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边的贤人

大明开国帝师 太子跳河、皇后素食都为他

文/宗家秀
图为宋濂画像,据清上官周《晚笑堂画传》摹绘。(公有领域)

图为宋濂画像,据清上官周《晚笑堂画传》摹绘。(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04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纨绔子弟们佩刀挂玉、华衣丽服,他一点都不羡慕,虽贫困,他却总是面有喜色。有人很奇怪,他说:我心中有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享用不如人,得到了我高兴,失去了我也高兴,我还有什么忧虑啊!

从神童到一代文宗

宋濂(1310-1381)是早产儿,但没有先天不足,反而成“神童”:六岁上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九岁能诗,日背两千字。少年时,一周就能将五万多字的《四书》烂熟于胸。

宋濂小时候喜爱读书,因家贫,就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回来抄,并提前约好还书的时间。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都结冰了,手冻得僵硬,他也不懈怠,抄写完毕,再一路快跑去还书,从来不超时。

二十岁后,宋濂师从名师,在江南郑义门执教二十余年。他遍览郑义门数万册的藏书,很快就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年少求学时,纨绔子弟们佩刀挂玉、华衣丽服,宋濂一点都不羡慕,他单衣鄙履,虽贫困,却总是面有喜色,有人很奇怪,宋濂说:我心中有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享用不如人,得到了我高兴,失去我也高兴,我还有什么忧虑啊!

四十岁后,宋濂进入仙华山,一边神隐修道,一边著书立说。

宋濂画像。(公有领域)
顾见龙《中国历代名人画像》之宋濂画像。(公有领域)

开国帝师

1358年,朱元璋听闻宋濂学问大,聘他做世子朱标的老师,朱标为太子,宋濂即为太子师。因朱元璋只是粗通文墨,学识渊博的宋濂就成了他常常请教的老师了,所以宋濂其实也算是开国帝师。

经常在皇帝身边,性格慎密的宋濂知道很多朝廷机密,他守口如瓶,从不向外泄露。

他曾经说:“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吗?”一次宋濂与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探察。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前日饮酒的细节,宋濂以实相告。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因此朱元璋越来越相信宋濂的诚实。

明太祖朱元璋像。(公有领域)
明太祖朱元璋像。(公有领域)

朱元璋有时问宋濂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谈那些品行好的大臣,问其原因,宋濂回答说:“品行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与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

朱元璋曾震怒于主事茹太素呈上的一万多字奏章,有人顺着皇帝,说这是大不敬。宋濂直言:“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朱元璋因此更信任宋濂了。

宋濂入朝为官时,门上曾书字自勉:“宁忍饥而死,不贪利存活。”有日本使臣曾赠他一百两黄金,以求文章,宋濂辞而不受。他说:“天朝的侍臣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

宋濂对皇帝说,圣人之道,唯在乎治心,正则治,邪则乱。他给朱元璋讲《春秋》、《史记》,说尊王者之道,天下可定。

一次,朱元璋手捧《黄石公三略》,兴趣盎然地想与宋濂谈论。宋濂说:“《尚书》二《典》三《谟》才是帝王之学。”朱元璋说:“这个我当然知道,还有什么帝王之道?”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人将其内容贴在宫殿两边的墙壁之上。他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的内容。

宋濂教朱标儒家仁义之说,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大道,告诫他,君王要以民为本,贤德的君主要重视自身“德、仁、敬、诚”的修养。

明朝建国后,宋濂先后负责主持编著前朝的国史《元史》,还有明朝的法律大典。他著作等身,一生著有各类集说、史书多达五百多卷。后世尊其为国初名儒、一代宗师,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

太子以死相谏 马皇后素食劝谏

1377年,67岁的宋濂告老还乡。回到金华老家后,宋濂穿布衣,饭蔬食,埋首读书著述,两耳不闻窗外事。

1380年,爆发了“胡惟庸案”,开国功臣、丞相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九族,大批官吏被牵连诛杀,宋濂一家也遭祸,宋濂的孙子宋慎、次子宋璲都被株连处死。

宋濂从家中被戴上枷锁,押解到南京候死。太子朱标听闻后,大惊失色。他认为自己的老师忠心可鉴,绝不会结党反叛。

朱标流着眼泪向父皇求情:愚笨的我只有一位师父,请陛下哀怜,不要处死。朱元璋大发雷霆:等你做天子时再哀怜吧!

太子听了惊恐不已,跑到金水桥,投水自沉。朱元璋得知,连忙命人速救,救不起来,统统处死。

太子被救起后,朱元璋骂道:痴儿,我杀人与你有何相干!太子哭着说:我的师父都死了,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吃饭的时候,宽厚仁慈的马皇后吩咐奴婢端上素食,朱元璋问何故,马皇后说:“宋学士刑斩了,我特素食祭奠。”

说着说着,马皇后就垂泪了:“民间一个学生对待自己的塾师,都终身难忘,何况宋先生教授太子王道经学,如今遭杀身之祸。他早已辞官在家,京城之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马皇后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马皇后画像,明代宫廷画师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面对太子以死相谏,马皇后素食劝谏,朱元璋最后只好打消了处死宋濂的念头,将宋濂流放四川茂州(今汶川一带)。

押解途中,已年过古稀的宋濂正坐敛手而逝。这位从少到老,几乎没有一天手离书卷的一代文豪,就这样命陨夔州了(今重庆奉节)。

1496年,宋濂被平反昭雪,并恢复官爵,获追谥为“文宪”,但此时距他离世,已有115年了。@*

参考文献: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
郑晓《皇明名臣记》
焦竑《玉堂丛语》
徐永明《宋濂年谱》
张岱《石匮书》
何乔远《名山藏》
郑楷在《宋公濂行状》
王鏊《震泽纪闻》
徐祯卿《剪胜野闻》
宋濂《潜溪前集》

点阅【皇帝身边的贤人】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庚巳编》记载,明朝初年,山西有一个人,人称“金箔张”,擅长制造金箔。此人灵巧多能,从小就会很多工艺技能。张军会道术,早上骑一头驴到杭州,晚上就又回到山西。倏然之间,他就走了数千里。或者,用草扎一个龙,施展法术,跨龙而行。回到家后,就将草龙挂在房檐下。
  • 打开中国历史画卷,不难发现,那些留下千古英名的帝王不仅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如金刚铸造的超常意志,而且均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助力,在危难时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并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这其中就有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希冀天下共享太平盛世的明成祖朱棣,以及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
  • 上古五帝时期就有了高等教育,当时的教育场所叫“成均”,虞舜时称为“上庠”,夏朝时称为“东序”,商代时称为“右学”,周代时名为“东胶”。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太学”的说法;从汉代开始,“太学”成为国家在京师所设大学的正式名称。
  • 八大山人挥笔尽兴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幡然另一种景观,他的绘画实在妙不可言。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 刘庭式坚持娶了盲女做妻子,两人一直白头到老,后来盲妻去世,刘庭式十分的悲伤,一直都不肯再娶。
  • 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