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兴大教授:微生物工程可替代基因改造

兴大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黄介辰对“基改工程”提出看法,他不认为基改会直接对人类身体有影响,真正受影响的是“生态”。(黄玉燕/大纪元)

人气: 35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8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基因改造工程在台湾引发两派论战,中兴大学日前发布“香蕉种苗疫苗工程”,强调可以透过微生物技术进入植株体内,预防香蕉癌症“叶黄病”的侵袭,预计效果可达到7成。而此举也为农业科技另辟蹊径,避开基因转殖工程带来的疑虑。

兴大植物疫苗工程由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黄介辰主持,他在接受大纪元专访时对“基改工程”也提出看法,他不认为基改会直接对人类身体有影响,真正受影响的应是“生态”。

举最常见的苏力菌中的抗虫蛋白,他说,转殖进番茄中是为了杀掉昆虫,对人并不会有影响。但是当这个产品推出真正会有影响的却是“生态”,因为好虫、坏虫去吃、全部都死光,但依照美国FDA法规,却只有看作物与人的关系,生态却未在验证范围内,他强调,“这是欠考虑的。”

微生物创造新系统 效果不输基改技术

提到研发微生物技术的源起,黄介辰说,科学家发现所有生物都浸泡在微生物的酱缸里面,人的一部分机能必须靠微生物来帮忙,那么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他说,因为法规上一直绑着,基改研究最后就会没有用,“因此想到透过天然微生物的力量,就是不透过基转,让植物也能有一些功能。”

他举例说,曾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放进有毒的物质,随着毒性越强,植物长得越不好,这时让微生物进去植物中,发现就可以保持得很好,也就是说微生物在植物中,可以帮忙把毒物分解掉,而这个效果,并不会比“把基因放进植物中”来得差。

他说,因此就想,只要让微生物有效进入植物中,也许就可以创造新的系统,就不用再去基转到植物中了。

微生物进入植株 意外诱发免疫系统

在开发香蕉疫苗过程中,黄介辰进一步发现有趣的现象,他说,就是当把菌种进香蕉约2个月后,菌种竟找不到了,但是效果还在,并且发现香蕉可长到260公分,比一般230公分高,且可提前一个月就收成。

为了进一步探究是哪些基因在表现?黄介辰说,竟发现有些植物
的免疫系统也被启动了;因此就回过头来检视,是否原本在“香蕉研究所”育种过程中,就拥有这些能力,只是在育种交配过程中,因不明原因失去了;他认为,“应该是当再注入微生物后,就可以把失去的能力再引发出来,这是目前他所看到的现象。”

内共生菌运用广 污染土壤再复育

说到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土壤遭受油污的污染,也可以靠微生物进去分解”,黄介辰举高雄炼油厂为例说,“最好处理方式是栽种植物,然后再让微生物进到植物中,或是进到根圈的微生物。”

他说,“因为植物可以提供营养源,就可以把植物与他内生的微生物,以及根系微生物,三者合成一套系统,来解决这些土壤污染的问题”。他也强调,“最重要是便宜,虽然时间可能拖比较长,但是可以把土壤整治好。”

此外,也可以帮助把农药分解掉,就可以避免施用农药后,有农药残留里面,也就是可以运用环境复育,把“内共生菌”培养出来,运用到这上面来。

为产业需求量身打造专属疫苗

至于未来的研发工程,黄介辰透露,应该会朝高美湿地特有植物“云林莞草”进行开发,他说,因为他长在湿地上,从中可筛选到可以“对抗盐分”的微生物,也就是“抗旱”,他也进一步解释说,“譬如兰花运送到美国坐船要3个月怎么办?这运输过程就是个干旱的过程,就是货物到后,重新浇水复活的过程。”

他说,若以基改方式,就是拿掉其中一个自由基,但若运用微生物就可以帮忙清除一些自由基,因为植物会枯萎,是因为水分往外跑,若让他水分可以锁住,就是让里外的水的浓度平衡。

他强调,未来疫苗制作,将是为适应各种产业需求而制作,并不仅仅是解决农业盐化或施肥过多等问题。”

闯国际市场 台湾农技需大企业格局

对于台湾发展农业科技的前景,黄介辰认为,“就是要有大企业、甚至是跨国的企业。”他指出,台湾的农业科技在国际上有很高地位,被引用的学术论文非常多,但技术与产业之间出现大的落差。他也强调资金之外,更需要有“专业经理人”,譬如学校的技转中心,目前在推广部分,都是由主持计划的老师承担,反观美国,却是交给专业经理人。

“一株菌就创造这么大的产业”,对于农技市场应有的格局,他举养乐多公司做比较说,后来又有亚当、夏娃等,但都没有办法超越养乐多的规模。

“希望目前微生物技术也能发展成大的趋势”,他说,也就是内共生菌是有机会的,虽然他很容易被偷,但若能尽快成为一个品牌形象,其他要再介入,就只能是小众市场。

“农业生技是台湾强项,这次也纳入国家前瞻计划中”,黄介辰看好东南亚的市场,他认为,马来西亚连台风都没有,越南也是很大一块,而台湾是热带、亚热带到温带都有,生物具多样性,因此,台湾有必要发展出跨国的农企业,他建议政府应把“青果社”建立起来。

对于兴大学生成立蕉苗公司,黄介辰认为,蕉苗不似生技制药,可以卖到高价位,一株蕉苗单价仅10多元,因为农民多半不愿意一开始的成本就高,因此学生有企图成立公司,就需要有完整的行销管理与市场训练;而这一部分,他们也得到许多EMBA校友的协助,并顺利拿到第一桶金。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