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绿衣〉

作者:明珠

诗经赏析(小玉/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5778
【字号】    
   标签: tags: ,

《诗经.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1.绿兮衣兮,绿衣黄里:本诗首句将“绿衣”这样的词组拆开,中间加入语气助词,是为了符合“邶风”乐曲的节拍。在“邶风”这一卷诗篇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句子。“绿衣”即绿色的上衣。“黄里”即黄色的衬里。

这两句的大意是:(她穿一件)绿色的上衣,配了黄色的衬里。言外之意:这种制衣的颜色搭配方式违反了周文王留下来的礼制。

在周朝时期,女子在正式场合所穿的服装,从王后到士官的妻子,没有用绿色布帛为上衣的,更不可能出现用黄色的衬里。正式服装(六服)一律采用“素纱(白色的细绢)”为衬里[1]。周朝服饰的特点是,正式场合中(指祭祀、上朝及出席一些典礼等),男装女装的上衣都选用正色[2],正色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正色之外的颜色紫、绿、蓝、橙(先秦时期曰赤黄)称“间色”或“闲色”,其余为“杂色”。正色也称为“五色”,它对应了五行(木、火、土、金、 水)及五方(东、南、中、西、北)。大致的搭配方式笔者将在赏析中介绍。

2.心之忧矣,曷维其已:曷,音义通“何”,为什么;《说文》:“曷,何也。” 维,既是语气助词又有持续的意思。已,停止。这两句的大意是:心中的忧虑,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3.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裳,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裙子。周朝时期官员及其妻子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凡纺织类服装的,均为可分开的上衣下裳式;傍晚及闲居等场合一般穿深衣[3],深衣是将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这两句的大意是:绿衣绿衣,她穿着绿色的上衣黄色的下裳。言外之意:这种制衣的颜色搭配方式违反了周文王留下来的礼制。

根据《礼记.玉藻》规定:“衣正色,裳闲色。”这是说官员(包括天子)所穿的服装,上衣均为正色,下裳均为闲色,也就是周朝时期的官员都是穿彩色的衣服上朝,并且有规定“非列采不入公门(《礼记.玉藻》)”“列采”即衣和裳的颜色不一样。而女子所穿的服装,孔颖达《毛诗正义》引古人注曰:“妇人之服不殊裳。”这是说女子在正式场合穿的服装,不管是吉服还是丧服,上衣和下裳的颜色都一样。

据笔者考证,在非正式场合,男女居家(或女子去野外采摘蔬菜)时所穿的衣服,上衣不一定要采用正色,但上衣如果用闲色,那么下裳要么配白色或其它闲色。从古到今,都有女子穿绿色上衣的记载,但很少听说有配黄色衬里及黄色裙子的例子,因为《诗经》的这首诗篇认为这种配色方法不合理,所以也很少有人这样搭配。 笔者个人浅见,这样配色看起来确实不协调。

4.心之忧矣,曷维其亡:亡,音义通“忘”。《郑玄笺》:“亡之言忘也。”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心中的忧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言外之意是说,什么时候她能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制衣了,我才能不再忧虑。这两句是形容“我”担忧的心情。

5.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绿兮丝兮”即“绿丝”,绿色的丝线;周朝时期,士官及普通百姓制衣所用的布料是织成布后才染色;而大夫以上的官员则是素丝染色后再织布帛[4]。女,音义通“汝”。治,从事(女功之事),修治;古人将女子出嫁前学养蚕及煮茧抽丝并织成帛称为“治丝茧”(《礼记.内则》)。

古人,古代圣人;指古代传下制衣方法的圣贤,本诗亦可理解为指周文王。俾,音比;使。訧,音义通“尤”;过、过错。《毛传》:“俾,使。訧,过也。”

这几句的大意是:把蚕丝染成颜色再织成帛,这都是你平时应该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应该依照古人留下的礼制去制衣(指正确搭配衣裳颜色及先染丝再织布帛等),才不会出现差错。

