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卡债族社会问题多 结婚梦难圆

人气: 5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23日电)父母大多希望子女成家立业,但却有妈妈要子女别结婚、生小孩,只因“罪孽已经很深重了,不要再害人。”这是研究卡债问题的辅仁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吴宗昇接触到的真实案例。

据吴宗昇研究,数年前各银行抢食金融消费大饼,滥发信用卡、现金卡,未考量债务人偿还能力就过度放款,导致卡债问题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仍深深影响台湾社会。

“我的愿望,只是想找个女朋友。”卡债族李先生想和心爱的女生共组家庭、生个胖娃娃、从事稳定工作、过平淡幸福生活;但几年前为替父亲偿债,欠下卡债新台币200万元,虽已还5、6年,却“感觉一辈子都在还利息”。李先生选择逃债,也离幸福梦想渐行渐远。

吴宗昇表示,银行催债会破坏卡债族人际关系,亲朋好友不愿往来,公司老板也不愿录取常在接催讨电话的员工;卡债族只好不断搬家、工作愈找愈差,生活品质不断下滑,这就是“向下盘旋”的过程。

他统计,卡债族本来平均月薪约3万2000多元,但开始还卡债或逃债后,收入会降为约2万3000多元,经济条件愈来愈差;不少卡债族以卡养卡、以债养债,最后无力偿还,只好遁入“地下社会”。

卡债族困境难解,立法院、司法院及民间团体都有意修改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让法律更贴近现状;不过,台北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姜炳俊表示,债清条例能帮卡债族解决问题,但法院判决时多数从严认定,导致认可更生比率偏低,卡债族没有重新爬起来的机会。

除法院处理态度要更成熟,姜炳俊也建议各地方法院应设专庭、专人处理债清案件,成果应会比现在好。

历经数年,卡债问题或许稍解,但从未消失;如何妥善解决?除卡债族们需勇于面对债务,法院与社会的协助也缺一不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