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韵】大文豪苏轼的美食路线图

人气 5210

文以载道,史以鉴今,新看千古笑风流,天韵真机史中藏。观众朋友好,欢迎和我们一起走近“文史新韵”,我是扶摇。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说来说去,都是绕不过一个“吃”字。说起中国古代最会吃的名人,恐怕非苏轼莫属。他热爱美食,发明美食,甚至还会给美食写诗作赋。让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肉”,也是出自这位大文豪的手笔!

听新闻:

(听更多新闻请至“听纪元”平台)

翻开苏轼的履历,可能会让我们大吃一惊。这位读书人,曾经被皇帝认证拥有“宰相之才”,20岁科举中第, 35岁以后,大部分岁月却在被贬官中度过。由于苏轼坚持原则,不屑参与当时新旧派的党派之争,所以他的一生中,一直遭受大臣们的排挤。就像他在诗词中总结的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就是他被贬谪之后去的三大地区。

苏轼的一生,用“怀才不遇”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但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一直坚守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心态。更重要的是,苏轼苦中作乐,每到一处就发掘美食,竟用他的贬官岁月,在宋朝的版图上勾勒出了一条美食路线图。传说,用苏轼名字命名的菜,就有64道!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这位美食名家的脚步,一探大宋的风味小吃吧。

示意图:清 陈玫《山水楼阁图册》。(公有领域)
示意图:清 陈玫《山水楼阁图册》。(公有领域)

第一站,黄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

苏轼刚到黄州,就写下了一首诗,大方说出自己爱好美食的本性:“自笑平生为口忙。”(《初到黄州》)他发现,长江的鱼、山中的竹笋,都是那么鲜美可口,于是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虽然自己已经是被放逐的罪臣,但只要有美食作伴,能品尝到当地好吃的食物,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这首诗还不算什么,另外一篇《猪肉颂》才是美食界的经典。因为苏轼经济拮据,只买得起“价贱如泥土”的猪肉。黄州的猪肉便宜,因为当地富人不爱吃,穷人又做不好。但是苏轼却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烹调方法,把它变成一道味美价廉的特色菜。

这首打油诗里,竟然还介绍了烹饪的步骤:“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锅子洗净后,放少许的水,小火慢炖;耐心等待,不需要催,火候到了肉香自然就飘出来。这道菜有多美味呢?

这位大诗人意犹未尽地说:“每天早上起来吃上两碗,让人又饱腹又满足!”就是这样一首《猪肉颂》竟然成了千古美食的秘方。直到今天,“东坡肉”还是深受大家的喜爱!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颂》

相关影片»

第二站,往南走,到了惠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

广东的四季温暖如春,山中花木繁盛,于是这位美食家,就专门跑到罗浮山下,按照时令吃遍枇杷、杨梅、荔枝等各色水果。甘甜多汁的花果,意外激发了苏轼的创作灵感,在他的《惠州一绝》中写下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么旷达超然的情怀,谁又能想到这是出自一位屡次遭贬官的老人家之笔呢?

天天吃水果,当然不够。美食家苏轼,还是要有好肉陪伴。由于当时的惠州城有规定,每天只能杀一只羊,苏轼买不起,就私下嘱咐屠户,给他留下没有人要的羊脊骨。这下可好,苏轼在家,又兴冲冲地开始烹饪新的美味了:先把羊脊骨煮熟,浇点酒、撒点盐,用火烘烤至微焦。品尝一下脊骨中的碎肉、稍稍地吸一下骨髓,真像是吃螃蟹一样鲜美!

遇到美味,还要分享给别人。苏轼特意给弟弟写信,介绍这种作法,还开玩笑说:“这样做太好吃啦,但是等一等,怎么我身边的几只狗,好像不太开心的样子?”

