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无导线心律调节器”可减少5成并发症

新竹马偕医院心脏内科医师林柏霖成功为病患植入新一代胶囊型无导线心律调节器。〈左手持无导线心律调节器;右手持传统心律调节器〉(新竹马偕医院提供)

人气: 18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8年07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新竹马偕多年来致力强化竹苗地区医疗资源,在心脏内科方面,由刘铭恩主任带领7位专科医师、3位心导管放射师、6位专业护理师组成心脏血管内科系团队,引进“无导线心律调节器”,无导线免沾黏、无伤口低感染、愈后动作限制少,较传统心律调节器降低近五成并发症。

“相较起来,无导线心脏节律系统没有手术伤口及异物突起,手术后也不必限制动作,且一样能达到传统心律调节器控制心律的目的。”无导线心律调节器将节律器、电极和导线整合为一外观不到3公分高的胶囊,仅约0.8c.c.、2公克重,体积不到传统心律调节器的1/10,有研究就指出,植入无导线心律调节器后一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仅4%,远比传统心律调节器7.6%为低,且患者不需限制活动,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80多岁的黄老先生身体一向硬朗,但自从3年前头晕被诊断有病窦症候群、并装上传统心律调节器后,左胸口节律器上方皮肤反复破损感染,两年间因为伤口蜂窝性组织炎竟往返整形外科达19次,几乎月月都要回诊,期间还进行2次清创手术,经新竹马偕纪念医院心脏内科林柏霖医师评估后,建议改以新一代胶囊型“无导线心律调节器”治疗。

 新一代胶囊型无导线心律调节器体积仅约0.8c.c.、2公克重〈红圈处〉
新一代胶囊型无导线心律调节器体积仅约0.8c.c.、2公克重〈红圈处〉。(新竹马偕医院提供)

“无导线心律调节器”直接植于心脏中,无额外导线连结,经研究证实可大幅减少传统节律器相关的伤口感染及导线老化的问题,成功克服黄老先生最在意的体表伤口感染困扰,左臂也不必像过去一样因为担心牵扯导线而限制活动,术后恢复良好,回诊追踪心电图等报告均正常,平日还不时下田耕种,黄老先生表示术后不仅行动与体力都恢复得很理想,生活品质也获得改善,对于手术成果感到相当满意。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