6.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𫄨,音吃,细葛布。《说文》:“𫄨,细葛也。”绤,音细;粗葛布。《说文》:“绤,麤(音义通粗)葛。”先秦时期的女子,特别是官宦之家的女儿,在出嫁前,都必须学会织葛布及用葛布制衣,夏天的衣服也是穿葛衣。《诗经.葛覃》云:“为𫄨为绤,服之无斁。(织成细布粗布制衣裳,我穿着它都不厌倦。)”男孩子十岁过后上小学,不允许穿丝帛类服装;女孩子也一样,都是担心他们从小养成奢侈之心(详情请参考《诗经.江有汜》及《诗经.采蘋》的赏析。)

“凄其以风”是将“凄风”这个固定词组拆开来用;“凄风”即寒风,是秋天特有的风,也可以说是秋天的一个特征。古人将一年四季气候的主要特征归纳为:春天有苦雨(现代说霉雨季节或春雨绵绵)、夏天有愆阳、秋天有凄风、冬天有伏阴(寒流)。如果冬天出现愆阳,夏天出现伏阴,则被认为是气候反常了[5]。

这四句的大意是:不管是细葛衣还是粗葛衣都是夏天的时候穿,可你现在却穿着葛衣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与我说话(言外之意,如果着凉了该怎么办啊?)。我认为你应该依照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制,在不同季节穿不同的衣服,这样才能让我开心。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如果理解成“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制,跟我的看法一致。”显然不太合适。笔者个人浅见,这不符合儒家谦逊的品德,古人在评论一件事情时,很少会将自己跟古代圣人摆在等同的高度。

赏析:〈绿衣〉这首诗讲述的是西周时期一位卿大夫的妻子或诸侯国君的夫人教导自己未出嫁女儿制衣的故事;根据周礼的规定,只有卿、大夫官员及以上的家庭才允许先染丝后织布帛并制成衣裳,而诗中的“绿丝”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方便赏析,笔者以诸侯国君夫人为本诗的主角来讲解。

在西周时期,官方对男女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从颜色搭配到具体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在《周礼》、《礼记.玉藻》、《礼记.深衣》等篇章中均有记载。笔者根据这些典籍的描述,总结出来周朝时期服装颜色搭配的规律大致如下(供参考):

祭祀及上朝时穿的服装,上衣均采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是指在这五种色系之中的色彩,跟我们现在人想像的会稍有不同。比如玄色, 它是黑中透红,属于黑色这个色系的(《说文》:“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周朝时期官方的礼服,最常见到的就是玄色及黑色。天子及王后祭天时穿的大裘及祎衣,颜色为黑色和玄色;官员上朝及出席一些典礼时穿的玄端礼服也是玄色。

而被使用最多的颜色是白色。如王后的六服,袆衣(玄色)、揄狄(青色)、阙狄(赤色)、鞠衣(黄色)、展衣(白色)、缘衣(黑色);这些衣服均采用白色细绢做衬里。六服中除了袆衣是王后祭天时专用的之外,其它五服不同等级官员的妻子在重要场合也要穿着,这五种服色刚好是五个正色,又对应了五行及五方。

白色还可以作为下裳。孔颖达《毛诗正义》疏曰:“若男子,朝服则缁衣(黑色礼服上衣)素裳,丧服则斩衰(麻衣的一种)素裳,吉凶皆殊衣裳也(指衣和裳颜色不同)。”其中素裳按严格意义上说它是无色的,也就是未经染色的布料制成的下裳,只是显现在我们这个空间中它是白色的。所以当白色为下裳主色时,可以认为它是无色的,无色亦即闲色。