苏轼私下嘱咐屠户,给他留下没有人要的羊脊骨。示意图:清绘本苏州市景商业图册。(公有领域)
苏轼私下嘱咐屠户,给他留下没有人要的羊脊骨。示意图:清绘本苏州市景商业图册。(公有领域)

第三站,海南的儋州。

古代的海南,不像现在是旅游胜地,那时还没有被开发,是真正的蛮荒之地。不过随遇而安的苏轼,依然能在这里发现秘密小吃——生蚝。他给儿子写信,特意提到,他吃海鲜的快乐,并嘱咐儿子:“你不要告诉朝中的大臣,这里有好吃的生蚝,不然他们会争着往南跑,跟我争抢美食的呀!”其实,当然不会真的有人抢着要贬官到海南的,不过,这还真让人深深体会到了苏轼从容乐观的心态!

苏轼对美食的热衷,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在病中,也抵不住美食的诱惑。比如《子瞻患赤眼》中记录,苏轼某天得了眼疾,医生严禁他吃肉,他就争辩说:“我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因为眼睛有病,就不让嘴巴吃肉呢?”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在《养生》一文中发誓说:“从今以后,我每顿饭不超过一杯酒、一种肉食。要是家里来了贵客,那就把食物丰富三倍,只能少不能多!”看来苏轼对美食也会有理智的时刻。

但是他到底能不能做到呢?那就看看他的另一篇经典名作《老饕赋》。

大家都知道,饕餮是传说中一种非常贪吃的猛兽,也就是今天人们常常说的“吃货”。那“老饕”岂不是吃货中的吃货?通过了解前面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美食的态度,一如他对文学、艺术,非常地专注、讲究,可不是一味的贪嘴!

这篇文章就描写了一场完美得无可挑剔的大餐盛宴!首先是有庖丁、易牙这样的超级大厨登场,使用新鲜的水、洁净的炊具,柴火也烧得恰到好处,再经过复杂的蒸、煮、煎、炸等工序,才能完成一道好菜!

食材的选择更是精细,猪肉只吃颈部那一小块最好的肉,螃蟹只要霜冻前肥美的大螯。还有什么樱桃蜜、杏仁糕,简直是汇聚了天下最精美的食物!这还不算,吃美食一定要欣赏着歌舞、陪着酒茶,苏大文豪的这场宴席,才能算完美收场。这哪里是吃货,竟是古今第一的美食大师!

示意图: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公有领域)
示意图: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公有领域)

所以,在《老饕赋》问世之后,人们就把“老饕”作为美食家的代名词,来向北宋的第一才子苏轼致敬。不要忘了,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作品,也正是在这种颠沛流离、困顿失意的情况下完成的,可能这就是历史上常见的“贬官文化”吧?

就像司马迁所说的,周文王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能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

而司马迁本人,也是在忍受着宫刑之苦中,完成了《史记》这本巨著。

不错,古时候的许多文人名士,也都是在人生的低谷中,创造出了不朽的经典作品。

而到了苏轼这里,一边用行动传承着中国精致的传统饮食文化,一边用文字展示苦中作乐的饮食雅趣,激励和鼓舞着后世!苏轼的作品,文采和风趣兼备,但是真正吸引我们的,恐怕是字里行间传达出的那种超越苦难、豁达超然的精神力量吧!

示意图:明 唐寅《事茗图卷》。(公有领域)

好了,今天的“文史新韵”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再见。

欢迎订阅视频: http://bit.ly/WSXYYT

【文史新韵】系列文章: https://www.epochtimes.com/gb/tag/文史新韵.html

【贤后传】系列文章: https://www.epochtimes.com/gb/tag/贤后传.html @*

撰稿:扶摇,制作:李倩、扶摇,责任编辑:苏明真

相关新闻
【文史新韵】心性轩朗 霁月光风 最是湘云
【文史新韵】高皇后薄姬仁善无求 富贵命中有
【文史新韵】玫瑰般的探春 别样潇洒才情
【文史新韵】我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位好姑娘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