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著述自娱”的明朝嵩阳名士兰茂

文/颜丹
兰茂所着之书不仅数量惊人,且涉猎广泛,从中草药、音韵学、诗词歌赋到军事要略,足见其对“医道、阴阳、地理、丹青无不通晓”。(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4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明初时,在云南嵩阳(今嵩阳县杨林镇)一带,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名士,从不惑之年到古稀之年,至少撰写了19部(明正德《云南志》载)为“滇人多传之”并影响至今的经典巨著。他所着之书不仅数量惊人,且涉猎广泛,从中草药、音韵学、诗词歌赋到军事要略,足见其对“医道、阴阳、地理、丹青无不通晓”。这位名士就是被时人称为“小圣”、被后人称为“隐士”、“理学宗匠”、“百世之师”的兰茂。

兰茂(1397—1470年),字廷秀,号止庵。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年十三通经史”; “年十六时,凡诗史过目辄成诵”。他“冲澹简远,不乐仕进”、“耻为章句学”。二十岁就“耻于利禄,自扁其轩曰:‘止庵’”。于是,通晓经史、饱读诗史的他终生都未踏上仕途,甚至无心科举,而仅“以著述自娱”。

他“返求《六经》,究心关、 闽、濂、洛之微,欣然有得”;“其所为诗文,皆高古有深意”。他曾说“功名利禄非儒者志(《玄壶集》)”;感慨“昔人当此年,仕路几反复”;但“吾宁虚以欹,胜彼满而覆”(《正统乙丑予年四十九,用李太白紫极宫感秋诗韵》)。在他看来,“匆匆车马客,未必胜骑牛”(《牧》);“功名未必胜清闲”(《端午日》)。

他参透了“泛泛尘缘,茫茫因果(自题像赞)”,对人“或沉溺于货利兮,或老死于功名”(《乐志赋》)而感到怅惘。他“因知有为皆虚幻,始信无为即圣贤(《七十自赋十首》)”,于是“愿作尧舜民,击壤歌时雍”;看到“古来耕钓间,往往皆英雄(《秋夜吟》)”,也希望自己能“入为洁己士,用有康济功”。

兰茂认为“古来耕钓间,往往皆英雄”。图为明‧蒋嵩《秋溪放艇图》局部(公有领域)

兰茂淡泊名利、心性高洁;无法成为良相,却有志成为良医。他怀揣着济世安民的愿景,又“因母病”而开始钻研医学。他自幼对草药十分感兴趣,经“考其性味,辨地理之情形,察脉络之往来,留心数年”后,最终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传世之作,也是云南史上第一本中草药专著《滇南本草》。

对于这部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问世142年的中草药专著,清道光《云南通志稿》记载,“滇中奉为至宝”;《滇南本草》抄本跋中说,“传抄刊刻,家喻户晓”;重刊《滇南本草》序中说,“辨药性之周详,明脉理之精微,审见症之确切,附汤方之合宜,种种悉备,有益济世”。仰赖于“止庵先生研心草木数十年,味其甘辛酸苦,明其温燥凉热,图其柯叶形状”; “滇南之一草一木,悉有功于人世,而流传不朽”。

兰茂的《滇南本草》在滇中被“奉为至宝”,其用来启蒙读书人应对押韵的《声律发蒙》也“几于人手一编”。对于这部“切于幼学”、早于《笠翁对韵》约200年的音韵学专著,清云南督学孙人龙曾赞曰,“观先生文,言言珠玑,句句琳琅”;“吟诵之下,恍觉景物山川,皆成佳趣;庙堂经济,如在目前。学者童而习之,便不至白首茫然也。”

《声律发蒙》教读书人应对押韵,而兰茂同时期着成的《韵略易通》则用来教普通人识字。《韵略易通》已被载入《明史‧艺文志》中。明进士毕拱辰赞之曰:“汰繁归简,披览如列眉,嘉惠后学甚殷”,因此被“家传而户购之”。到清代编《四库全书》时,“由两淮采进”,将其收入经部小学类存目提要中。

说到《韵略易通》,里面那首《早梅诗》颇有妙处。诗曰:“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兰茂“变尽古法,以就方音”,他将20个声母编入诗中,使初学者在悠然的诗境中,就能记住声母的发音。

兰茂的《滇南本草》在滇中被“奉为至宝”。(fotolia)

凡读过兰茂《玄壶集》的人,或许会认为他是一位得道高人。因书中近百首诗词能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儒、释、道精神的理解与诠释。他在《本》一诗中写道,“大道本乎仁义,要人能守能行。顺则禹汤文武,逆则幽厉恒文。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他还有诗云:祸福之来,本乎天命;又有诗说:损人益己,岂必能安?在兰茂看来,假儒生“熟读五经四书,不曾行得纤悉”;假和尚“奉戒不专,由贪致罪”;假道士“信道不笃,罪即随之”。

对天道似有所悟的兰茂通药草、通音韵、通诗词,似乎还懂点儿兵法。在其著述中,《安边策条》就与兵法策略有关。据民国《嵩明县志‧大事记》记载,明英宗十三年(1448年),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奉命第三次去征服麓川。过嵩明时,特意绕道杨林,去拜访兰茂,想问他是否有锦囊妙计。兰茂回答说:“欲要麓川破,船往山上过”。离开兰茂后,王骥百思不得其解。到达麓川后,依然没什么收获。有天晚上,他听到泉水声,突然就想明白了兰茂所说的那句话。于是,他“用水攻麓川,遂破毁贼砦,麓川平”。

兰茂的一生如他所说,活在“耕钓间”、“始信无为”,仅凭“嗜学”、“返求《六经》,究心关、 闽、濂、洛之微,欣然有得”,就在家中写出了诸多影响深远、济世利民的传世之作。兰茂去世后,曾中清末“经济特科”第一名的袁嘉谷在其墓联上写道:“古滇真名士,玄壶老诗人”;又为兰公祠题写诗句:“畅儒风于千古,濂洛关闽有替人”。清朝光绪年间任云南高等学堂教务长的陈荣昌也为其题匾,称他为“古之天民”。@*#

注:关、 闽、濂、洛,指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颐、程颢,即为宋代理学的四大流派。

参考资料:

《嵩明州志》
《云南志》
《滇南本草》务本堂序
《声律发蒙》渊雅堂本《叙》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九十六卷

责任编辑:李婧铖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 针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况危急的病人。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现代西医在病人停止心跳后、感到束手无策时,常用来安慰其家属的一句话。无论家属再怎么请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见为实的西医大夫都很难再去试着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体玄奥无穷,非源于现代科技的医疗设备、电子仪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细密繁杂的穴位与脉络,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洞见、识别。然而相比之下,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却能窥探其奥妙所在。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在中国古代,令人大开眼界的神奇医术似乎无所不在。无论是深居在乡野村头,还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过,总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秘制良药的民间大夫。他们的医术或经由高人传授,或经由祖辈代代继承,其药到病除的妙术不仅惠泽了一方百姓,在机缘巧合下也曾为深宫中的皇族排忧解难。
  •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