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路边的李子

青松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傍晚的时候,陪妈妈去散步,一边欣赏路边的植物。

我虽说不上是五谷不分,但对各种树木很少关注,相互之间的区别就更是迷糊了。妈妈指着路边的树丛,告诉我那是李子。我扭头去看,树叶有些发紫,仔细分辨,确实在树叶之间有红红的李子。

记得小时候读过王戎识李的故事。他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而且看上去都熟透了,就推理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因为,李树就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了。

所以,我的结论也是,路边的李子肯定是苦的。妈妈听我复述小时候看的这个小故事,忍不住笑,问我:“你不尝怎么知道?你看那儿……”我顺着妈妈指的方向,看到两位女士正提着包,忙忙活活地摘李子。我很好奇,就上前问她们,这李子能吃吗。她们回答说,能吃。

我正要伸手摘一个尝尝呢,一位大姐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颗咬了一半的李子,脸上的表情十分扭曲痛苦。原来,她刚尝了李子,又苦又涩,倒是一片好心,见我要摘便上前告知。就这样,同一片李子树,有人说好吃,有人说难吃。

我正在踌躇着呢,妈妈喊我过去,笑呵呵地告诉我,这李子真的很好吃。原来,妈妈挑了一个熟透的,摘下来尝,味道很好。我也学着妈妈,找了一颗看着红透的李子,尝了尝,固然汁水很足,甘甜可口。

兴奋之下,和妈妈一起摘了两大把,才意犹未尽地回去。路上一直反思,这世上太多事情,就如同这李子。李子本身自然有的熟,有的嫩,有的甜,有的涩,不同人尝了会有不同的结论。生活中的事也一样,黑黑白白,是是非非,往往是说什么的都有。真的,假的,都是混杂的。就像路边的李子不一定都是苦的意义,如果不去亲身实践,真的很难辨明对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生活中的事,大多数我们是可以自己面对和处理的。在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情况下,我们都有能力处理得很好。而有了依靠,反倒不行。
  • (shown)也许每个人都会因为一时兴起或不理智,而迷上偏旁小路的风景,甚至有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但真正能带我们走得更高更远的,永远是被众人实践证明的正道。
  • 当我们试图把自己的任务转嫁出去的时候,就要三思而言,想想对方是不是受得了......
  • (shown)有时候,我们只注意到人在某一瞬间散发出的潇洒,却很少能想到那冰山一角是要有庞大的积淀。
  • (shown)尽量分清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概念或标准,为内心减少些负担,让自己活得轻松。
  • (shown)樱桃树居然和人一样,不可根据外表判断价值,只有亲身尝试过才知道本质如何。这也许是我在樱桃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了。
  • (shown)人对面子问题的纠结经常是深入到骨子里的,甚至变成一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顾全脸面不是坏事......
  • (shown)在这个分分合合已经变得和吃饭喝水一样随便的时代,居然还有这样一方土地,以它独特的方式给人一定约束,提醒我们婚姻就是这样神圣,爱的责任就是这样简单......
  • 这几年下来,因为在夜校教书之故,披星戴月早已成了习惯,某天下班,车上了高速公路,广播里传来一这首熟悉的卡农,乐声承载的回忆又让我想起了母亲,彰化到台中不过几分钟的车程却足以让我泪眼婆娑,下交流道后车停在路旁的我泣不成声,情绪再度溃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