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開卷有得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妙聯趣對
文學常識
跟我學唐詩(3B)
常人寫詩一般都說「春風相送」或「借春風」如何如何,而李白寫詩不拘一格,掛帆秋風,輕舟東下。明‧敖英《唐詩絕句類選》:蔣仲舒曰:「掛」字最得趣。
跟我學唐詩
李白
杜牧
王維
2023年12月2日 8:23 AM
跟我學唐詩(3A)
這首詩可以說是白居易的人生感悟,雖久寄官場,卻能保持一顆純真的心態。一位儒家的修行者,雖然有情在,但只要不被人情所牽絆,就能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開心地生活及修行。
跟我學唐詩
白居易
沈佺期
岑參
2023年11月28日 10:14 AM
跟我學唐詩(2B)
押「一東」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宋‧蘇軾《題楊次公蕙 》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 幻色雖非實,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觀已先通。
跟我學唐詩
唐詩
2023年11月23日 8:08 AM
跟我學唐詩(2A)
沿對革,異對同; 白叟對黃童。 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 冀北對遼東。 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跟我學唐詩
聲律啟蒙
杜甫
王維
2023年11月20日 9:50 AM
跟我學唐詩(1)
這一系列教材主要是教五歲以上,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用古漢語的四聲誦讀古典近體詩,學習過程中熟悉格律並嘗試近體詩創作。要學好中文,從小就應該偏向於文言文教學,古人的思維方式及古漢語的構詞法,跟現代人的觀念不一樣。文言文能學好,白話文不用教都會。
唐詩
古典近體詩
古漢語四聲
跟我學唐詩
2023年11月13日 9:28 AM
從爭吵的「對方」到相互學習的「三人行」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兩個人因某事發生爭執,各持己見。有時爭吵激烈,甚至動手打鬥,最終導致關係破裂;夫妻因長期爭吵而離婚的情況也不少見。
對聯
三人行
修心性
謙讓
黃淮
2023年5月26日 7:27 AM
唐宋詞牌的歷史掌故
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倚聲」,前身是民間小調,萌芽於隋唐之際,興盛於晚唐五代而極盛於宋,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為唐宋時代的樂府詩,供宮廷或民間演唱。
唐宋詞
宋詞
詞牌
2023年5月23日 9:02 AM
長聯三副 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天國樂團,天上飛來神籟。身穿古裝,腳踏長靴,隊伍整齊,氣勢軒昂,威風凜凜!是乎天兵天將下凡?
對聯
五一三
法輪大法日
天國樂團
劉錫銅
2023年5月11日 12:12 AM
同步共振的精妙語境:互文修辭格的案例解讀
古漢語的文化特色,顯得非常精煉玄妙,有時短短的幾個詞句,就能夠豐富地表現出非常廣泛的內涵。其中,「互文」作為古漢語常用的一種修辭格,是一種富有彈性變化的語意結構,能夠創造出多維度的語境效果。
漢語
互文修辭
互文
修辭
梅花一點
傳統文化
木蘭詩
2023年1月28日 9:28 AM
長聯:神韻首部歷史歌劇《王允施計除董卓》
二千餘載漢庭,朝綱混亂,滿朝文武,誰能匡扶江山社稷?看奸臣病狂斬精英善黎,狼戾賊忍,暴虐瘋癲,滿足取利竟殘暴荒淫,殺帝辱君,劫獻帝傀儡,奸臣當道,諒百官一籌莫展。傷神傷己皆私利,行惡必滅,德盡必淘!
