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帝王

作者:敬纸
font print 人气: 5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统治天下的宫殿。一般来说,改朝换代后,新帝王都会更换京都,可是清朝的皇帝却依然沿用前朝的宫殿,可见,这故宫的风水一定是非常之好了。

故宫中有一殿,名为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检阅八旗兵将的地方,是故宫中地位最尊崇的宫殿。走在阅兵场上,踏着几百年前的青砖,回味着当年的隆重典礼,让人禁不住生起怀古之念。

远望太和殿,汉白玉石基上是三层汉白玉围栏,围栏之高,让广场上的人看不到大殿的正门,不由得对殿内的帝王生起敬仰之心, 仿佛看见当年在广场上“手把芙蓉朝玉京”的天下朝臣。

未登台阶,就看到太和殿如此之宽,如巨山横压在石基之上。待到登上三层围栏,来到大殿门前,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冲荡胸怀,仰头看天,竟觉与天如此之近。想到当年九五之尊的皇帝在此君临天下的气象,突然明白什么叫做“以德配天”。

太和殿大气恢弘,震慑四方的气势足以使任何人敬而远之,而能够享受如此雄伟宫殿的人物,必定是天下第一福德的人才能够承受。按照宗教的说法,其福德智慧必须是人间极品,否则,就会折损自己的福寿。

太和殿 (/Fotolia)

如此看来,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必定是这样的人才能得享太平,而那些福薄的帝王不是早夭就是命短,至于末代皇帝竟被赶出紫禁城,也许就是福德不够之故吧!

古代的皇帝往往称自己为寡人,是一种谦辞,意思就是寡德之人。虽然身为皇帝,福德是人间极品,但皇帝也不敢托大,称自己是德少的人,这也是带有敬天的意味,也体现了古人“以德配天”的思想。

即有皇帝之福德才有统治天下的权柄,所以皇帝也称天子,上天的孩子,代天行道治理天下,这样天上和人间才有了联系的纽带,这纽带就是皇帝。

传统文化中认为福德大的人往往最能体味上苍的心思,他做的事一定会给天下人带来好处。所以,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帝王往往能够感天动地与神通灵。上古的三皇五帝如此,周穆王、汉武帝亦如此,都有神仙下凡,与帝王交流的传说。

而作恶之人往往最易败坏天理,贻害苍生,那些违逆天意的帝王,如夏桀与商纣都给国家带来灾难,其本人亦遭天惩。历史运用他的智慧用无数的王侯将相、贩夫走卒,给世人验证了一个真理︰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也许,当我们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真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作为是在顺天还是在逆天。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喊“老天爷啊,快救救我吧!”可是现在的无神论又让我们怀疑老天爷的存在,所以对于老天爷的期望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向老天爷的求救又成了一句空话。

看到故宫,想起当年的皇帝,深切的感到神离我们并不远。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其敬天敬神的理念其实就是一种与神交流的方式。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代人往往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工作,就可以有远大的前程,甚至可以改变命运,这是无神论者普遍被灌输的思想。
  • 韩琦面对小人仍能用诚心对待,浅浅与之交往,但是不会身陷其中......
  • 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文字上都是有着很深刻的内涵。现在谈两个成语“闻过则喜”和“文过饰非”。前一个“闻”是听闻的闻,后一个“文”则是文章的文。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是面对自身错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的《论语.卫灵公》篇中:“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说,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能够忍辱是一种韬晦、涵养、胸襟开阔和目光长远的象征。勾践忍辱得以复国,韩信忍辱而成就大业。
  • 正史记载,北宋的太祖皇帝有很多德政,开创了繁荣的北宋王朝。
  • 风水局中的天花板!每一处都精心设计。天安门是仙凡两界通道?皇帝为什么是“九五之尊”?
  • 明末三斩龙脉事件,谁笑到最后?为什么袁世凯的“龙座”要后移三米?紫禁城中轴连接泰山?
  •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 中国古代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字条“上梁大吉”、抛元宝、安放镇物等祈求平安的方式。据说在修建紫禁城时,施工人员都要在重要的建筑屋顶施工结束前,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之为“龙口”。之后再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该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合龙标志着一座建筑的落成。
  • 鸱尾、五脊六兽、九脊十兽各是什么呢?中华传统建筑采用这些脊兽装饰有什么含意和作用呢?最顶级的中华传统建筑装饰多少脊兽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