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傲慢与偏见的省思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188
【字号】    
   标签: tags:

前些日子我到鞋坊修鞋,遇见一位女子前来换鞋。自诩制鞋达人、高姿态的老板,用半嘲讽、半开玩笑的语气数落对方不识货,女子并不以为忤,但坚持更换另一个款式……

货品取来,她却无意试穿,因为那不是38号。老板没好气的解释:“每个款式楦头都不一样,听我的准没错。”女子回应道:“可是我一向都穿38号呀!”眼看着达人面有愠色,就要发火了,我急忙插话道:“以自己的脚去感觉最实在,你就试试看吧!”

不料,她竟然听从了,接着,还问我关于鞋型、颜色方面的意见,更没想到的是她也一一采纳了。女子走后,老板赞扬我有美学概念,还懂得做生意,我笑称不敢当,就没再多说什么。其实,当下只想缓和气氛、化解僵局,哪有多余的心思或盘算。

然而,这个38号鞋的争执,叫人联想到“傲慢”与“偏见”两个问题。它们常常理所当然的出现,而未被察觉,可能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也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因此造成无谓的纠葛或冲突,岂可轻忽、漠视?

傲慢,是一种可怕但又不自知的毛病,它会严重地干扰自己,甚至伤害他人。这种心态通常是目空一切,瞧不起别人,内心志得意满、沾沾自喜,从而产生骄矜、轻蔑的行事风格。其实,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真诚的朋友,也看不清真实的自己。

偏见,往往源于刻板印象。当我们过度依赖它时,很可能误判局势,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状况一般,你做出的判断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根本是一场误会。偏见的结果:小则自己吃亏,大则误人、误事,不可不慎。

或许,“旁观者清”,这一桩38号鞋的纷扰事件,是“傲慢”与“偏见”的相互对峙,我深受警惕,也有所收获。不知当事人是否意识到,进而省思和修正?◇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文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这四君子确实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洁坚贞;兰,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虚心有节、坚韧不拔;菊,冷艳清贞、花中隐士。
  • “忠”与“恕”是人生最高境界。“忠”是尽己的意思,我们要忠于自己所认定的信心,一个信心满满的人,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正如思想之发为行动一样。
  • 君子内在修身、外在达人,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如儒家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的惩恶扬善;佛家的教人向善、慈悲普度等,无不包含成人之美的思想境界。
  • 信是淮阴人,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王侯将相”一人全任,是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思想家,他为汉朝开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在其雄才大略的心志下,还有着知恩必报的性格。
  • 就,后汉时浙江上虞人。曾任郡仓曹掾,后任光禄主事。
  • 人生在世孰能无求?有求是天性和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求功名利禄、求成功发达,人生之求,名堂太多,让你应接不暇,永无止境;让你求得太苦、求得太累。人生之求是一种刺激,是搏击与沉浮,是真切地感受和生活体验。
  • 在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苏格拉底说过:“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的过错,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必定具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 羲之,字逸少,号澹斋,东晋时伟大书法家,后人称为“书圣”。其字飘逸而端庄、真率而蕴藉,自然生姿,又给人以静美之感,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苏格拉底说过:“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的过错,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必定具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 只靠“独行侠”维持正义是不可行的;唯有凝结团体共识,了解合作互助的重要,一个团体才能拥有长久安定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