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頭頸癌三個字,不像看上去那麼溫和。腫瘤長在口鼻、臉頰、脖頸這些最難遮掩的地方,尤其三、四期病患,一旦手術治療,往往意味着切除他們頭頸的一部分。手術後面部缺失、變形,連整形醫生也回天乏術。他們甚至可能無法清楚地講話,無法用嘴吃東西;加上腫瘤很容易復發、轉移,使他們不能繼續工作,經濟來源中斷。
瞥見未知世界會令人困惑,這時,你的患者或親友需要你的傾聽,不要去加以分析。你的同理心和接納可以幫助他將瀕死體驗變成一筆生命財富,而那也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這世上有瀕死體驗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多得多,你的身邊或許就會出現,那時,他們會需要你的特別關護。怎樣認識和理解瀕死體驗?怎樣才能幫到那些靈魂出竅「與死亡照面」,而後又回到人間的親友或病患,不妨來聽聽專家的分享和建議。
回首娛樂圈藝人,歌手張韶涵曾因心臟二尖瓣脫垂一度中斷工作、接受手術,而大S、安以軒和林依晨也曾被診斷出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脫垂症。心臟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很嚴重的病嗎?
我有一個朋友,心地淳善,卻感到孤獨,竭力想找到一個欣賞他的善良的伴侶共度一生。我猜,我們都會感到有種與他人建立深入關係的渴求,希望有那麼一個人和我們親密無間。我們會有一種想法,如果我們能找到這個人,並與他們融為一體,我們的人生就會很圓滿。
近期研究發現,冥想可以幫你更好地控制情緒,即使你本來不善於保持正念。那麼冥想和正念是什麼關係?
驚蟄時節,春雷喚醒天地萬物,農民開始春耕,而此時也是細菌大量增殖的季節,有花粉過敏、呼吸道病症、皮膚問題和心理病症的人,此時容易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刺激,宜採蒸製和煲湯等烹飪方式。一些時蔬和草藥則可有助於清濕熱、養肝護肝、排毒瘦身。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食物中天然存在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改善睡眠和緩解壓力。
培養慈悲、表達慈悲可說是地球上每一種正信的核心,也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主要焦點。幾十年來,冥想練習的人氣一直在穩步增長,如今更有大量證據支持這樣的信念:一顆慈悲善良的心,對心理和身體健康都有益。
舊金山灣區憂鬱症患者很多。憂鬱症和癌症、愛滋病,被世衛組織列為本世紀三大疾病。憂鬱症,被專家描述為心靈的感冒,人人都可能「心情鬱悶」。嚴重者,生命悽苦不堪,患者了無生趣,傾向自殺。尤其在美國新移民群體中呈高發狀態,有一定的死亡率。目前西醫治療憂鬱症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而且副作用很大。灣區硅谷中醫師李群,針灸治療憂鬱症,通過耳針、體針,雙針齊下,標本兼治,幫助...
當週遭的世界越來越吵雜,靜默正變得越發具有吸引力,沉寂之地所提供的紓解空間也益發成為賣點。選擇靜默及沉寂之地,可說是很明智的舉動,如生活指南網站lifehack.com刊文歸納的一系列研究已表明,寂靜對於大腦的益處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
當我們身體發炎時,會有發紅、腫脹、疼痛等反應,這是免疫系統擺脫入侵者的方式,也是癒合過程的重要部分,但炎症也可以成為健康的敵人、致病的主因。長期壓力會使炎症成為常態,在帶來疼痛和疲勞外,也引發癌症、心臟病等多種疾病。
當人們情緒樂觀時,產生的正面思維會激發大腦的獎賞系統(reward pathway)。在心理學中,當人做出正確決策並產生好結果時,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區域發送「獎賞」信號,這會促進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這被稱作「獎賞效應」。
由於不喜歡不滿意自己的感覺,我們會逃到飲食、喝酒、購物之中去,藉此來分心、獲得安慰;想要自我保護時,又會去抨擊別人。我們怎麼解決這個根子上的問題呢?答案非常簡單,但是不容易付諸實踐。
美國醫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不良精神狀態和身體疾病存在聯繫。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在人長期處於心理壓力時,大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區域表現出更活躍的狀態,它影響了免疫功能,進而造成心臟病。 據美國之音1月11日報導,該研究負責人、哈佛大學醫學院心臟病學家阿姆德‧塔瓦戈(Ahmed Tawakol)博士解釋,杏仁核對來自體外危險的反應最...
