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艺术家王郁媜 曼城特展机器拟人化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02月15日讯】(中央社记者黄贞贞曼彻斯特14日专电)机器能和人类一样思考吗?旅居伦敦的台湾艺术家王郁媜在工业革命发源地曼彻斯特,结合绘画与艺术现场表演将机器拟人化,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中华民国驻英代表处文化组与英国曼彻斯特美术馆(Manchester Art Gallery)共同合作,策展人盖娜葳(Clare Gannaway)以现代电脑之父杜林(AlanTuring)1950年在曼彻斯特大学任教时提出机器能否思考的问题为启发,邀请王郁媜与其它7位国际艺术家,在“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多媒体互动艺术特展,赋予机器新生命,带给参观者对机器的新省思。

王郁媜告诉中央社记者,杜林对机器人、电脑操控,甚至是人工智慧影响深远。机器是否能自行思考?例如电脑因为有记忆体能储存资料,如果有记忆能自行思考,是否跟人更接近?有记忆的个体,代表的是有“过去”存在,也有“未来”的可能。

在文化部支持下,王郁媜自2015年4到6月担任曼彻斯特科学与产业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andIndustry)驻馆艺术家,有机会看到馆方丰富的各式典藏,最后挑选供报纸印刷使用,从曼城大量生产进而被全球广泛使用的莱诺铸排机(Linotype line castingmachine)、纺织厂蒸气引擎、蒸气引擎结构图及全球第1个客运火车站─利物浦火车站。

曼彻斯特美术馆馆长包夏(Maria Balshaw)说,曼彻斯特是2016年欧洲科学之都,人类第1部电脑在曼城诞生,“模仿游戏”筹备5年,王郁媜的作品是这项特展的重要部分。

其它受邀的艺术家还有澳洲费洛纳基(MariVelonaki)创作的“鱼─鸟”,2个“相爱”的机器轮椅,却无法厮守,只能经由文字与行动传达爱意;另外瑞典的歇尔马克(Tove Kjellmark)创作2个机器人对话讨论人类的意识本质,行为举止被新研发的脑部刺激科技掌控。

这项特展将一直展出到6月5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