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妈妈遇上德国婆婆的教养智慧

台湾妈妈的教育实验,遇上德国婆婆的教养智慧
作者: 凯若妈咪
font print 人气: 1052
【字号】    
   标签: tags: , , ,

我已接下母亲这个角色将近十四年。怀女儿是个意外,但自从知道有她存在的那一天开始,我读遍了育儿书,研究各种教养法,希望能给女儿最好的成长环境。

她出生之后,我坚持亲喂母乳,一直到她一岁十个月自然离乳。我也毅然决然辞职,当个全职妈妈,全心养育这个当时觉得绝对是我唯一的孩子。然而身为母亲,究竟教养的角色该扮到何时、又该教给孩子什么?不论我看了多少书,依旧时感茫然。

我从小被贴上“优秀”标签,一路从北一女进到台大研究所,念书考试几乎成了我的“专业”,然而,这对于我当个母亲,并没有太多帮助。有时反而因为我被教育的方式,与我想要教育女儿的方式刚好相反,心生更多疑虑。

我全心爱着我的孩子,但因为对母亲角色的高度要求,加上生活与教养上的挣扎,让我常是在“极度幸福”与“极度痛苦”之间摆荡。更多时候,是“极度无助”,不知自己该如何扮演好这个最重要,却从来没人教的角色。

我想陪伴孩子成长,但当时一穷二白的我,也知道给孩子好的环境所费不赀,所以在怀孕的同时,我开始尝试许多不同的在家工作方式,最终选择了创业,有了自己的婚礼顾问公司。

创业让我脱离女儿刚出生时,计算每片尿布钱的苦日子,但另一方面,却也让我无法如怀孕时设想那般,全天陪伴孩子。

外人总羡慕我没有老板,能够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殊不知老板这个角色,几乎没有下班时间。刚创业时,我常一边回电邮、打电话,一边把女儿放在腿上喂母奶。

等女儿更大的时候,我常在她睡着后,加班到天亮。

我努力工作,也努力挤出时间陪伴,但仍不时在想,身为父母,我们每日辛苦教养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尤其女儿进入青春期后,我才发现,闷着头努力做父母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光当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只是完成了自己分内之事,但并不代表那就是孩子未来所需要也想要的。

关于教养,有专家这样说,有朋友那样做,但事实上,每个孩子与家庭都不同,有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大多时候,父母像在做实验一样,在不断的试误中调整。

我的教育实验

女儿从小在台湾长大,十一岁才搬来德国。在她到德国生活之前,我们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分居台湾德国两地。对妈妈来说,那真是我心里很苦的一段日子,但我也因此有了一次“暂停”的机会,重新思考究竟想给女儿什么。

就在这时候,我又意外怀了第二胎。与女儿的短暂分离,以及新生命的到来,给了我又一次当妈妈的机会。

同时养育一个青春期的女儿,加上一个好动的学步儿,两个孩子十一岁的年龄差距,以及台湾和德国不同的教养环境,给了我很多观察与反思的机会,也开始了“凯若妈咪的教育实验”。

我深知,没有哪一个国家、环境或教养方式是完美的,都需要父母用心观察聆听,随时学习调整,找到与自己孩子互动沟通的“频道”。

那段时间,我时常偷偷观察德国的孩子与年轻人,也观察他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我的德国婆婆与老公之间的亲子关系,和她的教养方式,成了我十分重要的参考来源。

而我十分幸运,遇上一个充满智慧的德国婆婆。

我的德国婆婆

我的德国婆婆有两段婚姻,几乎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孩子。而每个孩子很独立,也有着坚实的价值观,善良、仁慈、正直。就算三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父亲与迥异的个性,但孩子们感情亲密,家人之间也几乎无话不谈。

在与婆婆相处的几年,让我最佩服的是,婆婆做到了每位母亲的梦想:三个孩子都视母亲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对母亲充满尊敬与深刻的爱。

我的老公并不是好带的孩子。他和哥哥从小性格刚烈又好动,相差一岁的他们总爱打闹,也走过一段单亲的日子。但他们不约而同提到,妈妈总是那个把他们的心抓回来的力量。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平时,他们并不处处依赖妈妈,却在不知道怎么做时,会想知道她的看法。虽然最后不一定会照着妈妈的话去做,但也清楚知道,她总是会支持他们。

