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丽‧流华-中国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愁城侠客 江南才子—范烟桥

浮生之歌‧词人篇
作者:曲典飞

1928年的上海外滩,图右下角建筑为欧战纪念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89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20世纪1930、1940年代涉足影坛,红遍上海滩的民初旧派文人作家首推范烟桥(公元1894-1967年),而他也是早期上海流行歌曲词人中深蕴旧文学作新词的代表人物,展现泱泱大度侠客风骨。

江南才子  著作丰灿  文坛快手 

范烟桥是江南吴江同里人,后来移居苏州温家岸,有江南才子之名,学名镛,字味韶,号烟桥,别署含凉生、鸱夷室主、万年桥、愁城侠客。范烟桥家族是范仲淹从侄范纯懿后裔,明末从苏州吴趋坊迁至吴江同里,至范烟桥已是第十世。父亲范葵忱为江南乡试举人,在范烟桥年幼时,嘱其读经书,但范烟桥不喜读经文,却爱读母亲严云珍藏的弹词和小说,为了不让父亲知道,他就在晨晚间的枕边偷读,由于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因此长大后,喜带墨镜。少年时代曾师从国学大学金鹤望,扎下深厚的国学基础。

范烟桥多才多艺,一生以兴学办教育和著述为主,大部分的时光在中小学及大学教授历史、国学或小说。教书之外,由于他极有文才,年轻时就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著述颇丰。他写作甚勤,是文坛的快手,小说、杂文、电影、诗、猜谜、弹词和小品无不通谙,也写乡土志,还擅长绘画、工行草、写扇册等等,并著有《中国小说史》出版。和当代文人不同的是,由于范烟桥和中国电影发足有渊源,促使他在中国早期的电影界和流行歌曲界留名。范烟桥在文革第二年就郁郁而终,他在温家岸边上的园林宅第“向庐”也毁于文革。

烟桥掩孤岛  侠客存风骨

范烟桥于1930年曾任职明星影片公司,参与电影编剧及小说改编。1941年电影《无花果》将苏州弹词音乐编成主题曲〈埋玉〉就是范烟桥的创意,1947年电影《长相思》也是改编自他的电影剧本《陌上花开》。

范烟桥作词的电影歌曲有《西厢记》插曲〈拷红〉、〈花好月圆〉,《恼人春色》插曲〈钟山春〉、〈天长地久〉,《李三娘》主题歌〈梦断关山〉、插曲〈春风秋雨〉,《长相思》主题歌〈燕燕于飞〉及插曲〈夜上海〉、〈花样的年华〉、〈星心相印〉、〈黄叶舞秋风〉和〈凯旋歌〉等。范烟桥虽有写过“黑幕小说”,却没有言情小说传世,他一直不认同“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这个带有贬义的名称,在郁乃尧所撰〈范烟桥轶事〉(载《江苏地方志》第六期)中载,范烟桥认为称“民国旧派”小说家比较恰当。

的确,细品范烟桥他的歌词,除发现字里行间浓厚的国学文化素养外,他的情思雅致,文辞优美旖旎、典丽辉煌展现泱泱大度乐观积极的神采。其实,在范烟桥柔情千转的歌词中常见表现烽烟漫火中积极入世的家国情怀,像是〈钟山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换个场景,在舞厅歌榭的〈夜上海〉里,他又以诙谐之笔调侃“歌舞升平”不夜城中的乱世浮生,呼唤着“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车轮转动,换一换新天地”!不论在哪儿,范烟桥都在骨子里现古风,展现他愁城侠客的本色。

片羽记情‧歌词附录

〈钟山春〉
巍巍的钟山,巍巍的钟山,龙蟠虎踞石头城,龙蟠虎踞石头城。
啊~ 啊啊~
画梁上呢喃的乳燕,柳荫中穿梭的流莺。
一片烟漫,无边的风景,妆点出江南新春,妆点出江南新春。
巍巍的钟山,巍巍的钟山,龙蟠虎踞石头城,龙蟠虎踞石头城。
啊~ 啊啊~
莫想那秦淮烟柳,不管那六朝金粉,
大家努力向前程,看草色青青,听江涛声声,起来!共燃起大地的光明。

