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筱真:成长的代价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8年08月23日讯】女儿14岁来加拿大,在中国读完小学和2年初中。从一个超严的环境来到一个宽松的环境,她的散漫个性如鱼得水。

那时大概语言有困难,时不时找机会赖在家里。我只好找老师,谁知道老师根本不着急:“可能身体不舒服,可能课程太简单了,没兴趣。”老师的声音温和,明显带着迁就:“为什么不来上学呢?是不舒服吗?”女儿的回答是“为什么?”

大概想逃脱家庭管束,16岁年那年,女儿说, 这里16岁就可以搬出去住,政府还可以支付住宿费。

我听得莫名其妙,以她当时那个稚嫩的样子,能出去独立生活?不过,入乡随俗,我不能干预太多,万一不小心违反这里的政策法规就不好了。我说,你想好了,真行你就自己住吧。结果可能底气不足,到底没有成行。

女儿慢慢长大,有了工作,独立的意识更强,几次都要搬出住。可我觉得她根本没法独立:消费很大,银行账号基本是零,信用卡基本是负数,在家里手不沾水,从来不做一点家务活,这种情况如何独立?

去年夏天,她终于搬出了,这个结果是我们彼此都下很大的决心从达成的。住所就在我家附近一栋旧公寓,租金加七七八八加起来每月1500多元。

最初几个月时间,麻烦不断,先是闹臭虫,手被咬个大红包。然后又是蟑螂。

前不久,人去上班了,炉子煮东西,忘记关火,烧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被管理员从监视器里发现屋里浓烟滚滚。虽然没造成火灾,可家里全部东西都要洗,地毯,衣服、墙壁,全都散发浓浓的烟味,几天都散不尽。满屋的烟味熏得无法住人。只好回家住天。

看到这个情况,我心思又不定了:这样下去怎么行,花那么多钱,还老是有麻烦。干脆想搬回家算了。

但最终还是忍住了。细细思量,人总要长大了,有些事情父母无法取代,也不可能永远充当孩子庇护伞。该经历的就是要经历,这是成长必定要付的代价。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