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之奇人异事

文/杜若
中国苏州重元寺。(shutterstock)
中国苏州重元寺。(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7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房屋塌陷,宝塔倾斜,若想扶正,免不了劳师动众,敲敲打打。中国古代,有不少奇人异士,以精湛高超的技艺,凭一己之力就扶正了殿阁、房宅与倾斜的石桥。更奇异的是,有木匠刻意造了一座斜塔,凭着西北劲风吹正塔身,可谓神乎其技。

僧人正塔 正殿阁

大唐时期,苏州有座重元寺。有一天,寺中的一座阁角忽然下陷了。人们算了一下,要扶正殿阁,需要几千贯钱,也就是几千两银子。

当时,碰巧有个云游四方的僧人来到苏州。他看了看情况,说:“不需要兴师动众,耗费人力。请让一个役夫砍些木楔,就可以扶正殿阁。”

寺院住持听从他的建议。那个游僧每次吃过饭,就拿着几十个木楔,带上斧头,登上殿阁,把木楔敲进去。不到一个月,殿阁及柱子都被扶正了。

唐文宗时期,也有个奇异的正塔僧。他跋涉险区如履平地,换塔顶只靠一根柱子,不需要其他人力,更不需要劳师动众。他奔走于各都城,四处正塔,当时的人把他视为神人。

北宋斜塔 斜得有理

宋朝时期,木工喻皓以精湛的手艺冠绝一时。他著有三卷《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各种构件之间的比例,制定了详细的规定,至今被广泛采用。时人称,大宋三百年间,只出了他这一个能工巧匠。

喻皓最善于造塔,曾在汴京起造开宝寺塔,塔身极高且精巧,惟独让人不解的是塔身稍稍向西北偏斜,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比萨斜塔。时人都感到疑惑,又为宝塔担忧,怕它哪天会倒塌。

喻皓说:“京师地势平坦,没有高山,而且多刮西北风。不到百年,当会平正。”果然不到百年,塔身平正如一。喻皓建塔时,已经考虑到气候因素,有意地将开宝寺塔建成了斜塔,借着风力吹正塔身,心思之精巧,估算之准确,令人惊叹。欧阳修于《归田录》记载喻皓造塔一事,称赞他“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有一钱姓木匠在杭州建了一座木塔,刚造了两三级,每次登塔,木塔都会颤动。木匠解释说:“塔顶没有覆盖瓦片,塔的上面轻,所以会颤动。”当塔顶覆盖瓦片后,木塔依然颤动如故。

木匠想不出问题出在哪儿,于是前往汴梁贿赂喻皓的妻子,让她去问。喻皓笑着说:“这事容易,但需要逐层铺上木板,然后用钉子钉实,木塔一定不会再动。”钱姓木匠按照他说的做,木塔果然不再晃动。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宝寺琉璃塔。(shutterstock)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宝寺琉璃塔又称“佑国寺塔”、“开封铁塔”。(shutterstock)

僧人换塔柱 正斜桥

北宋时,真定县造了一座十三层木塔,气势十分宏伟。然而时日一久,木塔中层的大柱坏了,导致整座木塔向西北方倾斜。眼看木塔面临倒塌的危险,众匠却爱莫能助。

僧人怀丙来到真定,先丈量了大柱的尺寸,又另作了一根新柱子。他让众匠把新柱子拉上佛塔,然后撇下众人,只带着一名随从上塔,并关上塔门。过了很久,才拆掉旧柱子,换上新的。奇怪的是,谁也没有听到斧凿敲打的声音。

柱子是支撑佛塔的重要构件,要想从中间层换柱子,稍有不慎,塔身马上就会倒塌。他和随从二人是如何拿掉旧柱子,再换上新的呢?真是难以想像。

赵州洨河上有座石桥,为了使桥梁坚固,工匠用熔化的铁水浇灌石缝。这座石桥从唐朝至北宋的几百年间,发生了多次大水都没有冲坏石桥,但因乡民常常盗窃石缝中的凿铁,时日一久,造成大桥倾斜。《宋史》记载,按照当时的情况,估计用一千个工匠也难以把大桥正过来。怀丙到来后,没有役使众人,就扶正了石桥,使它恢复如故。

以沙袋正老宅

若是房屋倾斜,明代徐杲则另有办法。

徐杲是木匠出身,官至大司空(工部尚书)。司空一职在尧舜禹时期就有。历朝历代,司空职务各异,大体上主管土木工程、兴修水利、屯田等大型项目。按明制,为工部尚书正二品。

当时,皇宫内院需要更新一栋旧殿。徐杲对着老殿审视了很久,然后在别处命人照着造了一栋新殿。到了完工之日,果断地拆断旧殿,更换成新殿,居然分毫不差。更奇异的是,谁也没有听到斧凿、敲打之声。

魏国公的大宅院,或因年久失修,房宅倾斜。他想修缮一下宅子,将倾斜的地方扶正,算了一下费用,需要数百金。魏国公请来徐杲解决难题。

徐杲叫人搬来上千石的沙袋,分别放在老宅两旁,而后就和主人喝酒去了。酒席将尽时,两人起身一看,倾斜的房宅已经扶正了。但扶正的过程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从这些记载看,历朝历代能工巧匠辈出。他们凭着双手和巧思,以匪夷所思的神技创造奇迹,其技法之高超令后人惊叹。@*#

参考资料:
《归田录》卷1
《眉庐丛话》卷9
《唐国史补》卷中
《宋史·方技下 》卷462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京杭大运河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远远超过苏伊士运河(190千米)和巴拿马运河(81.3千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古代运河。它领先于世界千年,显示中国古代航运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 万里长城矗立在古中国的边陲,千年不倒,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为中国抵御了外侵。万里长城为何不倒呢?科学家认为这归功于中国古代建筑流行的一种超强度粘合剂——糯米砂浆。
  • 中国的紫禁城(故宫)藏着很多秘密,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建于明朝的紫禁城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逾200次破坏性的地震,包括二十世纪最致命的地震,那么紫禁城是如何在如此多的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呢?
  • 中国古代的机械制造技术非常发达,可谓巧夺天工。西周时曾有一名叫偃师的巧匠,为周穆王制作了可像真人一样歌舞的机器人。其内脏、筋骨、支节、皮肤和齿发也像真的一般。
  • 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和潮州湘子桥被列为中国四大古桥。这些桥梁是世界建筑杰作。
  •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它气魄雄伟、工艺高超,拥有“海内第一桥”、“天下第一桥”之美誉,与河北赵州桥齐名。
  • 泸定桥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没有建桥之前,人们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由于水流湍急,无论官民,商旅,还是藩地使臣过河都很艰难。
  •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 新疆的坎儿井鼎盛时期曾多达一千多条,全长5,000公里,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开辟了沙漠绿洲文明,展现中国古代地下水利工程的成就。
  • 中国古代杰出的大工程建筑涉及军事防御、水利堰渠水道、皇宫帝陵、交通桥梁和宗教建筑与艺术等等的范畴。其中的万里长城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一个,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着录的灼灼星曜,闪烁着中华建筑工程傲世的光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