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华文化.灯谜

元宵猜灯谜1 “字谜”你猜对多少?

作者:容乃加

元宵猜灯谜,增长文化高度。图是台湾元宵节景。 (宋碧龙/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5349
【字号】    
   标签: tags: , , ,

灯谜的文化内涵不可小觑,风雅趣味是灯谜的文化特色之一,内涵又广又博,搜罗自经史典籍,稗官野史,文学著作,民俗杂谈等等,无所不包,运用巧思修辞制成谜语,让人猜射谜底的文句、诗句、人名、地名、词牌名、算术名、俗语、用物等等,五花八门,展现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猜灯谜测测自己的文化高度。

风雅趣味是灯谜的文化特色,鬼斧神工的“射技”曾经迷倒许多文人雅士智多星。制作灯谜有深浅层级,古人也探索出了一些灯谜修辞的格式,顾禄《清嘉录·打灯谜》中记载说:“考灯谜有二十四格”,最古的是“曹娥格”。

“曹娥格”字谜源起汉代大文学家蔡邑,他在读了邯郸淳写的曹娥碑文之后喟然而叹,就以隐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音同“几就”)”留下赞赏的评价,隐射“绝妙好辞(“辞”的异体字)”。这是一种“字”谜,运用对文字的理解会意能力进行拆解、合字进行猜谜。[1]

“增损字句”的猜字法将谜面的“字”或“句”进行增减合字、拆字来猜字谜,可说是最基础的灯谜,展现神传汉字独特的内蕴、构字方式和丰富内涵,也是前代小儿启蒙教育的趣味游戏。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字耘松,号瓯北,公元1727~1814年)的诗作《上元后一夕同儿辈市口看灯》,就描写元宵带着儿辈看灯“发蒙教猜春谜字”。

笔者搜索了些许民初时人的著作,这里先将搜罗的部分“猜字”佳谜巧谜,展给今人来猜一猜。寓教于乐,古人早有,借此乐一乐、测一测自己解“字”的文化能力,也是在家玩味元宵一乐也!

猜字格,猜字兼会意,谜语:(*答案见下方)

1. “黄昏”射一字(食物)
2. “宁波路”射一字
3. “拿不出手”射一字
4. “千金之子”射一字
5. “真女假儿”射一字
6. “半放红梅”射一字
7. “买酒赏中秋”射一字
8. “修竹弹芭蕉”射一字
9. “半墙斜月十分低”射一字
10. “伐木声中遇洞宾”射一字
11. “一船斜泊一船开”射一字
12. “二十四桥明月夜”射一字
13. “是非只为多开口”射一字
14. “一心摘笋莫成竹”射一字
15. “一直两点,一直两点”射一字
16. “十字在口里,无头又无尾”射一字
17. “浅草遮牛角,疏篱露马蹄”射一字
18.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并落马蹄前”射一字
19. “罒”射古文一语四字
20. “人”射古文一语四字
21. “双龙分守”射二字
22. “同焉”射古人名二

红楼迎春,喜元宵灯谜。图为清代孙温绘制《红楼梦》图画。 (公有领域)

**************

猜字格,猜字兼会意,谜底:
1. “酱”
2. “通”
3. “合”
4. “婗”
5. “耍”(*假儿故用谐音“而”字)
6. “繁”
7. “湖”
8. “静”
9. “将”
10. “哥”
11. “激”
12. “梦”
13. “匪”
14. “恂”
15. “慎”
16. “鱼”
17. “芜”
18. “熊”
19. “欲罢不能”、“非其罪也”
20. “何可废也”
21. “宠辱”
22. “司马相如、司马错”

注释:

[1] “曹娥格”:谜底通常是四字词语,个个字可以左右分开,拆成两个同义字,组成八个字的谜面。以“绝妙好辞(辞)”这个谜底为例,把这四个字拆成八个字作成谜语,“绝”拆成两个字是“色丝”,转为“黄绢”同义词来表达;幼妇拆字意会是“少女”,合为“妙”,外孙就是“女之子”之意,合为“好”,齑臼是用来捣碎辛辣食物的石臼,会意为“受辛”,合字成“辞(*辞)”字。合在一起“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谜语就做成了。猜谜的人当然就以解字和会意的能力反向推求。

参考资料:
《谈虎偶录》   徐枕亚著
《纸醉庐春灯百话》亢廷鉁撰
《灯猜丛话》   莫等闲斋主人撰
《邃汉斋谜话》  薛凤昌著
《棣萼室谈虎》  不著撰人

@#

-点阅【 璀璨中华文化 】的亮点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亚地区,收受嫁妆是一项古老的习俗,即结婚时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赠送金银首饰或其它值钱的东西。尽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这种做法,但该传统在民间仍然盛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随着近几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提升,印度陪嫁之风却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长安城内灯火通明。一群小伙儿身着橙衣手执黄色灯笼出场。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和管弦,他们在月光下跳跃腾挪,灯笼上下翻飞,
  •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顾真正的民族风情,那么欣赏一只传统民族舞,听一首美妙的神韵交响乐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阵阵锣鼓、声声唢呐、鲜艳的手帕,那东西方乐器的完美和声,呈现热闹欢腾、 幽默欢快的民族风情, 一定会赶走你的乡愁,让你陶醉在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之中。
  • 在那长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蓝的天空下,广阔的草原上,近处风吹草动,远处雄鹰飞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着皮草的年轻女子款款走出帐篷,她头顶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给远道而来的宾客,这是神韵作品中发布的一首经典交响乐《顶碗舞》描述的优美画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径蒙古包前,也一定会停下脚步。
  • 奈及利亚
    乌邦(Ubang)是奈及利亚南部一个很奇特的农村,这里的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语言,形成相当罕见的“两性语言”。尽管男女使用的语言有别,但他们都能理解对方在说什么,没有沟通上的障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