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天只睡3小时 外籍渔工处境惨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1日报导】变调船歌专题报导(2)(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21日电)面对此起彼落的闪光灯,第一次走进台湾国会就是要陈情的Joseph显得有点不自在。想起过去1 年多的悲惨处境,几个简单却又模糊的英文字汇,勉强从他嘴里吐出,试图向眼前陌生的台湾人们,诉说外籍渔工的故事。

“我的渔船在哪里?”2008年12月,来自菲律宾的Joseph从机场抵达苏澳渔港,却上不了渔船。他说,当时签的合约明明就是渔工,却被中介带去KTV当打杂小弟。在KTV打工的3个星期,他分文未取,只能一直询问中介“我是来当渔工的,我的渔船在哪里?”

虽然后来还是上了渔船,却是超乎想像的恶劣工作环境,也是外籍渔工别无选择、在海上安身立命的立锥之地。

记者随着外籍渔工登上停靠在苏澳的渔船,狭小的休息室,约莫60公分宽、170 公分长的“床铺”,活像是1 个没有盖子的简易棺材,渔工坐起身来都得驼背才不会撞到头顶上的夹板。厕所旁1坪左右的空间堆满锅碗瓢盆,那就是渔工烹调食物、用餐的“厨房”。

Joseph说,他每天被要求工作10几个小时以上,1天睡眠只有3 小时,日以继夜,体力根本无法负荷。最难熬的是船上没有热水,冬天海风大,气温低,收工后只能硬着头皮,用仅有一点回收水,将就着洗冷水澡。

27岁的菲律宾渔工Ferdinand 回想在船上的日子,因为饮用水不够所有人喝,口渴难耐的他只好喝下洗澡用的回收水,当时腹痛不止,连续拉了好几天的肚子。

除了工作环境恶劣,面对船东不合情理的要求、对待,是这些习惯吃苦的外籍渔工也受不了的梦魇。

40岁的渔工Wilson被船东要求杀鱼的速度要快,曾经有过连续两天一直工作,没有休息。“你看,受伤的地方就是这里”,他指着后脑勺清晰可见的伤痕说,船东生气时除了会口出恶言,也会动手打他,甚至抓他的头去撞墙,但为了赚钱,他也只能默默忍耐。

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不合理的对待,受委屈时总是特别想家。Wilson没有多余的钱买电话卡打国际电话回家,只能在庇护中心里用电脑发E-mail,可是菲律宾老家没有电脑,外面网咖收费又不便宜,家人只能久久一次回信给他。

“我在台湾过得很好,老板很照顾我。”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已经两个星期没跟家人联络的Ferdinand 只能在电话中故作坚强。

虽然都有不愉快的工作经验,但这些外籍渔工还是想留在台湾工作。他们“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害怕再遇到苛刻的中介,却又想赶快多赚点钱;因为,他们现在连回家的飞机票都买不起。

庇护中心里低迷的氛围中,面对追索超扣工资以及等待下一个头路的不安,Joseph拿着女儿天真无邪的照片,望着窗外灰濛濛的台北天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度,让他出外打拼的返家之路,显得更加艰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