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客家台收视放两旁 品质摆中间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31日报导】传播“客”的现在式系列–品质篇(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台北31日电)下午5时半的17频道,“鸡超人”正唱着“ㄤ牯ㄤ牯 (宝贝宝贝)”,带着一群孩子大跳“鸡舞”;晚间9时半,客家剧场上演国、客语混杂的偶像剧,新生代演员不分族裔同台飙戏。

有鉴电子媒体仍是当前传播力量最大的平台,客家电视台不仅制作传统戏曲、客家观点的新闻,近来还为各年龄层打造专属合适的节目。

秉持制作的严格要求,客语台节目以高品质闻名。去年光是金钟奖入围总件数就高居所有参赛媒体第2,仅次于公视。评审固然对节目内容佳评如潮、叫好不断,但观众收视反应似乎不是如此。

客家电视台台长徐青云表示,客语节目市场属小众,收视率一向不到0.03,以尼尔森收视率调查公司在全台安置的1800个收视盒来换算,每个收视时段只有2人收看客家台,“几乎等同没人收看”。

问她制作团队会不会因收视率低而灰心?徐青云笑着回答“不会”。她指出,安装收视盒的民众鲜少住在客家庄,唯有委托市调公司做质化分析,真正了解收视民众想看的题材。客家台也到全台各客家庄举办意见领袖焦点论坛、前往校园办活动并发放问卷,甚至为特定节目成立Facebook粉丝团,广纳网友意见。

在媒体商业挂帅的主流下,重质不重量的收视经营模式能有什么意义?徐青云说,其实观众回馈意见非常踊跃,例如壮年人会要求上节目开讲、客家庄居民会邀请制作单位前往庄内搭景录影,还有人希望在客家剧场中“轧一脚”,说说客语、过过戏瘾。

此外,还有一批“死忠年长者”对戏曲节目超级支持。徐青云说,许多壮年人向她反映,家中父母简直“把客语台当收音机听”。

至于节目类型,客语台讲求整合行销与传播,不但要让年轻族人愿意学客语,还要让其他族群认识客家。徐青云说,为打入儿童市场,推出“鸡超人”、在晚餐时段播映“ㄤ牯ㄤ牯咕咕咕”的客语唱跳画面,让这只魅力非凡的“鸡超人”前进125所学校,不仅在欢乐中教儿童客家歌谣,也点燃了客语传承的火种。

为避免青年断层,制作单位推出系列纪录片“作客他乡”,串联各地青年、认识客家。徐青云说,制作团队到全台各大专院校征才,只要通过征选,就能免费跟着制作团队出国主持节目,前提是要“以客语主持”,3来已培育20多名会说客语的主持人。

新闻方面,客家电视台新闻部经理李儒林说,新闻制播以切出客家观点为原则,“客家焦点就是头条”;每天的头条、焦点新闻都从客家观点出发,国内或国际要闻则摆在新闻后半段;为让其他族群也看得懂,还将所有新闻文本都上了字幕。

“客语台存在的‘利基’在于全世界只有我们这1台(客语台)”,徐青云认为,制播适合老、中、青甚至幼儿的客语节目,让电视台成为全球客家人交流的平台,是客家台的重要使命,这是目前商业思维挂帅的媒体经营人无法了解的东西。

摸索了7年,客家台预备以10年为单位,达成客家文化奠基的里程碑。在坚持品质上,客媒团队没有退路,毕竟商业只是一时,保存、传扬客家文化才是永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