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华侨学校两华生获颁“才德奖学金”

每人每年2千5 至大学毕业 学生:学校不仅教中文还教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公所常务校董会昨晚为黄歌怡(右四)和郑莹(左三)两名华侨学校毕业学生颁发“才德奖学金”。 (蔡溶/大纪元)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1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中华公所28日晚召开常务校董会,为两名华侨学校毕业的品行优秀学生颁发“才德奖学金”,每人每年各获2,500元奖学金,持续四年至大学毕业。

中华公所常务校董会昨晚为黄歌怡(右四)和郑莹(左三)两名华侨学校毕业学生颁发“才德奖学金”。
中华公所常务校董会昨晚为黄歌怡(右四)和郑莹(左三)两名华侨学校毕业学生颁发“才德奖学金”。(蔡溶/大纪元)

两名学生分别是今年9月考上芝加哥西北大学的黄歌怡,以及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郑莹。黄歌怡在华侨学校读中文已有12年,她说,在纽约这个大都市中,华侨学校就像她的第二个家,侨校让她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让她的生活保留着华人的传统文化;侨校更让她铭记,作为海外华人,我们的所作所为影响着美国人脑海里的中国人形象,“纽约华侨学校不仅教会我如何说中文、写汉字,还教会了我作为中国人该有的传统美德。”

郑莹也从5岁开始在华侨学校读中文,从小到大,她每天都跟四种语言打交道:福州话、国语、广东话和英语。在家里,父母规定她和哥哥要说福州话;在英文学校,她跟老师、同学和朋友讲英文;在纽约华侨学校,她学会了粤语和国语。

更重要的是,郑莹说,在华侨学校的课后班渡过了十个春秋,她不仅仅接受了完整的中文教育,还得到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导。华侨学校的校训“礼义廉耻”教会了她做人的基本道理,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以及切切实实的觉悟。

中华公所的“才德奖学金”由侨社热心人士冯黎超庸女士于今年设立,以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华裔子女成为一个有益社会的人。她早前在中华公所设立奖学金的记者会上表示,之所以使用“才德奖学金”这个名称,是因为只有才德兼备者才能成为社会栋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她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将来回馈社区、造福社会。她说,中华文化博学精深,中文对海外华人小孩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文承传下去,因此她每年都会捐款支持华侨学校。 ◇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