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要不要和子女住一起?听听父母怎么说!

和父母同住,要住得愉快,还是要具备一定的智慧。(Shutterstock)

人气: 341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9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报导)几代同堂,养老送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然而,在移民社会里,这种习俗却受到中西方文化交错的冲击。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感受到其中的压力。

在华人社区,许多移民老人帮助子女看孩子,操持家务,减轻子女的压力。同时,许多新移民父母因为环境不熟,语言不通,独立生活有很多困难,也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住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顾。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同住有同住的好处,可以相互照顾。但同住也有同住的难处,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教育背景、文化习俗都会影响相处。但是,无论同住还是独立生活,家庭和谐都需要人生智慧来支撑。

三代同堂 其乐融融

“跟家人住一起好处太多了。”长青学苑校长洪秋月女士说,笑容中充满自豪和满足。
洪女士的儿子高中后从台湾来加拿大,儿媳是大陆人,大孙子10多岁了。三代同堂,住在一起16年了。

“一家人在一起,大家互相照应,互相帮忙,很开心。”洪女士说,“我生病了,他们会照顾我。每天回家,儿媳妇已做好饭菜,我回家吃现成的。”洪女士说。她最近做了腹部手术,不能拿重东西,儿子媳妇就叫孙子帮忙。

洪女士和儿子、媳妇都有各自的生活圈子,生活空间,平时各忙各的,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照顾。

洪女士的媳妇聪明能干,每年新年、圣诞节,就会把家里布置一番,楼梯、走廊上会挂很多花环,很温馨、漂亮。

前不久,洪女士回台湾做手术回来后,媳妇特别把她的房间布置得温馨、漂亮,让婆婆养病期间更舒服,心情更好。

每次长青学苑要办活动,儿子都会询问妈妈:“你要小心啊,你的身体可以吗?”

平时在家里尽量讲中文,儿子媳妇特别督促两个孩子尊敬奶奶,帮助奶奶。他们自身做好榜样,身教胜过言教。每次出门,他们督促孙子跟要跟阿嫲拥抱一下,跟阿嫲亲一亲。在家里,常常听到他们对孩子说,去跟阿嫲做这个,做那个……无形中督促两个孙子对长辈尊重。

“他们棒得很。”说起儿子、媳妇,洪女士一脸自豪,“他们都很爱我,很关心我。”

相处的智慧

“作为长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退场,把舞台让给晚辈。要尊重孩子,不要干涉孩子的生活。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不要干涉。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方式,做奶奶的只要搞好和孙子的关系就行了。”洪女士说。

平时,洪女士总是对儿媳多夸奖,说她的饭菜做得好。有时孙子会表示对饭菜不满意,洪女士还告诫孙子,妈妈做饭很辛苦,要尊重妈妈。

洪女士说:“如果要把媳妇当作女儿,很难做到。但是,做到有礼有节,互相尊重,是完全可以的。”

合而独立

台湾移民陈秀英女士70出头,移民加拿大50年,性格开朗,退休几年后,先生去世,女儿辞掉美国加州精算师工作,回到多伦多陪妈妈,至今10几年了。

陈女士退休后常回台湾,女儿帮忙看房子。平时各忙各的,同住10多年里,相处和睦。唯一的缺陷是女儿不会讲中文,母女俩基本用英文交流。

余太太说:“身边有一个亲人,感觉很好。她需要的时候我也在,我需要的时候她也在。”

陈女士说,选择什么生活方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辈要了解子女的想法。从前华人不喜欢说“谢谢,请。”而西人却随时挂在口头,这边长大的孩子会很注重这些礼貌用语。他们不喜欢别人唠叨,啰嗦,有事讲一次就行了。家里的事他们想到了会做,但父母不能要求太高。要注意相互不要打搅太多,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间。

相见容易相处难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相见容易相处难,同住有同住的难处。

刘先生来自中国北方,有2个儿子,小儿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两位老人习惯每顿饭必吃咸菜,刘太太无法忍受,最初在家里另外加一个桌子,让两位老人单独吃。

老人怕寂寞,不时会拉一些在大街刚认识的陌生“老乡”进屋聊天,有时还留饭,还有一些卫生习惯让人难以接受;两个孙子抱怨爷爷奶奶进房不敲门。一些琐碎事导致家庭矛盾不断。最后,刘先生在附近买一套旧公寓,让两位老人单独住。

大陆移民小陈和先生都是独生子女,去年夏天生了儿子。孩子出生不到1周,公公婆婆从大陆赶来。婆婆很强势,他们一来,对家务事一概不理,全部注意力都在孙子身上。把孩子一切用品搬到他们的房间,无论白天、晚上,孩子都要睡在奶奶身边。有时小陈想抱抱孩子,婆婆马上抱走。只有当孩子饿了,才送给小陈喂奶。

刚开始,小陈只当是婆婆对孩子太喜欢。时间久了,发现他们把自己当外人,连做母亲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只是个喂奶的人。小陈很郁闷,希望他们6个月的探亲期快点结束。

不过,婆婆又放话了:6个月后,要把孩子带回大陆照顾。小陈终于受不了,跟先生大吵。想到不久以后公公婆婆还要移民过来同住一个屋檐下,小陈很烦恼。

老移民:分开住孩子更独立

台湾移民林先生70多岁,来加拿大50年,3个孩子都在这边出生长大,上大学以后就离家,各自独立生活。有时他们周末回来看看父母,有时老两口也过去看看。林先生和老伴住一个大房子。他们自己打理房子,把做家务事当作运动。

林先生说:“跟孩子分开住最好,他们长大了应该自己管自己。对父母来说,这种方式更好,我们比较自由、放松。”

台湾移民叶先生移民加拿大46年,有2个女儿,现在已成家独立生活。他说,父母要教育孩子自立。长大自立以后,父母只提供必要的帮助,不是包办一切:给他/她带孩子、买房、买车等。

叶先生的一个朋友,正在准备把自己的工作转给儿子。这位朋友是企业家,生意做得很成功。没想到他的儿子了解父亲的情况后说:“哎呀,早知道你这么有钱,我就不用读书了。”爸爸听了自然很生气。

叶先生还有一个台湾亲戚,是个大家庭。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不顺心,这也不喜欢,那也不喜欢。他爸爸只好帮儿子开一个店铺,让他自己做生意。结果没做多久铺面关闭。而且信用卡刷爆,欠了很多债。最后,他爸爸只好卖房子来给他还债。

林先生说,大家庭住在一起,如果父母照顾太多,孩子很难独立。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