王允施計除董卓
神韻歌劇
神韻作品
劉錫銅
2023年1月22日 9:23 AM
2023年癸卯春聯
好友常來多快意, 清茶細品樂春風。
台灣古典詩
癸卯
春聯
2023年1月21日 5:18 PM
美好體驗 由衷敬佩一一讚歎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
神韻藝術團經過十七年的全球巡演,在全世界掀起了威力強大的「神韻熱」。許多國家的政要、高級政府官員、外交使節、豪商巨賈和著名精英導演、藝術家、金融大享等親臨演出現場,在主流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對聯
劉錫銅
讚神韻
書法
2022年11月25日 10:50 PM
一副最短對聯 為何如此耐人尋味
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的形式多樣,字數可長可短。長的有幾百字,甚至上千字,短的只有幾個字。除了對仗和平仄要求外,一副好的對聯常常言簡意深,耐人尋味。被人們公認為最短的一副對聯就具有這樣的特點。
對聯
真善忍
色難
孝道
二十四孝
黃淮
2022年8月21日 7:27 AM
一段對聯佳話 知進退榮辱不驚
對聯,俗稱對子,雅稱楹聯。對聯對於大多數在亞洲生活的華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過新年時,幾乎家家戶戶貼對聯。在中國的風景勝地、樓台亭榭上,楹聯也幾乎處處可見。
對聯
傳統文化
修煉人
黃淮
2022年7月28日 9:00 AM
壬寅年春聯:萬象熙和遍大千
福虎滅瘟開泰運,春風送暖賀新年。
春聯
台灣古典詩
2022年1月31日 4:45 PM
為了中國的公平和正義,請不要沉默
我叫耿格,我的父親高智晟是人權律師,他被關進監獄直到2014年。你們可以從網上看到很多關於他和他的工作的資料。但是,今天我不想談眾所周知的他,我只想說說只有女兒才知道的他。
高智晟
人權律師
中國的良心
公平正義
2021年7月9日 12:12 AM
辛丑春聯
四海迎春開景運, 九天復旦賀新年。
辛丑
春聯
台灣古典詩
2021年2月11日 12:48 AM
「舉措」與「時氣」
在傳統文化的研習中,我發現古漢語詞組不僅經常出現一詞多義現象,還與單字的讀音有關。比如「舉措」一詞…
漢語
一詞多義
2020年4月3日 11:55 AM
唐詩對仗 妙語聯珠
唐詩中格律詩的對仗句子,巧妙地運用了古漢語詞組的構詞法和平仄讀音,自格律詩在唐代出現後,古人創作了大量的名篇及對句,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值得我們代代相傳及誦讀。
唐詩
對仗
2020年3月26日 1:40 PM
台灣古典詩:庚子春聯
陶冶詩書酬夙志, 涵濡典籍寄平生。
台灣古典詩
2020年2月9日 12:27 AM
禮儀用語——謙詞敬語知多少(1)
禮儀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處處體現著誠敬謙讓。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漸為世人所遺忘。謙詞敬語就是用禮貌的語言,自謙和敬人的話。漢語中用於自謙的,稱為謙詞;用於對他人表示敬意的,稱為敬語。期盼身為華人的我們能以謙詞敬語,重現「禮儀之邦」的風範。
禮儀
謙詞
敬語
中華文明
傳統文化
2020年1月6日 7:02 PM
談詩詞曲寫作的守文和創新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唐詩、宋詞、元曲等都是其中的一部份。守文的意思是恪守古人留下的寫作原則。因為詩詞曲都是由文字組成的,所以這裡先談談文字。
詩詞
陸志仝
2020年1月5日 8:09 AM
誠信七唱(詩鐘–嵌字格)
古道照人資實信 虛懷下士見真誠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7日 8:51 PM
靜觀四唱(詩鐘–嵌字格)
萬事樂觀多讚賞 一心清靜少煩憂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7日 8:48 PM
鴻福一唱(詩鐘–冠首聯)
鴻鵠冲天雄氣宇 福星降世轉乾坤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4日 12:30 AM
觀音一唱(詩鐘–冠首聯)
觀護眾生開慧眼 音傳三界悟禪心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4日 12:30 AM
台灣古典詩:詩以載道(對聯)
志繼聖賢,丕振元音揚正道; 脈傳鄒魯,宏宣大雅越巔峰。
台灣古典詩
2019年5月28日 1:52 PM
台灣古典詩:己亥年春聯
人情世味言難盡, 春色韶光看不完。
台灣古典詩
2019年2月3日 11:24 PM
書摘:清詞選講
清朝的詞在中國文學歷史上,是詞這種文學體式的復興時代。為什麼說是詞的復興時代呢?因為從宋朝以後經過了元和明兩朝,而元朝興盛的是曲(如散曲),是雜劇(如王實甫的《西廂記》);明朝興盛的是傳奇,像湯顯祖的《牡丹亭》之類。元明兩代流行的是散曲、雜劇和傳奇。
三民書局
葉嘉瑩
詩話
《清詞選講(二版)》
2019年1月30日 11:32 AM
書摘:迦陵談詩二集
中國的語文乃是以形為主,而不是以音為主的單體獨文。在文法上也沒有主動被動、單數複數及人稱與時間的嚴格限制。因此在組合成為語句時,乃可以有顛倒錯綜的種種伸縮變化的彈性。再加之以中國過去又沒有精密周詳的標點符號,因此在為文時,便自然形成了一種偏重形式方面的組合之美,而忽略邏輯性之思辨的趨勢。
三民書局
葉嘉瑩
詩話
《迦陵談詩二集(三版)》
2019年1月28日 10:41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206 條記錄
為何每個家庭皆應書香滿屋釀人生
【中呂‧山坡羊】天涯
《神曲》插畫,捨我其誰
青松絮語:起霧的鏡片
在香港大角咀詩意地漫步:My Little Airport的詩歌舞街
自由的海水:一路向南 遇見春天般溫暖的香港
上榜前得預示夢 功名有定數也有變數
皇帝小故事:夢見乘龍飛天 唐朝一帝為何自比鄉貢進士?
扎堆成仙?九月初九重陽節原來不是老人節!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