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北风〉

作者:明珠

诗经赏析(小玉/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8454
【字号】    
   标签: tags: , ,

诗经.国风.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注释:

1.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冬天从北方吹来的寒风。雨雪,指雨加雪。在春秋时期的典籍中(指《诗经》及《春秋三传》)常见这个词;用“雨雪”这个词的情况是指冬十月或春三月,本诗指冬十月。孔子的《春秋.桓公八年》:“冬十月,雨雪。”在中国的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到了黄历的十一月,一般不会再有雨加雪天气,而是直接下雪了。而到了三月底四月初,也不会再有雨加雪天气,就直接下雨。另外,在中国古代,凡是连下三日以上的雨,称为“霖”;平地积雪超过一尺称为“大雪”[1]。雱,音乓;形容大雪纷飞之貌。《玉篇》:“雱,雪盛貌。”这两句的大意是:冬天,北风吹彻透骨凉,雨雪纷飞天地茫。

2.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有仁德之人[2]。好,相交好友[3]。这两句大意:我跟几位有仁德且平时交好的朋友携手同行。

3.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虚邪,虚徐;“邪”字音义通“徐”。这是个固定词组,指从容不迫、舒缓地行走。将固定词组拆开加入语气助词,这是“邶风”这一卷诗篇的特点。亟,本诗中音义通“疾”。既、只且(音居),均为语气助词。这两句的大意:这样舒缓地行走怎么行啊?大家快点走吧!(言外之意,下大雨雪了,还是走快点。)

古代有身份地位的男女,走路时都必须舒缓优雅,从容不迫。如〈何彼襛矣〉:“曷不肃雍?王姬之车。”〈硕人〉:“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4.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喈,音皆;象声词,风声。霏,雨雪密集又纷乱貌(因为风吹的缘故)。归,指回归故国。这四句的大意是:北风呼啸的吹,雨雪纷纷扬扬的落下。我跟几位有仁德且平时交好的同道好友携手回归故国。

5.莫赤匪狐,莫黑匪乌:这两句的本义是,分不出那一群有红色皮毛的动物哪一只不是狐狸;分不出那一片有黑色羽毛的飞鸟哪一只不是乌鸦。言外之意是说,地上跑的动物,红红的那一群都是狐狸(分不出哪一只不是狐狸);天上飞的黑压压的一片都乌鸦(分不出哪一只不是乌鸦)。

6.惠而好我,携手同车:车,音居。马车、车辆。

赏析:〈北风〉这首讲的是西周末年,也就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夏历十月),西周朝廷的大史(读“太史”)及一些官员弃官逃离王都镐京的事情。在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下大夫及以上官员的嫡长子都可以到王都大学学习(详见《礼记.王制》或〈江有祀〉的赏析),这些学生在王都大学毕业后,有一部分被留在西周朝廷中为官。

周朝时期的大史官(下大夫,两名)除了主管建邦之六典之外,还分管天象观测之事宜。而具体观察星象的事情由冯相氏、保章氏(官名,均为中士)负责。公元前780年仲秋8月,冯相氏等官员发现星象变化异常,并将此事报告给大史;大史官经过观察及测算,认为在仲冬11月会有大的灾变发生,而且此灾变将发生在镐京一带。另外,大史官还发现毕宿中最大的星旁边有一颗叫附耳的小星摇动严重,此天象说明有佞臣在天子之侧(《史记.天官书》有相同的见解)。可是这个星象变化的预警报告到了当时的大宗伯虢石父那就被扣押下来了,没有报到周幽王那里。

孟冬十月,一名小宗伯、一名大史官、一部分了解实情的官员趁雨雪天气,逃离王都,回归故国。这些人都是家小不在京城的官员,他们的故国在齐国、鲁国、晋国等诸侯国。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孟冬十月,北风吹彻透骨凉,雨雪纷飞天地茫。我跟几位有仁德且平时交好的同僚携手同行离开王都。(出了王都之后,我对他们说)这样舒缓地行走怎么行啊?大家快点走吧!

这一章的后两句言外之意是说,在王都之中,他们毕竟都是有身份及地位的官员,哪怕是雨雪天也不能失去仪态而赶路,而且他们是弃官而去,为了不让人怀疑,也不敢急匆匆的赶路。出了王都之后,因为在郊外,而且雨雪天气能见度低,匆忙赶路就无所谓了。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呼啸地吹,雨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我跟几位有仁德且平时交好的朋友携手回归故国。(出了王都之后,我对他们说)这样舒缓地行走怎么行啊?大家快点走吧!

