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分崩·國際關注
最新的調查顯示,印度人購買中國貨的意願在過去12個月中發生變化,過去一年,近半數的受訪人沒有買「中國製造」產品,64%的網友手機沒有安裝中國應用程序(App)。
哥斯達黎加總統週三(12月6日)表示,由於網絡安全和間諜問題,包括華為在內的中企沒有資格在該國運營5G移動數據網絡,中共對此跳腳反駁。
台灣大選臨近,相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共也加快了干擾大選的節奏,根據台灣內部情報,中共在12月初召開高層會議,強調如何「協調」對台灣的干擾,會議的幕後推手就是王滬寧。
拜登政府對「受關注的外國實體」(FEOC)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旨在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這項新規定,可能使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產生巨大變化。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週四(12月7日)警告中共黨魁,要求中方立即處理13家向俄出口軍民兩用產品的中國企業,否否則歐盟可能即將討論是否制裁這些實體。
美國副國務卿提名人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週四(12月7日)表示,即使北京尋求恢復中日韓三邊峰會,中共也無法成功贏得日本與韓國的信任。
12月7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北京先後會見了中共黨魁習近平和總理李強。峰會之後,中共的聲明稱,雙方要「妥處分歧」;「不能因為制度不同就視彼此為對手」;「不能因為存在分歧就進行對抗。」中共不願意透露雙方到底有多少分歧,但歐盟的聲明將各種分歧一一羅列。
週四(12月7日),美國國會衆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報告,美國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透過加強現有規則的執行,以及增加新規則來阻止「美國敏感技術流失到(共產)中國」。
總部位於首爾的人權組織週四(12月7日)表示,六百多名脫北者在10月被中共強行驅逐出境後,全部「不見蹤影」,並警告說,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朝鮮,他們面臨的恐怕只有監禁、酷刑、性暴力和處決等遭遇。
頂級投資業高管公開表示,中國以外還有更好的選擇。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華爾街已經開始從中國退場。
美國公用事業公司杜克能源公司週三(12月6日)表示,出於安全考慮,該公司已將寧德時代(CATL)生產的大型電池與北卡羅來納州海軍陸戰隊基地勒瓊營(Camp Lejeune)的連接斷開。這家中國電池巨頭與中共政權關係密切,引發美國立法者和專家擔憂。
本週,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調低中共政府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而其員工透露,穆迪在這一動作之前,建議中國員工在家上班,保持低調。
歐盟高級官員週四(12月7日)在北京會見了中共黨魁習近平,這是雙方四年來首次面對面峰會,討論了從貿易失衡到烏克蘭等一系列問題。此次峰會議程不乏強硬言辭,但缺乏可交付成果,也沒有聯合聲明。
穆迪系列信評展望下調聲明令中共跳腳。專家表示,穆迪揭穿了中共的宣傳假象;中共不想有任何不利的因素累加,危及其政權。
本週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談論中國人權時,稱「世界上不存在定於一尊的人權發展模式」(視頻請看這裡)。此言論引發網絡翻車,網民稱他是「高級黑」「說漏嘴」。
週三(12月6日),日本政府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中物院)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引發關注。日本政府為何盯上中物院?起因或許是一段央廣網視頻。
五年一度的中共三中全會,通常在9月至11月間召開,然而至今不僅尚未召開,連日期都未宣布。外界認為,這個聚焦經濟議題的會議,可能史無前例地被推延到明年,這可能進一步挫折投資者的信心。
週三(12月6日),英國宣布了46項新制裁,打擊俄羅斯的軍事供應鏈,並表示這些實體或個人幫助維持了俄軍對烏克蘭的入侵。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週三(12月6日)表示,華府正密切關注有關中共軍艦停靠柬埔寨的消息,並對中共解放軍計劃獨家控制柬埔寨主要海軍基地的部分區域,表示嚴重關切。
美國參議員羅恩‧懷登(Ron Wyden)週三(12月6日)致信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Merrick Garland),警告說外國政府通過施壓蘋果和谷歌交出推送通知記錄來監視智能手機用戶。
出於對債務水平的擔憂,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週三(12月6日)將八家中國大陸銀行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此前一天,該評級機構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為「負面」。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11月底的演講中透露,中國經濟在「清零」後步履蹣跚,轉型艱難。然而在轉播中,北京刪除了潘功勝演講中的關鍵字句,企圖向中國民眾隱瞞政策失誤。
穆迪週三(12月6日)將香港和澳門的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一天前,穆迪剛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為「負面」,理由是中共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房地產產業危機等正在加深。
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週三(12月6日)表示,英偉達正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以確保面向中國市場的新芯片符合對華出口限制。
持續幾十年只漲不跌的中國房地產盛宴,在短短兩三年之內風雲突變,一下被打回原形。中國的頭部房產商爆雷,留下來一大堆爛尾樓及成千上萬被套牢而走向維權道路上的業主。 與國外不同,中國的房地產制度,傾向於保護地方政府、銀行和開發商的利益,而業主的權利可能排在最後一位,因此也只有在共產中國這種國家裡,才會出現大量業主維權的現象。 中共為了維穩推出所謂「保交...
中共今年實施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外國企業紛紛喊停中國業務或直接撤離,先前曾鼓動「全民反間諜」的中共國安部,今天(6日)發文反駁反間諜嚇走外資,並甩鍋美國。專家指出,反間諜法是各國都有,中共黨控制一切的獨裁體制是問題所在。
中國企業獲利疲軟,撲滅了中國股市反彈的希望,經濟似乎將持續放緩,一些投資者準備迎接更多痛苦。
從中東到歐洲再到台海和南海的三重危機,讓一些觀察家擔心美國政府可能無法通過關鍵的「壓力測試」。但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週一(12月5日)表示,美國軍方有能力同時應對這三項挑戰。
中國巨額隱性債務問題已到了危險關頭,恐迅速演變成一場全國性金融危機。過去10年來,中共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一直是「拖」,但現在這個問題已不可迴避。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一艘濱海戰鬥機在南海航行後,週一(12月4日),中共惱怒之下稱美軍非法進入仁愛礁爭議海域。繼美國海軍回應中共言論後,美國參聯會副主席也回應說,美軍將繼續在南海、台海自由航行,且美軍擁有中共不具備的優勢。
共有約 1013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歐峰會於週四(12月7日)在北京舉行。雙方沒能在峰會期間產生聯合聲明,但在會後分別舉行了媒體會。從媒體會的對比來看,雙方在廣泛議題上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