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爸妈必修课】(38)

【爸妈必修课】 孕妇如何管理自己的“心理账簿”?

孕妇面临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情绪管理对胎儿和自己都相当重要。(Shutterstock)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0年07月14日讯】作者:陈彦玲博士 / 整理:余亨之・大纪元
孕妇管理自己的“心理账簿”,要先在账簿的每一页写上三句话,然后用彩笔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绪。当每天记录的红、黑、灰等不悦目的颜色,如超过三分之一时,就是比较严重的警告,你的情绪已经严重影响肚里的孩子了。当孩子长大后,把负面情绪带到学校时,就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

孕妇建立心理账簿,消除负面情绪

孕妇如何建立自己的心理账簿?如果你无需工作、专心在家待产,最好是每天建一页心理账簿,用不同的彩笔、每个小时记录一次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是在上班,那至少一周建一页,每隔几个小时做一次记录,这取决于你的生活节律。随着你越来越熟悉,你的管理能力越来越强,你出现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少,你做记录的间隔时间也相应地延长。

通过纪录的色彩,你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情绪是否平稳、快乐。如果发现自己某些时间点的情绪有问题,你要做三件事。首先你一定要告诉自己“我是可以改变的!我是可以求救的!”也就是说,人在困难面前最容易失败的那一关,就是觉的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最没有希望的人。

我看过很多有心结的病人,追根究底他都会好的。他们(包括孩子)告诉我:“老师,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好。因为我发现这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糟糕,我还有同病相怜的朋友,他的妈妈对他也不好……”。

心理账簿的三句话

第二件事就是相信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第三件事就是坚定自己是够好的,因为我还活着。我以前常常接到要来挂号做心理咨询的病人的电话,这些家长或学校老师,在电话里劈头就讲某某小孩一大堆的严重问题、负面情况等等,如何让自己受不了。我听完后第一句话就问他:“你说的那个人还活着吗?”对方说:“当然活着啦!”活着就有希望!人活着,身体就会有一种能量,那是自然而然的生理现象,不要自己再去把它浇熄!

你要在心理账簿上的每一页,写上这三句话:“我不是最惨的那个人”,“我做的已经够好的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管你多么糟糕,你看看这三句话,然后真实把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彩笔涂上去。你每天或每周回顾一下,当你看到自己一天的三分之一或以上时间,是红色、灰色、黑色或其它看起来不舒服的颜色时,你要非常地警觉,那个时候你肚里的孩子,可能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

孩子为何打错人?

我在学校处理过许多的孩子问题,归根结底,他们在更小的时候,确实是因为家长的心境引发孩子的恐慌,或者负面的情绪、模式。于是,孩子会原原本本地把这些消极情绪模式,带到学校的教室里边。

一天,我去学校接儿子。走进教室,看见一个老师正在处理6个孩子的纠纷,其中有一个孩子小明(化名)打了几个学生,她把孩子分成三组,两人一组。她正忙得不可开交,看见我就像遇到救兵一样,她把一组孩子交给我,其中一个就是我的儿子,他也被小明打了。

小明马上对我说:“我打错人了。”我故意问他:“那你要打谁?”他听了一愣,指了另外一个也是在课堂上坐不住、比较调皮的孩子。我进一步跟他说:“我很想知道一个答案,你为什么会打错人?你现在不用回答,可以回家想一想,我晚上7点给你打电话”。他父母8点多下班回家,我选择他家长不在家的时候与他沟通,是为了去掉他心中的恐慌和害怕;这个孩子从上幼儿园时,表现就不太好。

人算不如天算。我晚上七点打电话到他家,正好他爸爸接的电话。我绝对不能跟他家长告状,否则这个局就破了。我告诉他爸爸,我是学校老师,请小明帮个忙处理学校的事情。爸爸不管孩子学校的事情,就把电话给了妈妈。妈妈一听是来自学校的电话,就开始在电话那头责备小明是不是又打人了?怎么老犯这种错误?

“我不想打人,但我很孤单”

我忙说:“你可能误会了,我今天跟小明约好时间,要去找一件事情的答案。”妈妈把电话交给小明,我听到他的电话里夹有电视的声音时,就问他:“你家有没有一间没有电视声音的、只有你跟我单独讨论的房间?”他立刻说:“有!”这一点很重要,当孩子(尤其个性强的男孩子)遇到困难时,在隐私上你必须给他足够的尊重,去除他未知的恐惧。

小明告诉我,他真的不太想打人,可是又不知道在学校做什么好。他坐不住,又非常喜欢引起别人的关注。他的爸妈晚上八点才回家,孩子放学在家很孤单,他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他在学校用尽各种方法去吸引别人的注意,他认为别人对他的注意,是对他正面的关爱,其实恰恰相反。家长没有管理孩子的情绪或管理不当,孩子的心智、情感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这样严重的事情。#(待续)
视频:陈彦玲博士【爸妈必修课】(38):孕妇如何记录自己的“心理账簿”?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本文刊载于旧金山7月11日教育版

每周为您献上旧金山最新消息

责任编辑:李欧

评论