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仁杰抗旨 名入青史

秦如初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一、唐太宗合情合理,维护法律

唐太宗贞观三年(纪元629年)时,濮州(今山东鄄城及河南濮阳南部地区)刺史庞相寿,因犯贪污罪被革职。他想:自己早在唐太宗没当皇帝时,就是他的老部下,现在, 自己犯了法,去求一下皇帝,大概总会得到宽恕吧。于是,就给唐太宗上书,请求免罪。

唐太宗李世民看了庞相寿的上书,也很可怜自己的老部下,想让他官复原职。

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高级官吏)魏徵,得知此事后,就去找唐太宗,劝谏道 :“您过去的老部下很多,如果都像这样宽赦的话,他们就都有可能凭借与您的旧情,横行无忌,不顾国法。这样,国家的法制就不能维护,老百姓就难免受他们的祸害。”

唐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魏徵的意见。他找来庞相寿,对他说:“过去 ,我是一府之主,现在是天下之君,我要求大臣们,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自己怎么能违反法律呢?”说完,送给了他一些礼物,就打发他回去了。知道这件事的人们 都说:“唐太宗做得合情合理,维护了法律。”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九》)

二、仁杰抗旨,名入青史

唐朝高宗时,权善才担任将军中郎将,掌管皇族警卫。有一个守卫皇陵的骑士,犯了法,权善才准备严惩。那个骑士请求面见高宗,告发权善才等人,砍伐皇陵的柏树,犯了“大不敬”罪。高宗听后,泪流满面,下令立即将权善才处死。

但当时任大理寺丞(司法官)的狄仁杰,却认为:按照法令,只能给以免去其官职的处罚。高宗大怒,催促赶快行刑。

狄仁杰进谏说:“法是陛下所立,我严格遵守。为什么仅仅因为几棵小树,而杀戮大臣?我不能执行您的指示。”

高宗哭着说:“权善才竟敢砍我父亲陵墓上的柏树,把我置于不孝子孙的地位。我知道你是好法官,但这次一定要杀他。”

狄仁杰再三劝告,皇帝的侍从几次示意让他出去,他坚决不走,并引证许多前人依法办事的例子说:“人人都说违背皇帝的旨意,是很难的,我以为并不然。因为如果皇帝是桀纣一样的昏君,要这样做当然很难;可是如果皇帝是尧舜一样的英明君主 ,就不难了。今天我能在英明的君主下面为臣,当然不担心无辜被杀。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死了之后,如何去见秉公办事的前代贤臣呢?”

高宗说:“权善才的罪行,虽按法律不该处死,但我把他恨透了,一定要在法外杀他 !”

狄仁杰说:“陛下制定法律,什么罪,判什么刑,等级分明,合情合理。怎么能够罪不应死,而一定要处死?法律如果可以任意篡改,老百姓将遵循什么去办事?如果您一定要改变法律规定,那么就请由今天开始,改写法律。”

这时,高宗才渐渐明白过来,冷静下来,然后诚恳的说:“你能如此依法办事,我就有了可以放心的法官了!”并下令史官:让他把此事写入史书。

(出自《唐书.狄仁杰列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人安慰劝勉韦仁约,他回答说:“我性格狂妄浅薄,如果大权在手,遇事就会发作起来。但是我想:大丈夫本来应当端庄严肃,一定要无所畏避。不能为了保全妻子,而放弃正义,碌碌平庸的苟安一生。”
  • 唐太宗对官员的选用,是十分重视的,他强调官员不在多而务贤。为此,房玄龄等将文武官员总数减省为640人。
  • 唐高宗对侍臣们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养民的办法,没有得到要点,你们帮助我考虑考虑。”
  • 几年后,万彦斋先生偶然与戴姓、朱姓两位朋友登城晚眺。万彦斋先生的家就在城下,忽然看见一个人挥扇急行,直入先生家。
  • 道士又打通关节,重霸庙中住持,不法如故。一天早晨某道士起床后,忽然卷铺盖要溜之大吉,神色非常仓皇。
  • 平度州境内忽然发大水,漂没房屋无数,乡民逃窜入城多达几万人。水势却越涨越大,几乎要淹过城墙,乡民无从得食,哭号的声音震天动地,官吏束手无策。
  • 有一天,他忽然来辞行,胡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某营官奉命调动,我用一些钱,捐荐自己,和这位营官,一道前往上任。”胡林翼听后大怒....
  • 汪道鼎说:“我父亲担任丹阳县主簿时,周六八儿子穷困潦倒,在充当门卫糊口。至今丹阳县人骂别人是败家子,一定骂他是周六八。”
  • 这场火灾只烧了某甲一家,左邻右舍都安然无恙。某甲的两个儿子因为分居,都没有遇难。有人说:“某甲祖上有阴德,所以报应只落到某甲身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