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界耆老张法鹤:创新艺术放诸四海皆准

2010年03月23日 | 15:22 PM

【大纪元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白亚士台湾台北报导)前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曾孙、现任台北市多媒体协会理事长张法鹤,2010年3月21日晚间,观赏神韵纽约艺术团演出后娓娓道来:“‘神韵’二字取得好,整场演出很传神、很有韵味。但不止如此,还有内一层更深刻的意义,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此只能意会不可言说。”张法鹤欣赞神韵是一出融汇中西、放诸四海皆准的创新表演艺术,他个人对男高音和《手绢舞》特别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说:“我对男高音的歌唱印象很深,很少见到华人有这么好的男高音表现,尤其高音部分,洪鸣的音色表现得一无杂质! 还有就是《手绢舞》,舞蹈演员将飞旋的手绢抛出后又旋接回来,这可是真功夫。我从小习武知道这个不容易啊!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张法鹤接着说:“舞台结合多媒体动态天幕的技术,演出在音乐方面有:二胡、唢呐等中乐器,也有小号、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舞蹈中国古典舞的节目内容有历史、有故事、有传说。神韵将美术、音乐、服装、编剧、天幕与肢体语言等都融汇在一起,通权达变、融汇中西,创造出具特色、非常有文化、且能雅俗共赏的一场表演,可以说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一场创新艺术表演。”他相信往后神韵将到台湾各地巡演,必定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与喜爱。

张法鹤看神韵看得很深入、很细腻。他经常讲“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散场步出馆门外坐下来侃侃分享他的门道:“中国太大了,五千多年的文化,由于山川、大泽、河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形成了许多区域性的文化,这些区域性文化,有历史、有故事、有传说、有生活形态、也有文字、绘画、歌唱、舞蹈等,所以形成中国各地方不同的音乐、戏曲与武术。在传承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不同的文化。”

他赞赏地说:“神韵表现这些历史剧编导得很用心,还有男女主持人的串场形成了一个语桥,来衔接、转换舞台的变化,整体有文化、可看性非常高。”

张法鹤1949年举家从中国大陆度海迁台;1966年曾主持台视《大千世界》节目,颇受好评;1976至1980年任中影公司副总经理,策划拍摄:《梅花》、《八百壮士》、《汪洋中的一条船》等40余部电影;2003年担任第40届金马影展执委会主席,历任台湾潘氏、班固贸易、士新储运等公司总裁或董事长。一生对于传统戏剧、影视、广电、文艺、编剧、企业、法学等处世阅历丰盛,堪称多面达人。 (http://www.dajiyuan.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