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孩子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我该怎么办

要正确诊断ADHD,须经完整的临床评估,必要时需请家长及学校老师配合协助评量孩子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活动量及注意力情形等内容。(图左: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精神医学部医师王彦钦)(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提供)

人气: 6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0年10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倩玉台湾新竹报导)小光升上小学三年级后,新的班级导师常常向小光父母反映:小光在课堂上时常动来动去、无法专心,甚至跟同学在课堂上说话或玩了起来。导师向爸爸、妈妈表示小光可能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建议家长带小光就医。小光父母听老师这么说,虽然没直接反驳老师,但心里闷闷地生着气,觉得小光从幼稚园到小学一、二年级都这样活泼好动,以前的老师从来也没要他们看医生,是不是老师给孩子贴标签。

学期要接近尾声了,小光似乎越来越难跟上学习进度,回家功课也越写越晚,小光父母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验,建议还是到医院评估看看。经过完整的评估后,医生向家属和小光详细说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小光也自述有时明明就想听老师上课,却还是忍不住分心玩了起来。听取了医师建议,小光和爸妈决定一起开始练习规划写作业的时间,和老师一起讨论如何在上课时提醒小光专心,并配合医师开立的药物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日,小光发现自己可以更专心,对学习更有兴趣,爸妈和老师也不再为此而关系紧张了。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精神医学部医师王彦钦说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简称ADHD)是指大脑中包含前额叶在内等掌管注意力、控制与计划的脑区发展异常的疾病,目前没有文献资料显示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导致ADHD,但家庭与学校的介入可能影响日后ADHD症状的严重度及其他情绪、行为问题。这些孩子因为专注力与冲动控制能力不佳,所以在学校课业、完成日常生活程序、组织与规划事情等方面时常受到挫折。这样的挫折连带影响孩子的自信与人际关系,若是大人误以为孩子是不用心、明明做得到只是不愿意做,而因此对孩子多指责,反而不利孩子的发展。

王彦钦说明,现今医疗资讯普及,一般社会大众对ADHD有较多认知,但也有许多人忧心ADHD是否被过度诊断,而让孩子被贴上负面标签。要正确诊断ADHD,必须经过完整的临床评估,搜集不同情境下的资料,必要时配合智力测验、注意力测验等项目才能确定诊断。除了专业诊断外,同样重要的是要厘清这些注意力不足或过动、冲动的症状造成哪些困扰?了解孩子、老师与家长对这些困扰的认知,才能让大家针对孩子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协助。

王彦钦进一步说明,ADHD的治疗必须考量孩子的需求,有时孩子过动跟冲动的症状随着年纪增长而较能自己控制,也有时低年级的课业孩子用有限的注意力还可以应付,但升上高年级后,课业变得困难就需要家庭或学校给予额外的协助。家长与老师不必将ADHD当作洪水猛兽,在了解孩子的需求后,可针对生活规划、沟通与管教方式开始着手,透过正向引导与有秩序地安排增强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减少可能让孩子分心或难以控制冲动的环境干扰因子。

王彦钦说,若ADHD的症状仍显着影响孩子的学习、人际关系、甚至情绪状态,药物仍是目前研究中最能有效改善ADHD核心症状的治疗方式。许多家长担心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而拖延孩子接受药物治疗的时机,其实许多研究都显示副作用大多短暂而轻微,或者可透过转换药物剂型而改善,在医师审慎评估下使用药物,反而可减少长期的情绪困扰或其他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有时家长或老师把用药当成对孩子问题行为的惩罚,也可能造成孩子对药物的反感。比较正向的态度应该是让药物成为一项工具,协助孩子克服专注力的困难,而让孩子完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王彦钦提醒,孩子在各种情境中可能展现出不同的样子,家长与老师也有各自在意的面向,进而对孩子有不同的观察及行为解读。无论有没有ADHD,家长与老师其实都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角色,也都能提供孩子正面的影响,若能积极沟通、寻求共识,才能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面向给予积极协助与鼓励,对于ADHD的完整治疗,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责任编辑:晓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