也就是五个正色中,白色可以与任意颜色搭配用到衣服的不同部位,衬里、下裳、整件都是白色的(展衣)、交领用白色的等。

其余的四个正色,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单独拿出来做下裳的主色,而上衣却用闲色;正色之间相互搭配时最好是参考其对应的五行属性[6]。特别是黄色,古人认为它是大地的颜色,又是中央色[7]。因此黄色不允许单独用来当下裳或裙子的主色,出现黄裳的情况只能是上衣的主色也是黄色的,如“六服”中的鞠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一下史书中对历代后妃舆服的记载,没有见到单独用黄色来做下裳或长裙的主色的例子。至于衣服中装饰的颜色,如袖口布料的颜色,领口颜色,衣带的颜色等等,除了黑色及暗色的不常用之外,其余均无限定[8],黄色也可以用到领口及袖口等部位。笔者看《后汉书》记载,汉代公主出嫁时所穿衣服,最多时用了十二种颜色[9],也就是说古代的服装在上衣下裳的主色确定之后,其余颜色的搭配是非常丰富的。

秦汉之后历朝历代的服饰均不相同,但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因为与本文无关所以笔者在附注中例举出了三个朝代皇后祎衣的颜色及式样[10]。

西周时期的官宦之家对未出嫁的女儿,特别是正妻所生的长女,女功学习方面要求非常严格。我们从《春秋三传》及二十四史中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件事情,古代的史官,对王后、皇后、诸侯国君夫人的作为,会有如实的记录。但很少看到说有哪一位王后、皇后或夫人,在女功方面不行的,天子或诸侯国君祭祀所穿的衣服,王后或夫人不会制作;另外,周礼中还规定王后或皇后要带领九嫔到桑田劳作,我们很少看到正史中有记载,古代的皇后到了桑田后不懂得怎么干活。所以说,古代主流社会的家庭,女孩子如果在女功方面不行,根本就嫁不出去或者只能当陪嫁作妾室。因为一个女孩子出嫁后将来会怎样别人不知道,但定亲的时候,女功方面做得如何,男方家庭及媒人都是会调查的,所看的就是这个女孩子在织布制衣方面的作品。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女儿穿了一件绿色上衣,绿色的上衣配了黄色的衬里。夫人看了心里开始担忧,这担忧的心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绿色为间色(闲色),黄色为正色。现在把黄色当成了陪衬,绿色当成了主色,这显然有违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制,看过去也很不协调。从道理上也说不过去,因为绿色象征了自然界的植物,黄色象征着大地,大地孕育了植物,大地是植物的母亲。把大地当作陪衬,显然是里外不分并主次颠倒了。这是诸侯夫人看了担心的一个方面。

这件上衣的第二个问题,因为“绿丝”是第三章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女功方面学染色,是先学染布料再学染丝。染布容易染丝较难。女儿学了染布后,就将学习的材料染了一块绿色布料,正常情况下,女功学习染色,都是用葛布,这种面料较便宜,这块葛布有可能是女儿自己织的。然后女儿又去找了一块素纱,将素纱染成了黄色作为衬布(同时还将一块葛布染成黄色制作下裳)。

女儿自己织葛布,自己染布做成第一件衣裳,当然很高兴啦!她穿着衣服去给母亲看,可是发现母亲表情很严肃,看不出高兴的样子,女儿只好先走了。夫人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周礼中有规定,只有士官及以下的家庭所穿的衣服才是直接染布制衣。而卿大夫官员及以上家庭的主要成员所穿的衣服则是先染丝再织成布帛做衣料制衣。诸侯夫人认为自己女儿现在穿这种衣服是有失身份。夫人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到士官或平民百姓的家庭去。古代的婚姻很讲究门当户对。女儿要穿自己做的衣服不是不可以,也要等到学会了染丝,用抽好的成捆葛丝或蚕丝染色织成布帛,再制作衣裳。夫人是认为自己的女儿在制衣的程序上有问题,跟衣服的本身价值无关。天子六服中的“𫄨衣”也是用葛布做的。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女儿穿了一件绿色上衣,绿色的上衣搭配了黄色的下裳。夫人看了心里开始担忧,这担忧的心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忘却。

