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港转型 健全设施创多元价值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1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21日电)高雄港在1999年因有逾1000万TEU的货柜量,跃居世界第3大货柜港,如今转口货柜量下滑,台湾港务公司董事长萧丁训说,高雄港现在要拼的是创造多元价值。

高雄港加入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递交港今天启用,萧丁训说,有了LME递交港的加持,对高雄港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招商有很大助益。

高雄港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台湾的经济发展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过随产业转型,高雄港的货柜吞吐量减少,竞争力不再,港口吞吐量的世界排名节节下滑。萧丁训说,“过去拼的是货柜吞吐量,未来竞争在创造多元价值的效益”。

萧丁训形容,“过去高雄港只为客人理头发;如今在理完头发还要为客人润丝、造型、美容、按摩”,服务更多元,才能赚进更多的利润。

为了让高雄港更有竞争力,高雄港先要健全港口设备,扩建并辟建深水港,港务公司推动兴建第6和第7洲际货柜中心,预计民国108年完工,可以增加高雄货柜容量到1700万TEU。

为强化高雄港的竞争力,港务公司取得红毛港迁村用地后,公私部门投资新台币约300亿元资金兴建第6货柜中心,计划打造4座水深约16公尺深的货轮停靠码头,第7洲际货柜中心兴建工程也已启动,在高雄港第二港口外侧填海造陆,兴建新式货柜基地和石化油品储运中心,建5座深水货柜码头。

对于两处洲际货柜中心,台湾港务公司工程处长朱志光说,公私部门投资超过1200亿元,108年完工后,可以增加货柜吞吐容量约700万TEU,并同现阶段容量1000万TEU,未来高港容量可达到1700万TEU。

扩建高雄港为深水码头和增加货柜吞吐容量,是提升高雄港硬体建设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不过,朱志光坦言,美中不足的是高雄港的腹地不够大是缺憾,因为包括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多有逾3000万TEU的容量。

萧丁训说,高雄港的腹地不足,不过许可区外加工的政策,形同港区腹地的延伸,可以弥补腹地不足的缺点。有了完善的硬体码头扩建工程,优厚、便利之外,法令松绑和海关的自由度更是港口吸引航商不可或缺的条件。

高雄港可以成LME递交港,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林国正说,这是高雄港要发展为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利器,更是高雄港与国际大港接轨的前哨。林国正忧心高雄港要加速成为自由经济示范区,如果透过法令订定恐旷废时日,力促以行政命令弥补立法时间的不足,才能加速人流、物流和金流汇集。

另方面,高雄市政府期待高雄港发展为自由经济示范区,可以带动市港繁荣。不过,对于中央未将金融产业纳入迭有怨言,希望自由经济示范区不应只有医疗、农业加值等产业。

长久以来关注高雄港发展议题,市议员黄柏霖肯定港务公司以40亿元推动兴建高雄港旅运中心,要发展邮轮观光产业,不过他也忧心在高雄港加速健全设施的同时,恐“环境影响评估”成了重大建设的“绊脚石”。

黄柏霖力促政府多沟通,化解投资和建设阻力,尤其法令要明确,才能让市港合一,加速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