
吉祥物
年畫
華人新年
2015年2月12日 12:59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199 條記錄
七絕:賞心稻粱肥(外八首)
擬古相思調 南朝才女鮑令暉的絕唱
卜算子‧雲鴻
青松絮語:起霧的鏡片
在香港大角咀詩意地漫步:My Little Airport的詩歌舞街
自由的海水:一路向南 遇見春天般溫暖的香港
孔子追求的道與傳下的道
七夕情話響千代 天神護祐得真福
劫數天定難以避免嗎?明末清初歷史見證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