西周时期官宦之家的女儿,十岁开始学养蚕、缫丝、织布制衣等,有保姆或保傅专门教导。保姆由于出身的社会阶层比较低,她们对织布制衣等的具体操作可能很熟悉,但对服装颜色搭配原则及礼制中对官员服装织造的规定有可能不清楚,除非是大的诸侯国,有专门的师氏官员,那他们就很清楚。夫人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上的热情(古代女子十五岁可以出嫁,女儿开始学习布料染色,最多不超过13岁),并没有马上就纠正女儿这些错误。夫人是过来人,知道女儿接下来要学习什么,所以虽然心里很担忧但却不动声色。过了几天,女儿终于学会了如何染丝,并成功地染好了一束绿色的丝线。女儿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葛布衣裳,这套葛布衣裳就是本诗前两章所描述的“绿衣、黄里、黄裳”;女儿高高兴兴的拿着那一束染好的绿丝来给母亲看,并请母亲指教,夫人利用这个机会就开始教导自己的女儿。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把蚕丝染成颜色再织成帛,这都是你平时应该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应该依照古人留下的礼制去制衣(指正确搭配衣裳颜色及先染丝再织布帛等),才不会出现差错。

夫人的前两句话是对女儿近期辛勤学习女功的肯定。后两句就是在教导女儿如何用正确的颜色来搭配衣裳,并告诉女儿,你将来是要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去(至少是卿大夫之家),那样的家庭,制衣所用的布帛必须从丝线开始染色,这是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仪制度。

夫人的这一段话语,流露出了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浓浓的慈爱之情。也让我们一些作为家长的读者学习到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时机。夫人在发现女儿女功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后,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的热情,没有马上去责备或指出女儿的错误。而是过了几天,等女儿拿着自己的功课作品来请教母亲时,才跟女儿讲道理。而且刚开始也是对女儿的辛勤学习表示鼓励,然后再告诉女儿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制是什么样的,通过这种方式来纠正女儿的错误。这种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并施以正理说教的方式,笔者只能说对这首诗的作者表示敬佩。

其实不止是笔者敬佩此诗的作者,或者是敬佩本诗中夫人教导女儿的方式。在春秋时期,鲁国的敬姜夫人(被后人誉为贤母),在跟家族宗老商议为儿子娶妻的事情时,敬姜夫人就在宗老们面前唱诵了本诗的第三乐章,也就是笔者现在讲解的这一章。

据《国语.鲁语下》记载[11]:鲁国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打算给文伯娶妻,为此宴请了主管礼乐的家族宗老,敬姜夫人唱诵了〈绿衣〉的第三乐章。宗老们就请卜人占卜了女方家族的情况。当时鲁国著名的乐师师亥听说此事后赞叹道:做得好啊(善哉)!为了儿女婚姻的事情举行宴会,不必请与国君同姓的臣子到场;家族中的事务,只要请主管礼乐的宗老参加就行了。所谋划的事情不违犯礼节,唱诵古人的诗句能微妙地公开表明家庭对儿子婚事的态度。诗是用来表明内心想法,歌是用来唱诵诗句。现在用古诗来促成婚事,用歌声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合于法度的。(根据原文翻译)

公父文伯是鲁国的上层贵族,他母亲敬姜夫人唱诵这一乐章的意思很明显,她要媒人给儿子找的这个媳妇应该是卿大夫之家的女儿,并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正如师亥所说的:“唱诵古人的诗句能微妙地公开家庭对儿子婚事的态度。”

因为“绿兮丝兮,女所治兮”中的“绿丝”,表明只有卿大夫以上官员家庭的女儿才能学习先染丝再织布帛的方法并以此法制衣,所以这两句也在表明女方的家庭背景。“我思古人,俾无訧兮”表明了女方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因为这一句话是母亲在教导女儿时说的话。

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不管是细葛衣还是粗葛衣都是夏天的时候穿,可你现在却穿着葛衣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与我说话(言外之意,如果着凉了该怎么办啊?)。我认为你应该依照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制,在不同季节穿不同的衣服,这样才能让我开心。