〈夜上海〉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
晓色朦胧,睡眼惺忪,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车轮转动,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

〈月圆花好〉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最。清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翠盖并蒂莲开。
双双对对,恩恩爱爱,这软风儿向着好花吹,柔情密意满人间。

〈春风秋雨〉
春到人间送晚风,雏莺乳燕舞晴空。爱他万紫与千红,生机动,意情浓,云想衣裳花想容。
秋到人间草木黄,西风打击又浓霜。繁华景色变凄凉,真如梦,梦难忘,欲寄相思天一方。

〈埋玉〉
今生夫妻难偕老,来世鸳盟未可凭。
一片痴情难以遣,返魂香怎得返香魂。
天子常愁妃子恨,年来花月尽无心,赢得人间薄幸名。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锦晖在1927年发表的〈毛毛雨〉,起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曲艺,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锦晖在1930年代前创作的颇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国民间曲艺的元素创了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
  • 今日一般人对1930、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可能封存着鸳鸯蝴蝶、儿女情长的印象。的确,以爱情为主调的“桃花派”歌曲的情调符合当代上海都市常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成了上海流行歌曲最大的一支,然而,如果打开上海流行歌曲的歌匣,就会发现它的内涵丰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鸳鸯蝴蝶、儿女情长所能涵盖。
  • “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是中国近代国语教育学家,在推行国语教育中,运用了音乐、歌曲、戏剧的元素,自编教材并且组织团队推广演示。后来,因缘际会,推动平民音乐、歌舞表演又成了他青壮期的主要生涯。
  • 黎锦晖有培养栽培人才、塑造歌星影星的理想和才能,当年的流行歌曲明星及电影明星,如:王人美、周璇、严华、黎锦光、黎明晖、黎莉莉、白虹、陈燕燕等等,都是明月歌舞团培养出来的,构成了上海流行夜空的“星图”。
  • 从1932年到1940年,严华灌录了不少唱片。当时的流行歌坛中,男歌星独唱不流行,故严华除少数独唱曲外,先后与当时当红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龚秋霞、李丽华等合作演唱。因严华曾主唱富有民歌风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剧〈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称号。从1932年到1940年,严华灌录了不少唱片。当时的流行歌坛中,男歌星独唱不流行,故严华除少数独唱曲外,先后与当时当红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龚秋霞、李丽华等合作演唱。因严华曾主唱富有民歌风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剧〈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称号。
  • 中国1940年代著名音乐家黎锦光创作200首流行歌曲,〈夜来香〉最为出名。明星演唱,家喻户晓。多首名曲至今为人深爱,他完美演绎中国人的感情方式,压倒那些喊打喊杀的红歌党曲。
  • 陈歌辛是早年上海流行歌曲界最令人瞩目的一颗星,是个天才型的作曲家、作词家,他短短一生一心投入音乐,也是在四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歌坛树立标竿的经典人物。在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坛陈歌辛的声名和歌王黎锦光相埒,实力在伯仲之间,两人是中国流行音乐第一阶段成熟期的双峰。
  • 在一九1930、1940年代中涉足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除了曲词兼擅的音乐师匠之外,有一派旧派小说文人。从晚清以后到民初流行的通俗文学小说,章回小说体裁,亦文亦俗,常见典丽骈文,主题内涵以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线。这些才子佳人之类通俗文学被当时的“新文学”运动者批判为“鸳鸯蝴蝶派”。
  • 美国第一名嘴塔克·卡尔森因敢言遭封杀;前美国之音总监之子成保守派媒体斗士;联手川普马斯克坚守媒体真相阵地。
  • 陈云裳福慧双全、进退自如的一生,既有云霞蒸蔚的绚丽多姿,又有光风霁月的明净清爽……是远比娱乐圈的绯闻婚变更适宜年轻姑娘眺望的风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