關心健康的讀者會發現,一些流行的保健法常常是來去匆匆。其中究竟哪些有益、哪些無益,甚至有害呢?本文聚焦2016年保健風潮中之三種,匯集了一些權威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家的觀點。是否要將它們帶入2017年?由您來決定。
翹二郎腿是現代人的常見坐姿。在狹窄的地鐵座椅上,翹二郎腿可以節省空間,也有人認為,這是優雅有氣質的表現。不過,近年有不少醫師提出,習慣性翹二郎腿會從多方面帶來健康隱患,影響骨骼關節、神經、肌肉和血液循環;社會心理學家也提醒,在特定場合,這還會影響他人對你的觀感。
在美國大約9.5%的成年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在現代生活中非常常見。台灣精神專科周明輝醫師向我們介紹了造成憂鬱症的因素以及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憂鬱症的症狀,並介紹了如何判斷憂鬱症的簡單方式以及減輕壓力情緒的有效方法。
藝術治療是一種心理健康治療。治療對像在藝術治療師的幫助下,用藝術媒體,經由創作過程和創作出來的藝術品來抒發他的感受,緩和情感衝突,促進自我認知,調節行為和嗜好,發展社交技能,提高現實取向,減少焦慮,增強自尊。 通過藝術抒發感受、尋找自我 藝術療法的目標是提高和恢復治療對像的心理功能,以及他或她的個人健康感。實施藝術治療要具備的知識有視覺藝術(素描、油畫、...
研究早已顯示,婦女比男人更能駕馭多重任務,更能快速在任務之間切換。但兩性大腦在哪個區域反應有差異,以及為何如此,迄今還研究不清楚。據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HSE)神經學實驗室的新報告,面對多重任務,男性需調動大腦的額外區域,且其腦部活動比女性更活躍、更耗能量。
科學研究已確認,對我們的福祉進行盤點有益於健康:感恩可使血壓降低,讓人睡得更深沉,並且可以延壽。既然表達感謝這麼好,為甚麼感恩之情常常很難看到?心存感恩的人更少抑鬱,更能耐受創傷,且能更好地駕馭壓力。有些心理因素阻礙著我們更加感恩,好在我們現在開始瞭解如何克服它們了。
每個人都需要家庭,對精神治療來說,家庭參與可能是治療的一部分。在婚姻和家庭的治療方法(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以下簡稱MFT)中,治療不單是個人,即使只有一個人接受諮商,也是以一個家庭的單位來界定。 研究表明,MFT與許多精神問題的標準治療,或是個體治療一樣有效,並且對某些精神疾病更有用,例如:成人精神分裂症、情感(情緒...
。雖然神經元在生命早期會激增、隨著年齡增長,其成長顯著放緩,但新的神經元還在繼續生成。事實上,成年大腦每天會產生數百個新的神經細胞,且是在與記憶、情緒、學習和情感密切相關的大腦區域(海馬體)中產生。如此看來,我們即使是在變老,仍然有機會改善記憶力,真是個好消息!
一般大眾對精神治療(Psychotherapy)所知甚少,甚至畏懼接受治療。其實接受精神治療可以很簡單,只要有壓力、焦慮都可以在治療中緩解,而且治療形式有很多種,也不一定要到診所才算是接受治療。下面我們將回答常見的精神治療疑問。 一、什麼是精神治療? 答:心理治療是通過與精神疾病醫生、心理學家或其他心理健康提供者交談來治療精神健康問題的通用術語。 ...
我有個朋友,他沒有意識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有多麼多——他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在避免不喜歡的事物,或匆匆忙忙完成體育鍛練之類的事,或者為那些行為讓他不喜歡的人氣惱。我們心中都有對事物的反感,可能比我們意識到的要多。有反感並不是問題,但如果我們被厭惡感所帶動,我們就限制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都知道,吃魚可幫助大腦發育。而研究顯示,有一些百姓餐桌常見的東西稱得上提升情緒的超級食物,那就是富含益生菌的天然發酵食品。
隨著白晝變短、天氣轉寒,很多人都想裹起毯子待在家裡,一直冬眠到春日來臨才好。不過,即便是天寒地凍的日子,出去曬曬太陽,其改善心情的功效也顯著得讓人想不到。據美媒「赫芬頓郵報」報導,雖然陽光和心理健康的關聯繫並不是新鮮話題,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關聯可能比我們先前意識到的還要強。
冥想能帶來很多和睡眠一樣的裨益,如果你無法再入睡,改做冥想會是件很棒的事。此外,我也發現最佳的冥想時間是早晨剛醒的時候,因為那時我能進入最深的放鬆狀態。而採用布捷伊科呼吸法(譯註:其要點是少呼吸、多屏氣,儘量少用嘴、多用鼻來呼吸),也確實有助於讓心靈平靜,達致深度放鬆狀態。
簡言之,冥想可被視為一種腦體操,能夠健腦、延緩其衰老。另有一些研究證明,冥想不僅有益大腦,也具有抗炎和影響基因表達的功效——這些都可整體改善生理健康、使人延壽。
無論你是早上6點還是下午1點吃早餐,一天裡第一餐的重要都可能超過你所想:你吃甚麼東西可能對你的健康——具體來說是心理健康有相當關鍵的影響。在營養學家看來,一頓均衡合宜的早餐可以驅散消沉、提振精神,對改善抑鬱特別有效。
共有約 94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保險公司破產,保單上的約定條款也要修改?」近日有關《保險法》要被修訂的話題在中國引發熱議。 引爆輿論的是《財新周刊》3月19日刊登的封面文章《處置問題險企》。文章羅列了近幾年中國保險業的風險事件,披露「保險業存在數千億元人民幣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