《毛传》及历代的经学家将〈北风〉这首诗释义为“〈北风〉,刺虐也。卫国(君臣)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如果真是这样,卫国的一些贵族及老百姓背井离乡的逃难离开卫国(故乡),用“携手同归”这样的词组就不合常理。

《毛传》及历代一些学者之所以误解了《诗经》的原义,是因为他们都认为〈邶风〉这一卷诗篇所讲述的事情一定是发生在卫国(“邶”在卫国境内)。其实笔者在之前的诗篇赏析中就已经说过了,“邶”,地名,在现今河南省汤阴县附近。周武王克商,并没有杀纣王的子孙。而是将纣王的嫡长子武庚分封在邶,一些商朝的遗民也跟随武庚到邶地居住。

我们都知道《诗经》中的每一首诗篇都是合乐创作的。“邶风”是指用邶这个地方民俗音乐风格配乐的诗篇,至于“邶风”这一卷诗篇中所叙述的故事不一定发生在当地。因为“邶”这个地方住的大多数都是商朝的遗民,所以他们用商朝时期流行的曲调形式来唱诗歌,因此“邶风”其实就是商朝时期的国风。它的曲调形式比“周南”及“召南”的调式还要早出现,所以不同诸侯国的人都可以用“邶风”的曲调形式创作诗歌。就好比近代的“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可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用美声唱法的调式来创作歌曲,而歌词中所叙述的故事不一定要写欧洲的事情。再比如,明朝及清朝的皇帝不会去禁止文人创作“唐诗、宋词、元曲”。同理,周朝的朝廷更不可能不让文人用“邶风”的音乐形式创作诗歌。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你们快看,动物也在大迁徙)地上跑的动物,红红的那一群都是狐狸(分不出哪一只不是狐狸);天上飞的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乌鸦(分不出哪一只不是乌鸦)。我跟几位有仁德且平时交好的朋友携手登车回归故国。(出了王都之后,我对他们说)这样行车的速度太慢了,快马加鞭赶路吧!(从“携手同车”这一句可知本诗的作者是大夫以上的官员)

在正常的情况下,狐狸是不迁徙过冬的;乌鸦也不是候鸟,它也不会迁徙过冬。可是本诗的作者在离开王都后,却看到成群的狐狸及乌鸦也冒着雨雪天在逃离当地,这也说明了不久之后会有大的灾变出现,动物在某些方面的感知上甚至超过了人。

结语:在这些官员逃离京畿之后的同年11月,西周都城和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附近地区都发生了大地震,地震过后,不仅三川河水枯竭,其发源地岐山都发生了山崩的灾害。据《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伯阳甫曰:‘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这样看来,西周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从〈北风〉这首诗所讲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这样几件事情:当一个政权将要覆灭时,会频繁地发生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事件。当看到动物违背常理大规模迁徙时,表明当地或附近地区有可能会发生大的天灾。

[附注1]《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附注2]《康熙字典》:“音慧。《说文》仁也。《书.皋陶谟》安民则惠。【蔡沉注】惠,仁之爱也。”

[附注3]《康熙字典》对“好”字的部分释义:“蒿上声……又相善也。《诗.卫风》永以为好也。”本诗中“好”字不能读成“号”。@*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摽有梅”的本义就是“落梅(子)”,题目为什么不用“摽梅”,中间为什么要加一个“有”字呢?“有梅”其实是“有媒”的谐音。
  • 朦胧的小星星随着圆月的西沉已经渐渐隐去,天空中只见参星和昴星横于中天。军队的官兵背负着棉被及衣服等行李,敬慎而迅疾地赶了一夜的路。每个人的天命均不相同。
  • 由于儒家修炼体系中认为,人是从天上美好的世界中掉到常人这个苦海中来的,必须经过修炼才能返回天上的家园,因此把这个修炼过程称为“归”。由于学校四周环水,因此〈江有汜〉才以沿长江行舟东去来借喻大学的学习或修炼的过程。
  • 用一颗“独茧”来缫丝,抽出来的丝最均匀,每一缕丝都是一样的粗细,一样的强度;这样合股织成的纶线的强度及韧性最好,钓鱼才能钓得多。以此来借喻王姬和姜得的婚姻好合(如丝合成纶)、德行及容貌般配;他们组成的家庭会兴旺发达,他们将来治理的诸侯国会国泰民安。
  • 在那些葭草初生的春季,(天子田猎时)对五只野猪只射出一发箭矢。言外之意:天子仁慈,有好生之德,田猎时不忍心把所有野兽都杀了。
  •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用柏木做的小舟在水中漂浮,(而且)它随波逐流。
  •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燕子从南边飞回,忽上忽下叽叽喳喳地叫。姑姑要出嫁,我送她到国都的南郊。直到看不见她的送亲车队,(此时燕子的叫声)声声让我揪心。
  •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那一段日子,风中还夹杂着大量的雾霾;(他在朝廷中对别人也是一脸阴霾),他有时自我感觉顺心时会来看看我;我却希望他别让我去侍寝(莫往),也别再来找我(莫来),我有自己的事情须要思考。
  • 我们将本诗的第一章四句与《礼记》的相关规定一对照,就会发现,没有经过诸侯夫人从小正统培养的州吁做了一件多么傻的事啊,简直是跟周礼的规定对着干。孟夏四月,天子及诸侯国君要做什么事,官员及老百姓要做什么事,《礼记》中有详细的规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