夫人说这段时的语气稍稍有些严肃。本诗的第四章给笔者的感觉好像是描绘了一幅画,这幅画的场景是这样的:萧瑟的秋风下,在内宅的院落中,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穿着单薄的葛衣裳(绿衣黄里黄裳)手中拿着一束绿丝,恭敬地聆听着母亲的训导,母亲的表情稍稍有点严肃。

这个画面表明了西周时期的女孩子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为了各位读者更好的理解本诗第四章的内涵,笔者说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此故事在《春秋三传》及《烈女传》中均有记载:

鲁成公的妹妹伯姬嫁给宋共公为正妻,共公不依礼亲迎伯姬。伯姬因婚姻为父母之命(实际是母亲与长兄做主,伯姬出嫁时父亲已经去世),所以只好自己往嫁于宋。不过伯姬归宋后,以共公不依礼亲迎为由,不与共公成婚。(笔者个人浅见,伯姬的做法是对的,婚姻六礼环环相扣,男方娶正妻都不亲迎,你让女方以什么名义与你同牢而食?是妻是妾?以何名分参与祭祀及处理家庭事务?将来的孩子是嫡是庶?谁来当继承人?诸侯国君开了破坏周礼的先例,影响相当不好。也还好伯姬守礼坚持,不然宋共公没等治理邦国,自己家里先乱起来。)

宋共公也没办法,只好派人求告于鲁,鲁成公派大夫季文子去宋国面见伯姬协调此事。经季文子斡旋,此事圆满解决(估计是在宋国补亲迎礼并成婚)。季文子回国后,鲁成公设宴款待他,席间,季文子唱诵了《诗经.韩奕》第五乐章,以韩侯的婚姻借喻并称赞鲁成公及其母亲给伯姬定的这个婚事,并认为伯姬的婚姻经自己斡旋后会美满幸福。

这时,鲁成公的母亲穆姜夫人出来拜谢季文子,对季文子说了一番感激的话。后来,穆姜夫人更是唱诵了〈绿衣〉的最后一章才离开(“又赋〈绿衣〉之卒章而入”《左传.成公九年》)。

穆姜夫人之所以唱诵〈绿衣〉的第四乐章,就是在表白自己对伯姬这个女儿从小就严加教导,并支持女儿伯姬在宋国的做法,也就是宋共公必须补上亲迎礼才与之成婚。而《左传》的作者记载了此事,表明他同意穆姜夫人看法。

伯姬夫人在宋国生活了约四十年[12],一直是谨守妇道。(鲁)襄公三十年五月(公元前543年),当时宋国是伯姬的儿子宋平公在位,一天晚上,伯姬所住的宫殿着火,左右侍女高喊:“夫人快出来避火”伯姬回答:“妇人之义(礼义),晚上保傅(保姆)不在,不能出堂屋。[13]”伯姬夫人坚持要等保傅到了才出来。可是等保傅赶到时,伯姬已经去世了。

伯姬守义而死的事迹在当时感动了很多人,闻知此事的各诸侯国的国君无不痛惜哀悼,大家自发的相约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市附近)纪念伯姬,并纷纷捐助财物以弥补宋国火灾的损失[14]。《春秋穀梁传》的作者赞曰:“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详其事,贤伯姬也。”(大意:妇人以端正守礼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伯姬的妇道可谓尽善尽美。详细的记载伯姬的事迹,是为了颂扬伯姬啊!)

