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今译:骆宾王《在狱咏蝉》译释

作者:慧诚
悦读唐诗。(绘图由志清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805
【字号】    
   标签: tags: ,
虽然骆宾王在讨武檄文中对武则天多加指责,但武则天对骆宾王的文才却是称赞有加。(绘图由梦子提供)

骆宾王(640–684)婺州(婺读雾)义乌(今浙江义乌附近)人。少年时就熟通文学,尤其善于七言歌行。七岁时便写了咏鹅诗,显露文采。最初在道王府供职,曾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武则天后时,曾上疏论政事,左迁临海丞,后弃官而去。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后,骆宾王参与其事,为徐敬业写讨武后的檄文。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为其文才大为吃惊,当她知道此文为骆宾王所写时,责问:“宰相安得失此人?”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一说隐匿;一说被杀。他的诗文多散失,中宗时,诏求其文,有兖州人郗云卿,集成其诗文共十卷,有诗一百二十多首传世。

【原诗】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释】

西陆二句:西陆,指秋天。蝉:虫类,俗称知了。南冠:楚国的帽子,此代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世因以南冠代指囚犯。客:作者自指。
哪堪二句:玄鬓,黑色鬓发,指人生青壮年时。白头吟:乐府曲名,《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此曲情调哀怨忧伤,本诗借用其意。感叹自己遭谤下狱的苦闷心情。
露重二句:露重、风多,这是以秋蝉的困苦,喻自已的艰难处境。
无人二句:高洁,蝉居树的高枝,吸饮露水,古人以之为高洁的象征。

【今译】

秋天的知了一阵阵地鸣叫,引起我这囚犯的忧思苦恼。
谁能忍受壮年的有为岁月,学那卓文君来唱白头吟调。
露水沾湿蝉翅它难以飞进,大风中的蝉鸣是多么低沉。
没人相信蝉儿的高洁情操,谁又能明白我正义的心情?

【说明】

这首五言古诗,写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秋,骆宾王时任侍御史。因数次上书议论政事,为武后诬陷,强加贪污罪名,把骆宾王押进狱中,他在狱中写了这首诗。诗前有序,写其因忧愤作诗。诗中借对鸣蝉的歌咏,寄托作者蒙受冤枉时的悲愤感情,控诉了武则天等人对他残酷迫害的罪行。

诗开篇以比兴手法起,由秋蝉凄鸣引发作者因无辜遭囚于狱中的深沉愁思。秋蝉凄鸣与南冠客的处境,相衬相生,更加令人不堪。三四句以“哪堪”与“来对”作转进一层描写,自己正如蝉之“玄鬓壮年”,却受此不白之冤,并以卓文君作《白头吟》欲自绝相如作比,表达自己由玄鬓因忧伤而白头所产生的难以忍受的愤怨的心情。五六句,从蝉的处境着眼,全是想像之词,用“露重难飞”、“风多响沉”,写蝉的困难处境,极为形象地比喻自己被关押在狱中、遭受打击迫害的艰难处境。结尾二句,以“无人”由蝉转入自身,直接抒发情怀,借蝉之高洁,表达作者含冤受屈、自持高洁但不为人相信和理解的悲愤心情,揭露了当时朝廷昏庸腐败的统治。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以蝉起兴,以蝉自况,以情收结,既是写蝉,又是自写,曲折委婉,含蓄深沉。

【诸家汇品】请看古代诸家,对此诗的品评:

唐仲言:此因闻蝉藉以自况也。蝉知感秋,犹己之被系,真影相吊,而声相和者也。“露重”、“风多”,喻世道之艰险,“难进”、“易沉”,慨己冤之不伸。斯时也,有能信其高洁表其贞心者乎!亦终于湮灭而已。(《唐诗解》)
陆时雍: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远。(《唐诗镜》)
章象德:以比兴转之,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咏蝉,正所以咏己也。(《唐诗三百首注疏》)
施补华: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岘佣说诗》)
钟惺:“信高洁”三字森挺(这三个字含意丰富,高洁正直),不肯自下。(《唐诗归》)@*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文观止》中收录了数百篇文学大家的佳作,而以檄文入选的只有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曌就是武则天了,她篡位以后,滥杀忠良,任用酷吏,甚至逼着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自杀。这些倒行逆施招来天下反对。唐睿宗文明元年,徐敬业在扬州举兵勤王,命当时的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拟就了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音:计)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音:必)。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音:挥迪),陷吾君于聚麀(音:优)。加以虺蜴(音:悔意)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音:阵)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音:离)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 他七岁时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充满童趣和天真,清新可爱,是自古以来孩童们学唐诗时常背诵的一首好诗。
  • 骆宾王在讨武檄文中数落武则天,但武则天却对他的文才青眼有加……
  • 萧萧西风起 冽冽易水寒 践诺剌秦去 悲歌别燕丹
  • 易水萧萧别燕丹, 壮士临行发冲冠。 报国为民刺秦去, 壮志未酬不复还。
  • 七岁能诗作咏鹅, 千年传唱神童歌。 学富五车才八斗, 神笔一支走龙蛇。
  •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他的诗文写得很好。因参与了徐敬业叛乱活动,被武则天严令通缉,只好换名改姓,躲藏起来。时间一长,人们把他淡忘了。
  • “郑公樗散鬓成丝”其实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这样有才学的人,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 阅读古典近体诗,常可看到“得句”这个词,“得句”是一种创作状态,也就是创作时,在潜意识(下意识)中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或几句诗),可根据所得到的句子马上创作一首诗或几首诗,或记录下来放入诗囊中。如谢缙“濡豪还自适,得句共谁论。”大意是“挥毫作画自得其乐,得到的好诗句又有谁能够分享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