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新解】坐井观天——古人观天象

作者:俞元/周天鹰
font print 人气: 767
【字号】    
   标签: tags: , ,

说到“坐井观天”,人们便会想到庄子寓言中那只坐在井底的青蛙,不知道大海之浩瀚、天地之高远,却沾沾自喜。现在多用来讽刺目光狭隘、自以为是的人。其实坐井观天还有一个传说,讲的是古人观测天文的故事。

古时有个杞国人,白日看风云,夜晚观星象,长年不辍。一个冬夜,杞人去地窖拿菜,爬出菜窖的瞬间,看见天上的星星被菜窖口分成一个个固定的圆圈。于是他在高地上挖井,根据不同的井深(就像调节望远镜直筒长度一样), 把天空划分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因为聚焦,看到的星象更清楚。他长期坐在井里观测天象,掌握了星象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 他的故事被后人广为流传,后人嘲笑杞人坐井观天、目光短浅,却忘记了他坐井是为了观测天象

北京古观象台的圭表。(公有领域)

古人通过局部的视野来观察天文,也是有案可稽的。三千多年前,周公姬旦在阳城(今登封东南告成镇)建立了周公测景(影)台,所用仪器叫“圭表”。 表是石柱,圭是与表相连的座子,太阳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 利用土圭观测日影,就能比较准确地测定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测定出太阳年(回归年)的长度,验证四时,制定历法。 在周初分封诸侯国时,周公还根据各地夏至时的日影长度,来确定“诸侯受封土地的疆界”。

还有更早的,距今四千七百年前的陶寺古观象祭祀台遗址,有13根柱子、12道观测缝。 从第二个观测缝可以看到日出为冬至日;从第七个观测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从第十二个观测缝可看到日出为夏至日……12道观测缝,能掌握24节气的变化规律。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古人通过坐井、日影、狭缝等简单可行的方法来观察深奥的天象,以小见大,一叶见秋。过去的气候、天象变化对古人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古人非常注重观测天文,让人类的生活更接近于天道、天意。“人”恭立在“圭”表旁,便是“佳”字,越符合天意的人,越美好;“人”类“走”向天文台,用“圭”表观测天文,便是“進”字,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叶公本名沈诸梁,楚国王室后代,24岁时被楚昭王封到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他组织叶邑百姓兴修了东、西两陂大型水利工程,东陂防洪、西陂蓄水。他把水利施工图画在自家墙壁上(因为竹简不适合画图)、梁柱上、衣服上,在每个水渠的出水口都画上龙,并称之为“水龙头”,以求风调雨顺。
  •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句话在中国流传已久,现在人们都理解成:别人瞪我一眼,我也瞪他一眼;别人用牙齿咬我,我也咬他。其实,这句话来源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意义完全相反,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击落别人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要被打掉;如果一个人挖了别人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要被挖出来。
  • 《列子.天瑞》中有一篇寓言故事,说古代有个杞国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杞人因忧天而被贻笑千古,人们认为他的忧虑是毫无根据和不必要的。子非杞人,焉知杞人之忧?你知道他有过什么样的可怕经历吗?
  • 把粗粗的铁杵磨成一根针,没有人会做这样的傻事!大家都知道铁杵比针值钱,一个铁杵能换回许多根针,为啥还要几十年的光景去磨铁杵呢?其实李白和真武大帝看到磨针的老婆婆,她们不是人,是神!她们只不过用磨针这种方式,点悟一下修炼中的人。
  •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它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约五华里的洨(音淆)河之上,是座石砌拱桥,当地俗称大石桥,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大约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迄今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 明朝有个乡民锄田,发现了古城墙的遗址,便顺手挖了起来,看见一块色泽漂亮可爱的石头,就将这石头带回去给自家的小孩做玩具玩耍。过了几天,他家发现这石头的奇异之处:每逢中午和晚上子时(23点到凌晨01点),这块石头都会“铿然有声”的发出鸣响。他觉得奇怪,就将其摆在自家的神龛上。
  • 最甜蜜的“杀手”?一天60克糖,60天后身体会有怎样的巨变?吃糖也能上瘾?戒糖如戒毒?
  • 在中国古代,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特别良善的状态,人们重德崇道,对人体、生命科学有着独到的认知,也因此留下了不一样的文化遗产。单就镜子而言,在古文献中留下了大量传奇记载,远超科幻纬度,令人匪夷所思。
  • 进入莫斯科中央地铁站,像是进入了富丽堂皇的宫殿,高大的大理石立柱,雄伟的拱门,精美的壁画、浮雕……柔和的灯光照射在大理石柱面,让人宛如进入了灿然的艺术殿堂。很多游客在等待地铁时,常常惊叹于地铁内部建筑的宏伟:这真的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建成的吗?
  • 从神话中走出的千古奇迹,20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国,展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传说中的李冰到底是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