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会走路的台湾 小穿山甲落地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台北3日电)台北市立动物园今天说,动物园研发饲料配方,去年底成功繁衍第4只穿山甲,取名“穿桂”。园方说,“穿桂”是小壮丁,像是“会走路的台湾”。

动物园园长叶杰生表示,穿山甲食性相当特别,很难在人工圈养环境下存活。他举例,德国纽伦堡动物园50年前曾养过1只非洲的穿山甲,只维持约3个月;1970年代,世界各地动物园也试着展出穿山甲,但最后都因饲养困难而放弃。

叶杰生说,动物园近年研究特殊饲料,不但成功饲养、繁殖穿山甲,还送了1对穿山甲给德国。他说,这对送给德国的穿山甲,在台湾人员的技术指导及交流下,目前也进入繁殖季。

他指出,穿山甲怕冷,只要气温低于摄氏25度,就会发抖、流鼻涕。去年12月寒流来袭,动物园正准备将穿山甲妈妈“穿芎”移到保温室待产,却发现小宝宝已诞生在“穿芎”挖掘的地洞中,眼睛未开、鳞片柔软,体重105公克,取名“穿桂”。“穿桂”的爸爸“穿胖”,则是民国86年、在园内出生的第1只穿山甲。

动物园表示,“穿桂”除了吃奶就是睡觉,偶尔会爬到妈妈背上,体重已经有260公克重。

园方指出,穿山甲因身被鳞甲、具掘土穴的习性而得名,明代李时珍即在“本草纲目”记载“其形肖鲤,穴陵而居,故曰鲮鲤,俗称为穿山甲。”此外,穿山甲是不折不扣的“无齿之徒”,由于没有牙齿,吃东西全靠长长的舌头,身上有鳞片保护,会游泳、擅爬树,由于主食是蚂蚁和白蚁,常被误认为是食蚁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