婆婆总是直接表达对孩子的爱,她每次和我的老公拥抱,虽然儿子早就比她高大,她总还是会说一声“我的宝贝”,要拥抱许久才放开。一开始我不大敢直视他们拥抱,觉得有点害羞,但现在,我与孩子们也常这样做,还不忘说声爱你。我也希望孩子不管多大了,我们都能这样紧紧相拥。

每次遇到我不知该怎么处理的教养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亲子沟通,我总会问我老公:“当时你妈妈是怎么‘搞定’你们的?”甚至会直接请教我的婆婆,而十之八九,她都能给我很有智慧的回馈。

虽然台湾德国的社会文化不尽相同,但我发现,亲子互动的原则都是相似的。所有孩子的基本需求和发展进程,都同样需要爱、陪伴与指引。

有天孩子独立生活之后……

我常问婆婆一些状况题,例如:怎么看不同年龄孩子的功课?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整理房间这件事?我会问她过去怎么处理,再搭配自己的方式来试试看。然而,我学到最多的不是教养技巧。婆婆给建议时,最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有天他们独立生活之后……

当我问到怎么陪孩子写功课,她会用上班来比喻。她说:“未来孩子上班,也会有上司或客户指派他们‘功课’。我们不会希望孩子总要别人耳提面命,才去做事,这样也不会有好的工作表现。”婆婆会想,是什么让一个人有动机把工作做好?“喜好”当然是其一,“责任感”是其二,而“做完之后的回馈”是其三。对大人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

婆婆会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下写作业,甚至她就在一旁烘焙,做完了功课,他们就能一起吃蛋糕。

婆婆随时都在思考,如何养成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她鲜少要求孩子要乖巧听话,但常教导孩子去揣摩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她不会插手,反而让孩子从结果中学习自己负责任。而这一切,不是从孩子快成年离家了才开始,而是从每一天的教养过程中,从小就深植孩子心中。

因此,我也开始用“为孩子独立那天做准备”的思维,来教养孩子。以此为目标,所有恼人又模糊的教养问题,突然变得清晰无比。#

─ ─摘自:《每一天的教养,都为了孩子独立那天做准备》/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教养孩子不容易,生活时间安排好,父母会轻松不少。
  • 孩子在学校里或是课堂上总是状况连连。不是上课爱讲话,就是和男同学玩到起冲突、或是把女同学逗哭......虽然父母三申五诫、处罚警告,状况却未见改善,孩子还是经常被老师写联络簿,要求家长要纠正孩子在校的这些不当行为。面对老是出状况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
  • 教养子女可说是天下父母一件最艰难也最有意义的工作。身为父母应如何陪伴和引导孩子走一条快乐、健康与充实的成长道路?本文摘录Lifehack网站10则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及常见教养误区:1. 倾听。2. 让孩子看见你犯错。3. 容许孩子闯祸和犯错。4. 一起到户外活动。5. 教导孩子感恩。6. 称赞孩子做的事,而非称赞孩子本身。7. 开开心心玩一场。8. 教导孩子善心。9. 以肢体碰触向孩子表达爱。10. 协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
  •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的时候就有点过分的惯孩子了,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纵容孩子很可能在某些地方就养成一种倾向,自然而然影响健康。例如孩子跌到了,父母就骂地让他摔倒了,好像地有罪似的,这不可以。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父母不能完全顺着孩子,要照着真理来对待孩子。
  • 台湾教育部学生健康资讯系统资料显示,国小学童过重与肥胖率由2007年的25.4%上升到2014年的29%;国中学童则由27.8%增 加到28.8%。台北市卫生局南港区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林莉玲说,研究显示,小时候胖,长大后约五成依旧是胖,10~12岁的孩童,体内细胞变化最大,最可 能影响成年体型,因此国小学童肥胖防治不容轻忽。
  • 和谐家庭协进会26日在华埠举办免费专题讲座,教家长如何打开孩子的心扉,帮孩子建立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吸引不少华裔家长前来聆听,提问踊跃。
  • 那么,老校长传授的四句“育儿经”,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一,婴儿时期,肌肤之亲不可离;二,幼儿时期,离肌不离手;三,少年时期,手离眼不离;四,青年时期,眼离心不离。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