伯姬之所以能在生死关头谨守礼义,得益于从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教养,而女孩子从小到大应该学什么及做什么,《礼记》、《仪礼》等典籍中均有详细的规定。让我们重新读一下本诗的第四章: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结语:〈绿衣〉这首诗通过讲述诸侯夫人(或大夫官以上家庭的命妇)教导自己女儿女功的故事,来强调了母亲对自己的儿女从小依礼制教育的重要性。又通过绿衣黄裳颜色搭配失误的例子来教导古代的孩子从小就要明白五个正色与五行、五方的对应关系。

笔者可以再举一个现代服装颜色搭配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我们现今中西方最常见的正装,上班或参加重要活动时穿的,白衬衫配黑色(或深色)的裤子或裙子(女士穿的)。这就是非常合理的搭配方式。因为白色为上衣主色时,它是正色,它对应的五行为金,而黑色对应的五行为水,金生水,吉祥。而且,当您在白衬衫外面再穿上一件黑色(或深色)的西装上衣时,白衬衫在里面类似于古代的素衫,素衫是无色的(无染色,显现为白色),它变成了间色,亦合理且吉祥,因为它与西周时期天子祭天时所穿的大裘、王后穿的祎衣,颜色搭配几乎一样。

另外,笔者个人浅见,本诗中这位西周时期的女孩子之所以用绿色上衣搭配了黄色的下裳,有可能是对经典的误解,什么经典呢?

《易经.坤》:“六五,黄裳元吉。”“元吉”意即“大吉大利”,这个意思从古至今的学者都意见一致。笔者前面讲过,在中国古代正式的礼服中,下裳为黄色时,只有上衣也配黄色。如周朝时期王后的鞠衣;隋唐时期皇后的鞠衣也是黄罗为之,蔽膝、大带、革带、舄(鞋子)都是黄色。那么“黄裳元吉”到底在预示了什么呢?历代名家的注释都很隐晦,别说一般人看不懂是啥意思,笔者看了也一头雾水。

其实,古代圣人在预示一件事情时,已经考虑到词意可能发生的变化,发展到近代,“衣裳”已经成了“衣服”的同义词了。“六五”是个趋向性数字,它的后边还有“上六”和“用六”;它是不稳定的,因为人还存在信与不信的问题。

所以,“黄裳元吉”的字面意思是:当您出门在外,或出差或外出旅游,如果看到一群穿着黄衣服的人在做事情时,表明您遇到大吉大利的事情了,您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了解一下那群人在做什么?听听他们在讲什么,设法沾沾他们的光,也许您这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附注1]《周礼.天官塚宰》:“(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文中的“素沙”是指用未经染色的白色绢做衬里。

[附注2]《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闲色。”孔颖达疏引皇侃曰:“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

[附 注3]《礼记.玉藻》:“朝玄端,夕深衣。(大意:上朝时穿玄端的礼服,晚上回家换深衣闲居。)”这句话是针对诸侯国君以下的官员规定的,而天子及诸侯国君,每天要多次换装,有时饭前饭后的服装都不一样。玄端是一种玄色的礼服,从天子至士官都有这种服装。正常情况下,玄端为正式场合穿着。唯一例外的是,天子晚饭后换玄端闲居。《礼记.玉藻》:“卒食,玄端而居”因为天子即使闲居,步步都有人跟随,说一句话都有人记录,所以穿着也不能太随便。“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附注4]《礼记.玉藻》:“士不衣织,无君者不贰采。”大意:士官不能用先染丝再织成的布帛做衣料,到其它诸侯国出差的官员,穿着时上衣下裳的颜色要一致。

《郑玄笺》:“礼,大夫以上衣织,故本于丝也。”周礼规定了大夫以上的官员所穿的衣服则要求是先染丝再织成的布帛做衣料。

[附注5]《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附注6]据说古代的戏曲中有将反派人物,如贪官污吏的服装设计成上红下黑的搭配(上面是火,下面是水,水火相克,不吉利。)笔者因手头缺少资料,尚未有确切的考证,所以不敢写于正文中。

[附注7]《说文》:“黄,地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附 注8]孔子《论语.乡党篇》:“君子不以绀緅饰,红(浅红及粉红色)紫不以为亵服(闲居常服)。”“绀緅”是两个颜色,一个是深青带红,一个是青中带红, 实际这两个颜色都偏向黑暗系列。孔子认为不适合做衣服各部位的装饰。这是讲男性的服装不以“绀緅饰”,而女性的服装则没有这个限制。皇后的服饰中 “以緅为领”的做法历代都很常见。

