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写出你的“法拉盛故事”

《法拉盛故事》征文启动 酸甜苦辣万千感慨皆可成文 成为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见证

《法拉盛故事》编委会宣布征文启事,从华人个体经历记录法拉盛历史。从左至右:罗慰年、顾雅明、朱宝玲、邱辛晔。 (林丹/大纪元)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7年02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法拉盛原是一个小镇,1970年代华人开始迁入后,用40年不到的时间,创造出美国移民史上的奇迹,在这背后,华人在法拉盛有很多鲜活的个人故事,把这些有血有肉的小故事汇集起来,就是在书写法拉盛生动的历史长卷。

为更多了解法拉盛的历史,纪念法拉盛新华人的功绩,易文出版社在出版了《顾雅明传》后,决定在2017年推出《法拉盛传》(已完成)和《法拉盛故事》。其中,《法拉盛故事》是由华人写出自己的法拉盛故事。该书编委会昨(2月8日)宣布,即日起启动征文活动。

法拉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00年前。1611年,荷兰商人分乘两艘船来到如今的哈德逊河流域,这是荷兰人第一次踏上纽约这块土地。1624年,首批荷兰殖民者来到曼哈顿,建立荷兰殖民地。1628年,一艘荷兰探测船在曼哈顿东河水域发现一处水草丰茂之地。船员们想起故乡荷兰港口 “弗利辛根”(Vlissingen),遂以“弗利辛根”命名。1645年,荷兰人在弗利辛根建立了镇行政机构。英国人随后获准在此居住。他们按照英文习惯,把Vlissingen读成Flushing。

数百年间,人来人往,这个叫做Flushing的小镇,几经盛衰。华人迁入后把Flushing翻译成寓意深远的中文——法拉盛。法拉盛地名的中文,隐含着华人千百年对平安富裕的美好追求。这是一块上天赐给华人的应许之地,是美国信仰自由诞生之地,也是宪政民主保证的繁荣昌盛之地。

新移民是法拉盛新华人社区的主人。每一个新移民都在用他们的工作、生活、读书、学习的经历在法拉盛谱写各自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值得流传,让子孙后代知道他们的前辈如何不远万里,从遥远祖国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如何在法拉盛生活打拼,如何创造新华人在美国的奇迹。

征文活动将征集在华人移民美国的大背景下,在法拉盛工作、生活或访问过的华人的独特的“法拉盛故事”,重点是讲述个人在法拉盛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万千感慨,皆可记录成文,作为华人移民美国真实的历史见证。

征文评选委员会将从来稿评选出一百篇征文,汇集成书,出版发行。编辑出版委员会和征文评选委员会由易文出版社与市议员顾雅明办公室、华人家长会联合组成。

皇后区图书馆法拉盛分馆副馆长邱辛晔及《顾雅明传》作者之一的罗慰年表示,大历史是由小故事构成,社会大历史既离不开纵向的宏观叙事,也离不开个人历史和细节的横向描绘。《法拉盛故事》与《法拉盛传》联袂推出,从不同维度展现法拉盛的风貌。其中《法拉盛故事》是从口述历史的角度,由华人移民写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来记录法拉盛移民史,为子孙后代留下纪录。

1967年移民美国的华人家长会理事长朱宝玲,是法拉盛华人参政资历最深者,她说,“小人物大故事”,各行各业的华人移民在法拉盛奋斗打拼,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为后人留下借鉴。

1980年代初来到法拉盛的市议员顾雅明,引用杜鲁门总统的名言说:“世界上没有新的事情,只有你不知道的历史。”他鼓励华人移民书写自己的历史,让美国主流社会知道华人对社区的贡献。

征文格式

文章体裁:散文。文章字数:1500~2500字,须用Word电子版递交;如果不能自己动笔写的,可以口述,找人代笔,或联系编委会,由编委会组织采访;考虑到有的故事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不方便署真名,可使用化名。

征文评奖如下:一等奖一名(100美元);二等奖三名(每人60美元);三等奖五名(每人40美元)。征文截稿日期:2017年5月15日。征文投稿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详情浏览:iwingpress.com。◇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