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的祁门名医汪机

文/颜丹
在其父看来,良相之责在于“泽之所及”,要尽全力惠及天下苍生。入仕为官,若成不了良相,就不如用医术“益众”来得更深远、广博。(St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安徽祁门一带自古名医迭出,但因“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而被记载于明史《李时珍传》的却只有一位,那就是汪机。汪机(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居士。他生于儒医世家,其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及叔伯辈同族汪宦皆为名医。其父汪渭不仅精于医术,且著述甚多。而汪宦则是明嘉靖时太医院御医徐春甫的老师。

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对汪渭、汪机父子俩进行了这样的概括:汪渭“少习儒业,精医学,存心济物,志不在名,活人甚多”;而汪机则“业《春秋》,补邑庠生,习父医,尤得其精妙。郡人求治,多效,日益众,居士弗容辞”。父“习儒业”,而子“业《春秋》”;父“精医学”,而子“习父医”。不难看出,汪机无论学儒还是从医,皆受父亲影响颇深。

自幼习读儒家经典的汪机未能走上入仕为官之路,转而继承父业,踏上了悬壶济世之途,这并非是因他一味听从父亲之命,而是源于“存心济物,志不在名”的父亲对他的谆谆开导与启发。

汪机自成为“补邑庠生”后,就“屡试不利”。但他父亲开导他说:“昔范文正公尝自祷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意谓仕而不至于相,则其泽之所及,顾不若医之博耳。”在其父看来,良相之责在于“泽之所及”,要尽全力惠及天下苍生。入仕为官,若成不了良相,就不如用医术“益众”来得更深远、广博。在父亲的启悟下,汪机放弃学习“科举浮文”,开始研读“医家诸书”,以“济物”、“活人”为其毕生志向。

徐春甫说,汪机“弃儒就医”;汪机也认为自己是“弃儒业医”,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他自幼学儒,才使其具备了当良医的德行。儒家有言:“百善孝为先”。孔子曾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在学儒之人看来,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立身处世的根本。而汪机最早被人发现其精湛的医术,就是因他治好了母亲多年的顽疾,后来还三次为晚年的父亲治好了重病。

汪机三次为晚年的父亲治好了重病。示意图,图为明代文徵明的《品茶图》轴(局部)。(公有领域)

据《石山居士传略》记载:“其母孺人病头痛,呕吐十余年,居士起之如故。以望公晚年三染疾,亦三起之”;“于是益加研究,诊治病者,百试百中,捷如桴鼓,声名益彰”。《祁门县志》云:“汪机,……母病呕,遂究心医学,凡岐黄扁仓诸遗旨,靡不探其肯綮,殊证奇疾,发无不中。”其高足陈桷也在为其撰写的小传中这样描述:“先生……性至孝。因思事亲者不可不知医,复精于医,赖以存活者众。”

汪机因“孝”、“事亲”而“究心医学”。此后几十年,“凡岐黄扁仓诸遗旨,靡不探其肯綮”,因此才达到“殊证奇疾,发无不中”的境界。可见,他毕其一生,博览医书、潜心钻研医学经典,是实现其医术超凡、精湛的必备条件。

直至年逾古稀,汪机依然手不释卷,尤其对《灵》、《素》、《难经》、《伤寒》等中医古典专着甚为精通。同时,他倾尽心力,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编补医学古籍。自天命之年著书立说,一直笔耕不辍。他为撰写出《医学原理》而“朝究暮绎,废寝忘食,经历八春”;为整理出《伤寒选录》而历经数十年;为订正《脉诀》中的偏误,多次徒步往返于祁门与歙县之间,以重金抄录《脉诀勘误》,最终完成了《补定脉诀勘误》一书。

汪机不仅对医书精通,其出神入化的医术也为世人所称道。据其高足陈桷回忆,汪机“回天之术,曾以极夭扎于同人”、“医足以逼岐黄之真”。他“诊治病者,百试百中”,以至于生病的人只要听到他走到窗外时发出的咳嗽声,就立刻感到欣喜,好像痊愈了一般,最终被他完全治好的人也特别多。

据《石山医案》记载,是凡患者见治于汪机,就如同饥饿之人得到了食物、干渴之人得到了可饮之水;就如同陷入困境的人得到了援助,从此一跃而起,陷入危难的人得到了扶持,从此转危为安。

为订正《脉诀》中的偏误,汪机多次徒步往返于祁门与歙县之间。图为明 唐寅画山水人物册 临溪眺览。(公有领域)

汪机“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与其父“尝以医活人,至数千指”相比,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父亲很欣慰地对他说,“你有如此高明的医术,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作为儒医,汪机对父母尽孝,也以一颗仁心来对待百姓。无论远近亲疏,是凡来求医问药的患者,他都“竭力治之,至忘寝食”。而对于无法救治的人,他也直言相告,从不隐瞒。他常说,身为医者“不可轻视人之生死”。他还免费为穷苦的病人进行治疗,甚至资助其药物。

明朝嘉靖年间,祁门突发瘟疫,一时间死亡相继,哭声载道。汪机心系当地百姓,于是自己出资购买药材,并配制成汤药,盛放在家门口的大瓦缸中,免费施予民众。未久,瘟疫得以遏制,得救之人不计其数。

嘉靖十年(1531),年近古稀的汪机在《石山先生像赞》中写道:“平居不敢干名而犯义,交际不敢口是而心违。事求免于流俗,礼求合于先儒。谦约节俭,乐易疏愚。不求闻达,甘守穷庐。宁为礼屈,勿为势拘。……惟求无愧于心欤!” 嘉靖已亥年(1539)十二月,一代儒医汪机在故乡祁门与世长辞。@*#

参考资料:

《石山医案刻序》
《石山居士传略》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 针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况危急的病人。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现代西医在病人停止心跳后、感到束手无策时,常用来安慰其家属的一句话。无论家属再怎么请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见为实的西医大夫都很难再去试着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体玄奥无穷,非源于现代科技的医疗设备、电子仪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细密繁杂的穴位与脉络,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洞见、识别。然而相比之下,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却能窥探其奥妙所在。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在中国古代,令人大开眼界的神奇医术似乎无所不在。无论是深居在乡野村头,还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过,总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秘制良药的民间大夫。他们的医术或经由高人传授,或经由祖辈代代继承,其药到病除的妙术不仅惠泽了一方百姓,在机缘巧合下也曾为深宫中的皇族排忧解难。
  •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