[附注9]《后汉书.舆服下》: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采十二色,重缘袍。特进、列侯以上锦缯,采十二色。六百石以上重练,采九色,禁丹紫绀。三百石以上五色采,青绛黄红绿。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绿。贾人,缃缥(浅黄及浅青色)而已。

[附注10]《后汉书.舆服下》:“皇后谒庙服,绀上皂下(上衣下裳均为黑色系列)。蚕(皇后去桑田劳作时),青上缥(浅青色)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文中的“上”即“上衣”,“下”即“下裳”。“深衣制”是指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缝合了。

《旧唐书.志第二十五》:(皇后)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褾、襈皆用朱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硃里,纰其外,上以硃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青色的系带)。以青衣,革带,青袜、舄,舄加金饰。白玉双珮,玄组双大绶。

《明史.舆服》:皇后冠服:祎衣,深青,绘翟赤质(衣服上绘翟鸟,颜色为赤色系列),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黻领,硃罗縠逯襈裾。蔽膝随衣色,以緅为领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硃里纰其外(镶边及衬里用朱红),上以硃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玉革带。

皇后常服,(洪武)四年更定,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

[附注11]《国语.卷五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老请守龟卜室之族。师亥闻之曰:“善哉!男女之飨,不及宗臣;宗室之谋,不过宗人。谋而不犯,微而昭矣。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于法矣。”

[附注12]据《左传.成公九年》记载,伯姬于(鲁)成公九年二月出嫁,即公元前582年。(鲁)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五月,伯姬在宋国国都因宫殿失火去世。

[附注13]《列女传》:君子曰:“礼,妇人不得傅母,夜不下堂,行必以烛。伯姬之谓也。”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伯姬可谓不失仪矣。颂曰:伯姬心专,守礼一意,宫夜失火,保傅不备,逮火而死,厥心靡悔,春秋贤之,详录其事。

古代的官宦之家或民间家里出过读书人的家庭主妇,晚上如果没有保姆不能出正屋的规矩,直到清朝还是这样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五通》:“妾一跬步(指半步或一小步),皆以保姆从之。”虽然《聊斋志异》只是小说,但它说明了清朝时期主流社会家庭妇女的观念还是这样。

[附注14]《列女传》:“当此之时,诸侯闻之,莫不悼痛。以为死者不可以生,财物犹可复,故相与聚会于澶渊,偿宋之所丧,春秋善之。”@*#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位女子的妇德很好时,才能操持好家庭中的事情,才能庇荫一家人,这就是“宜其家人”…
  • 〈兔罝〉也是一首神奇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意思完全不一样,刚好一正一反。正的一面是讲太平盛世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反的一面是讲暴政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
  • 古人认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上天赐予的,所以古人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食物来祭祀天地神明。《诗经》中有很多这一类的诗篇…
  •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是反复的诵唱着追求美好的事物要合乎道德和礼仪…
  • 这首诗虽然是以一位普通的妇女语气写的,但既然经过了圣人孔子的选择并将它编辑到《诗经》中去,那么它就有了内涵,它就有了想要让人领会的言外之意。
  •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 人就是在这种业力轮报中活着,来一身光,去一身光,只有所积的德和业力是跟着人转生走的。那么,业力大的人,转生之后生活就会艰难,所处的社会地位就会低。这是古人都认同的理。
  • 古人说的“礼尚往来”,不单单只是讲送礼物的那部分礼节;两人见面,别人向您行礼,您也要回礼答谢,这也是“礼尚往来”的一种形式。
  • 唐朝的经学大师孔颖达甚至说,经过这三个月的教导,一名女子整个命运都会改变。《毛诗正义》:“必先嫁三月,更教之以四德,以法度之大。就尊者之宫,教之三月,一时天气变,女德大成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