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领老农津贴 续工作比率高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巧雯台北15日电)台湾农业劳动力结构近年来呈现严重老化,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相对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老年人,领取老农津贴者,继续工作比率相对较高。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今天举行“农民保险与老农年金制度对台湾农家之影响研究成果发表”记者会,由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副教授张宏浩简报。

张宏浩表示,每逢选举,有关老农津贴是否要加码的戏码总是一再上演,但很少人正视老农津贴对农业生产结构与农家福利的影响。

张宏浩认为,农保与老农津贴对台湾农家经营行为有哪些影响,才是厘清农民福利制度与农业结构发展关系的关键。

根据行政院主计处2005年农林渔牧普查资料显示,台湾农民平均年龄已逼近62岁,相对欧美国家,台湾农业劳动力结构呈现严重老化现象。

张宏浩指出,这次研究利用主计处2005年农林渔牧调查的农家资料进行经济统计分析,发现将近70%农家主要经营者已参加农保。

张宏浩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农保制度会导致农家的耕种面积增加,同时减少农家参与土地休耕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农保制度会让农业经营者的务农时间拉长、减少农民从事农场外工作时间。此外还发现,领取老农津贴的农家有较低家庭农业继承意愿。

另外,为比较不同老年保障制度对退休行为的影响,张宏浩进一步利用主计处2008年中老年状况调查资料,比较领取不同退休/养老给付后的被保险人其后续工作情形。

张宏浩说,相对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老年人,领取老农津贴者,其继续工作的比率相对较高。

张宏浩指出,现行农保制度下,农民必须符合务农时间限制与拥有特定面积农地,以保有农保参与资格,让老农届龄65岁后仍有诱因保有农地与维持耕种行为;不过此行为也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力下降与农地流动僵化现象。

张宏浩忧心,台湾农业劳动力结构近年呈现严重老化,现行老农津贴制度缺乏离农条款要求(如德国、法国与奥地利的老农年金制度);年迈的农民为继续保有农保资格,反而会想要保有土地所有权,因而延迟农家继承行为,或阻碍农场移转的可能性。

张宏浩建议,未来农保与老农津贴制度改革方向,可从农业结构调整角度,改善两项农民福利制度的契合关系,并在现金给付的方式之外,搭配其他配套措施,辅导老农离农退休,促进农地经营权的移转,让有志从农的年轻人加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